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4
|
引用:
中高階會更多核,像是16或32 ![]() Intel的做法通常是在快取大小上建立差異化,低階快取容量會偏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80
|
反向思考....
15年前486DX33超頻DX40,就爽的要命,且該組電腦超過台幤3萬元! 現在不是電腦不夠快,是軟體不夠"快",且開始有一部分的人走回頭路使用平板電腦,硬體廠商當然往賺錢的方向走!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69
|
10年後應該是FPGA的天下了, 或是HSA+FPGA吧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0 您的住址: 合歡山下
文章: 1,007
|
十年前(2003年)桌電是AMD 1700+的CPU
今年我的桌電是AMD 4400+的939雙核心CPU,速度大約增加3倍吧。 明年我的桌電還是AMD 4400+的939雙核心CPU,速度還是2003年的3倍。 以此推測,十年後我的桌電CPU應該就是現在的i5 3470等級。想想!也沒增加多快啊。
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 願神終日看顧這地,保守臺灣......這使這地平靜安穩。 少一點政爭與黑心食品,多一些認真的官長 少一點社會對立與衝突,多一點祥和與感恩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5
|
引用:
FPGA有別的問題 不太可能拉到這裡來用 Zynq7000系列到現在還是賣不太好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33
|
沒有相對競爭,cpu廠商可以經過十年,而效能沒什麼大變化,看某i的編號x86cpu時期可得知。
PS:cpu效能持續爆發,其實我們要感謝amd,帶來那麼大的發展和進步,雖然現在amd也很難發揮什麼太大的效應。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71
|
10年前.....我的電腦是....
M/B:MS-6323 Socket370 CPU:Celeron 900 MHz HDD:15GB 5400 RPM ADSL:2M/256K 10年後的今天 M/B:ASUS P8Z68-V PRO/GEN3 CPU:I7 2600 SSD:64M SSD 系統碟 FTTB:50M/5M FTTB 唯一不變的是 OS 10年前灌XP.......10年後還是XP ![]() ![]() ![]() ![]() ![]() ![]()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59
|
初期DIY電腦,7年前曾經努力過,好像買sandiego 3700+吧?
當時的王者好像是FX-53還是FX-55,當時還是單核心時代 五年前是用Q6600,現在還是沒有變化買四核心的CPU... 該不會再過三年,還是再買四核心吧... 我猜再過個幾年,ARM系統崛起趴掉X86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
引用:
不過 最初版的WinXP和現在的WinXP SP3差別已經很大了 很多程式、硬體都要限定SP2以後才能運作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651
|
OS...軟體效率一定要進步提升,否則公務用的老電腦和新組的電腦,在執行日常作業時,沒什麼顯著差異,那誰會想去換電腦...
請不要說轉檔差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