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3
|
必要的時候還是得要以政府帶動市場
如果整個社會都被COST DOWN的概念帶動的話 那也很難有創新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看來你也懂這個道理,這的確是國家沒做好的地方 引用:
引用:
老闆不願意分享的心態當然不好 但如果為了這問題要立法限制私人企業那市場就完蛋了 就我的看法,台灣職場就只是不把人當人看罷了 因為代工業太發達,可取代的人太多,所以人的價值並不高 有價值的工作很多在國外,所以人才就流失 我們都看見很多例子勞工還要為了工作「求」老闆給他22k 都有這種人了,還怕勞工反抗嗎? 為了向錢看當然人事能壓低就壓低 所以你做了多少年薪水也不會提高 因為外面的新人取代你不會做的比你差,或許還更便宜 這講下去都是產業結構與產業升級的問題,扯不完的 引用:
歡迎支持計劃經濟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13-07-06 04:42 PM 被 applebread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13 您的住址: 全台林道
文章: 169
|
引用:
當初的好意並不是說只需要給22K,而是政府補助22K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願意雇用新鮮人的意願,應該對企業對新鮮人都是德政,但這個政策卻沒有配套措施,漏洞一堆,有網兄說了,要資方有道德良知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政策去約束,結果這種腦殘政策導致企業濫用配給名額,有免錢的勞工可用有何不好? 於是又進一步惡化造成現在開口閉口22K的就業環境... 此文章於 2013-07-06 04:51 PM 被 d61s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Greed Island
文章: 402
|
引用:
政府為了壓低失業率推出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
引用:
其實這一步就錯了 找不到工作的青年 就應該讓他自己轉行+自我提昇去適應 如果資方真的太超過 失業青年也是很好的抗爭力量 逼迫政府保障勞方權益 而不是拖垮全部人 還給大老闆藉口大開民主倒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559
|
台灣是不會缺工 ..是台灣資方用更多外勞來補
真的要提高薪資....降低外勞比例 或 禁止外勞 薪水就高起來了 政府知道 資方知道 老百姓也知道...就連號稱最挺勞工的菊姐也知道 一當官... 車門有人開.. 勞工就被背棄 台灣2.2萬.. 僱主還要提撥 6% 外勞+安定就業基金差不多 2萬出頭 資方還是喜歡外勞 ...能加班就加班 現更慘的 時薪計 派遣員工, 此文章於 2013-07-06 05:28 PM 被 archarch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64
|
個人認為也可反過來看
如果一堆不良企業只能靠低薪壓榨勞工立足 讓這些搖搖欲墜的企業林立永遠佔住資源扼殺新企業的崛起機會就合理嗎 如果故意調高基本薪資 讓一些黃昏企業倒閉 能夠在新的條件下崛起的必然是更有能力創新面對競爭的相對好企業 長期來看不是應該這樣做嗎? 短期會造成陣痛當然是必然的 但怕痛就不醫? 現在早就能統計出全台灣所有企業總獲利和勞工總收入了吧 參考各種指標訂出一個合理的最低薪資很難? 一次調到位當然會造成巨大衝擊 可以分幾年慢慢調 不過在這政商掛勾的地方也許永遠也別想 反正那些人掏空了以後跑到國外享福就好了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772
|
引用:
同業工會的目標是針對政府政策,政策影響到該產業發展,就會出來抗爭,所以跟勞工無直接關聯,和老闆的關聯還比較大 ,想花錢加入的請自己斟酌 ![]() 公司工會是針對公司福利,要也是推動公司工會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663
|
引用:
公會 工會 分清楚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
引用:
雖然我反對完全自由市場 但你的想法挺危險的,結果有可能大好或大壞 最慘就是產業鏈整個斷掉 安全的作法是讓黃昏產業或營利不佳的代工廠收掉 然後把這幾家的資源合併去衝高價值產業 這樣勢必會一口氣造成大量人失業,所以必須一家家慢慢去動 在產業升級時慢慢地收集條件,等時機成熟,資方需求大於勞方時就好談條件了 問題是要讓資方的資金套在設備和工廠土地上不容易,畢竟他們很精的 但如果資方願意配合國家去發展高價值產業,那就有機會被套住 他們只要被國家政策套上了就不能再享有優勢,政府勞工才有機會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