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這種事並不好講
我使用過 Green Key 去接非同步的 usb 低頻量感變少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
引用:
看你的用字遣詞,你是來自中國的玩家嗎? 確實你講的沒錯,我甚至懷疑所謂換條USB或Coaxial的線材,聲音會很甜美乾淨這套說法,搞不好只是因為好一點的線材在隔離、屏蔽、焊接、濾波、抗磁上做得好,讓電腦端的高頻雜音不會透過這條USB/Coaxial線(尤其是線材的地線)跑進DAC的類比電路,聲音當然會更甜美乾淨。 光纖用光傳輸,就省卻雜音竄入後端DAC的問題,確實是成本低效果好的設計,我也不清楚為什麼大家不愛用光纖 ![]() 也不得不承認,台灣人很容易被一些賣音響的魔術鬼話唬爛了,連放一杯水在擴大機也能變好聽這種話也講得出口,很多東西沒有實事求是,不想多讀書多考證就算了,去買個一套不到1500元的簡單DIY套件也好,回來自己做做看,研究一下電路。 尤其DAC套件的電路是數位電路居多,唯一的類比電路是後面兩顆OP的主動式二階濾波器而已,許多Know How和設計精華都是在DAC晶片本身,學習者暫時也可以不必懂。 學著焊接套件的過程,使用者不必去了解Delta-Sigma、Over-Sampling這些有大量數學的DSP理論是怎麼回事,只要搞清楚訊號怎麼跑,數位訊號從哪裡進去,類比訊號從哪裡出來,就不會有一堆似是而非的言辭。 是說中國也是不遑多讓,連發電廠是水力還是火力,都用耳朵聽得出來,簡直是一絕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我是覺得有些事情不要太鐵齒、還是自己有實地去做過再說 就我以前的記憶、coaxial 用 neotech 低頻的確會比我拿 mogami 訊號線去接好 電源線大幅改變聲音表現這方面我也想不出啥道理 不過我現已經脫離高價線材、都是用相當普通的線材 小黑電源線,mogami 訊號線、電子材料行買的300元光纖線 因為我覺得與其花大錢在線材上 不如花錢提高設備品質、盡量測試不同的設定及擺位 以耳聽為憑、聽不出來就算了 就像有網兄說 M-DAC 的 usb 超強 我卻覺得光纖遠勝 usb 、當然也不是說這位網兄是錯的 而是每個人的音響設備環境都不一樣 很難一概而論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314
|
音響數位端重點大都放在Jitter上,資料正確性(是0還是1)倒不是討論重點
因為即便是幾百元的CDROM送出來的也不太會出現1變0或0變1的問題 USB也是要看是什麼運作的,便宜的PCM27XX/29XX之流使用Synchronous設計也會把電腦端的Jitter影響到後方DAC 所以近幾年才發展出asynchronous運作的USB DAC/DDC 引用:
我經驗是,便宜光纖聽感上較便宜同軸線冷、尖,高價的話沒錢去嘗試 引用:
自己玩土炮DIY一段時間了,DAC數位端一些零件的更換(同數值)也對聲音會造成影響的,有些甚至不亞與後端的類比電路 做多了就會發現很多東西跟以前所知的其實有所不同 引用:
這個其實是對電源不認為有影響的人編造出來的反諷阿 ![]() 此文章於 2013-07-21 09:51 AM 被 lis29570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其實還有一點,USB的priority很低,容易受到系統的干擾,延伸了async mode USB audio chip的發展
反正什麼都能玩,開心就好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此文章於 2013-07-21 12:06 PM 被 小壞蛋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這幾天借到一顆 apple airport express 接 dac 玩 airplay(無修無改) 比起 usb 或者是 mac mini 的數位輸出 簡直是壓倒性的完勝、特別是聲音的質感紋路和細節的表現 聽起來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的 目前還在震驚中、看看多聽幾天能不能抓到一些缺點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引用:
![]() ![]() ![]() 我本身也有用airport走光纖接擴大機 跟PC上的音效卡比起來沒什麼差別(一樣是走光纖)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看後端的表現能力吧 同一台dac我試過usb、光纖、airplay 轉光纖 每個差距都很大很明顯 只差沒拉出同軸來玩看看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引用:
我比較的是onkyo se-90跟airport的光纖輸出 擴大機Denon 2809 喇叭B&W CM7 我是覺得聽不出明顯差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您的住址: 中華民國桃園跟台北交界處
文章: 1,327
|
大大是指這篇嗎?這是經典中的經典呢。讓我們在複習一下。
![]() 轉自大陸網站。不知道最近發什麼神經,突然對HIFI有興趣了,每天晚上都到各大音響耳機論壇閒逛, 別說還真的知道不少:玩音箱的瞧不起玩耳機的,玩耳機的鄙視電腦PCFI一族,每一族 還細分為音源,解碼器、功放等細分類,業有專攻,玩線材也不少,一根好一點的音訊 線要6999元,supra skytop ii,還是美金。最叫絕的是放置音響的設備的檯面也很有說道,一個好點檯面上萬元,更有甚者買檯面不帶腳釘,一套貴點的腳釘也幾千元,asics casual shoes。即便都用最好的,還沒有完事, 電源也很重要,必須還要上幾萬或十 萬的電源淨化設備,不是說:玩音響最後就是玩電源! 玩音響最後就是玩電源!是嗎?!我覺得那太小兒科了,在此不得不大聲疾呼:玩音響最後其實就是玩電網!到這一步才算有點境界!本人在這方面有一點體會向大家彙報一下。 1)竊以為 用火電的力度大點,聲音偏暖,用水電的聲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 水電中,以葛州壩的電音色最好 火電中以北侖電廠的電音質最好,因為燒的無煙煤的比例最高 2)同一套器材 晚上8點到10點的時候音色就感覺有點偏冷,晚上11點之後聲音明顯偏暖 後來才發現高峰電用的是外省的水電,低谷電以本地火電為主 鐵證如山! 3)風力發的電層次感很差,聽感朦朧,聽菜可婦司機的A大調B小調,音場明顯收縮,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4)風力發電的單機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電是三相和兩相和音色關係不大 ,關鍵是平衡感 三相電播放大編制的交響樂陣腳明顯比兩相的要穩!核電適合播放《終結者》之類的大片伴音,但遺憾水、火、風、核電都並在了國家電網上了,所以放什麼聲音都是混論一片 5)有位燒友為此從上海搬家到廣州 ,聲音好很多,因為南方電網以大亞灣核電和兩廣水電為主,音響既有力度,又比較清澈。最近準備投資建設獨立不並網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將使音響脫胎換骨,但報告遭到印度的反對 。 6)太陽能發電,有何不同?聲音偏向溫暖,不冷,但是有點薄。 7)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國內最資深的耳機發燒友,一日試聽鐵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機(隱形****),聽著聽著突然摘下耳機說“今天沒法聽了,一定是水電站的水位又漲了”, 令在場其他燒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報導山洪爆發,小豐滿水電站水庫水位暴漲,buy clae shoes,達到1953年來最高水位!要知道遼寧電網只有1%的電 力來自小豐滿! 看不懂,不怪你!那是因為沒有玩過HIFI音響! 我家一親戚從廣州遷到北京,他說寧願用略微帶點二氧化硫味道的火電,也不願用核電,做出的飯有微量輻射。 而且他還發現,在廣州用核電煲的湯,味道總是偏苦,原因就是微量核輻射破壞了營養所致,孩子長期喝這種湯,面黃肌瘦。 而到北京後,用火電煲湯,味道就好多了,營養沒有被破壞,兒子也愛喝,不到兩個月,面色紅潤了。 以上鐵證如山,絕非杜撰。 此文章於 2013-07-27 01:46 AM 被 f2267505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