![]()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2
|
看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壞蛋大測試時用的音效卡是哪張,應該不是內建的吧?
還有那個Current Latency好像是最後一秒的數值而不是整個測試時間的平均值? 現在還在為了家裡兩張同型號的古董創巨音效卡發出來的聲音不一樣傷腦筋,一張太糊一張太尖 沒想到連SSD的不同也有差別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RME的卡吧,很貴的卡 有改過電容,OP不知道有沒有改(換了不一定好就是,有些OP個性比較拗,要仔細選用周邊零件的參數,不過這也沒什麼了不起,很多DIY的機器都有)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引用:
早該買一買了,我都想買第二隻了 ![]() ![]() 引用:
測試是用RME AIO這張卡,抱歉沒寫清楚 那個的確是最後一秒的數據,因為這個值會一直跳動,所以平均值是我大慨抓的數值,抓圖的時候就抓這個數值,這樣比較好懂 其實我一開始也認為應該不會有差異,但是想想資料在傳遞及在底層工作的情況又不一樣,所以在猜想會不會影響Latency進而影響到音質 這三種固態硬碟剛好代表三種不同的架構,一個是Ramdisk,一個是需要Cache的SSD,一個是不需要Cache的控制器且同時具備RAID的SSD 所以我才會花了點時間來實驗一下我的猜想,就數值的確是差異不大,可當成測量誤差,但也可能就是這麼一點差異所照成的問題 至於兩張同型號的古董卡不一樣的聲音,有可能是卡上電容老化的程度不一,像是會直接影響音質的交連電容等 引用:
OP沒換,SMD的OP又通通擠在一起,真的要動刀會很累人的,趕快還人家比較實在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此文章於 2013-10-13 02:11 PM 被 小壞蛋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0
|
引用:
我以為你發了~~~ ![]() ![]() 還是先預支了年終獎金?? ![]() ![]() ![]() 沒順便簡單講一下這張卡 有沒有網路上說的這麼威啊~~ ![]() ![]() 神獸是否被打趴在角落哭哭.... ![]() ![]()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應該舉辦個盲測大會看看RME能不能打趴神獸 還是說看不到價格的狀況下,反倒被電爆哭著回家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0
|
引用:
![]() ![]() 是驢是馬 拉出來跑跑就知道了~~~ ![]() ![]()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674
|
個人覺得
如果未來有更純的主機板做CAS是更好點 連網路、音效晶片都拿掉 (真弄CAS我想沒人會去用那內建音效,管他是creative還是essence即使做數位輸出聲音都還不行,跟稍高級點DDC一比馬上高下立判) 改回PS/2鍵鼠孔 供電做好就好 其他就拉外接DDC或輸入強的DAC像QB9那類 不過應該不可能,市場太小了 入門燒通常是學生,不會也不太夠本搞一大串有的沒的,有不錯內建音效就用 燒到底的就去玩旗艦轉盤LP去了 個人是用M5G 在那之前是用過華碩和技嘉低價板子 比較妙是M5G這板子聲音在其他設備沒變下聲音不討好(偏生硬),音響性卻好些 反而低價板比較討喜點 很有意思 之後靠一點調整才慢慢調出來 但整體就偏冷聲 再來是前陣子也將OS硬碟從迅猛龍換成intel dc3500 ssd 原以為會大躍進...結果完全相反 CAS這塊真的太累了 至於神獸(盒)...聽過兩次有被改的 如果跟同級比就還OK RME就不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
M2TECH EVO/Corda Stagedac/Corda Classic Zonotone 7N USB/Audioquest NRG4/Supra 2.5/Cardas Golden/Oyaide 1430/Siltech HF8/Siltech 424 K701/DT880P/HD650/AD1000X PSE 40TI II/RCA 12AU7/TFK 12AX7/Mullard EL34/ELAC小爛喇叭一對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電腦當音源不會太複雜,搞到現在我很肯定,比賽機跟INTEL超頻機沒人聽得出來哪個是那個(數位輸出的部分) 會覺得複雜或是有干擾大多是人的問題 確實電腦的電源很不乾淨,但不要用來供應類比輸出就好啦 就算那些裝置沒關閉又如何?...感覺上好像會影響聲音?-->誰說會有影響的? 有沒有影響,真相只有一個,有或是沒有---->有的話是怎麼影響的,哪些看起來好像很認真討論的人有抓對方向嗎? 沒有影響的話,那不就是白忙一場,只得到了玩的樂趣 要比較,可以自己玩爽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是要公布,那還是要務實一點 東西別人幫你換,不要告訴你訊息 不要有高人大大先說些引導的話(EX:仔細聽小提琴的尾音喔~等等) 也不要去知道技術方面的細節,畢竟聽的人要的是音樂實際的呈現,誰管你前面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苦心微調或是這些是多少銀子堆出來的高級貨 當然不是說這位大大啦,只是... 如果不是在討論純音樂上的表現 那我上面說的就是廢話 搞不好有些人喜歡享受花大錢的樂趣,順帶可以得到網友的尊重(花大錢說話分量重) 還有 身分地位跟聽力也有關係 醫生啦,老闆啦,有錢的大爺啦,這些人在物質上的地位高,不管他們聽力好不好,說的一定對 其他人只能當酸民,提出不同意見就是不懂得"有身分地位的人的判別力" (EX:這東西要是不好,怎麼會有醫生或是老闆說他好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乾脆慫恿壞蛋出來辦活動好了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804
|
引用:
說實話,換線材、換主機板數位輸出給DAC,聲音差異小弟分辨的出來,只要是熟悉的音樂。 但換RAM或調整CL,我真的分不清楚,甚至可說完全分辨不出來。 因手邊剛好有芝奇DDR3 7-8-7-24的8GB記憶體,也在該討論串上的1.21V名單內。 或許就如同某些網友說的,這是玄學的一部份,CL調低聲音比較好,比較多水份。 但我聽暗黑林志玲的叫聲,還是差不多阿,沒感覺比較多水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