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魔鬼大聖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1
引用:
作者emma0420
諾蘭兄弟(Christopher Nolan、Jonathan Nolan)合作寫的劇本都很優秀阿 !
記憶拼圖(2000) 、頂尖對決、(2006) 、黑暗騎士(2008)


Christopher Nolan是1970年生已經很年輕了
結果他弟還比他小六歲!

真的是很年輕就展露鋒芒的一對鬼才兄弟

這對兄弟或許對劇本的結構完整度方面
會令人拍案叫絕
但是顯然對鋪陳情感方面較不熟手
上述三部對情感交流部份都鮮少著墨
反而是大衛哥雅參與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做的還不錯
希望第三部蝙蝠俠能融入這兩部分優點
     
      
舊 2008-07-28, 08:45 PM #2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魔鬼大聖離線中  
movingsound
*停權中*
 
movingsou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64
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428

關於製作【黑暗騎士】

By Celine, July 06, 2008

「有些人不追求任何邏輯性的事物,比如金錢。他們不被收買、不畏脅迫、不講道理、不願妥協。這些人只想看到世界毀滅。」

作家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因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替【蝙蝠俠】系列電影開創全新的章節,帶觀眾回到這位傳奇性人物的出身經歷,重現億萬企業家布魯斯韋恩成為神秘英雄蝙蝠俠的原因和過程。這次的【黑暗騎士】中,克里斯多夫諾蘭返回蝙蝠俠的英勇傳說 ,並認為此刻的蝙蝠俠已完全成形。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前一部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我們述說了有趣的蝙蝠俠發源故事,結局暗示這個故事會朝向更耐人尋味的方向開展」。克里斯多夫諾蘭與大衛葛爾一起發展這個故事,兩人之前就合作過【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劇本。接著,克里斯多夫諾蘭找來他的弟弟喬納森諾蘭一起編寫【黑暗騎士】的劇本。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黑暗騎士】中他更著重於蝙蝠俠不可忽視的存在會如何改變高譚市……雖然剛開始看起來不是很樂觀。他說:「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最後,我們示意逐步擴大的威脅即將來臨,而這項威脅跟高譚市的犯罪聯盟有關,會嚴重影響到城市的利益。這次,蝙蝠俠遭逢更龐大的犯罪集團,危險時機一步一步地逼近。他捍衛高譚市的行為也將導致險惡萬分的結果。」

製作人查爾斯羅文表示,這次的危機遠超過高譚市原本的犯罪活動。他說:「一方面,蝙蝠俠開始洗刷高譚市的犯罪和腐敗污名;然而,很諷刺地,他掃除犯罪的行動反而招致更強大的犯罪動機,壞人正想趁機統治這座城市。」

製作人艾瑪湯瑪斯表示:「【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我們大多在敘述蝙蝠俠的來歷,比如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之前的童年創傷,以及他的恐懼、恨意,還有最後他決定打擊犯罪和腐敗。至於【黑暗騎士】中,蝙蝠俠已成為高譚市的名人,不過,有人把他當成英雄,卻也有人認為他的行為只是火上加油。此刻,新的犯罪勢力升起,這類的爭論愈吵愈烈。」

艾瑪湯瑪斯繼續表示:「有趣的是,家財萬貫的布魯斯韋恩並非如表面上是一個愛揮霍又花心的公子哥兒。因此,一旦布魯斯韋恩戴上面具成為神秘的蝙蝠俠時,這其實才是布魯斯韋恩的真實身份,而布魯斯韋恩的公眾形象反而成為蝙蝠俠存在於世人面前的掩飾。」

然而,這種情形似乎會一直持續。談到布魯斯韋恩/蝙蝠俠的雙重身份,飾演「蝙蝠俠」的克利斯汀貝爾表示:「我相信布魯斯韋恩原本心想這並非長久之計,並認為身為高譚市救星的蝙蝠俠遲早會脫離這個身份。可是,他漸漸發現,這個身份不容易卸除,甚至可能永遠都無法擺脫。因為高譚市不斷出現新的敵人,也一直需要他的保護。」

蝙蝠俠的頭號敵人就是最惡名昭彰、最危險邪惡的壞人「小丑」。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小丑』這號人物是全世界銀幕史上數一數二的大壞蛋,知名度不遜於蝙蝠俠。這次我們有機會、也極富挑戰性地得以挖掘這個角色的扭曲性格。不過同時,我們也想把這個性格鮮明、無法無天的壞蛋塑造成像是來自真實世界的人物,就像【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方式,

我們把他設定為一個嚴肅的人,

即使他的稱號是『小丑』。

我們藉以出發的概念是,『小丑』是最極端的擾亂分子或無政府主義者,

他的犯罪動機沒有任何目的,所以根本沒人瞭解他的想法。

他不僅是一股極具破壞性的力量,同時他也沈浸在自己犯罪天性的樂趣中,

這點就會令人不寒而慄。」

克里斯多夫諾蘭繼續表示:「隨著劇本的發展,我們開始探討此號人物如何危及全高譚市人民的生存,打破高譚市原本平衡的人口生態,無論是生活、道德、信仰、人道方面,使得市民人人自危。或許你會說,這種情形反映了當前的世界,也讓我相信落入混亂和無政府狀態,甚至只是遭致這種狀態的威脅,都算是社會面臨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

克利斯汀貝爾表示:「『小丑』是無法用任何標準來衡量的人物。你要如何對抗一個喜好毀滅、或者說是自我毀滅的人呢?他是令人畏懼的可怕敵人。」克利斯汀貝爾繼續表示,「小丑」毫無道德觀念,這也是他跟蝙蝠俠對戰時最致命的武器。原因是,蝙蝠俠具有嚴謹的道德準則,有些事他該做,有些事他不該做,而「小丑」剛好可以藉此對付他。蝙蝠俠仍留有憤慨和痛苦的感受,也明白自己可能會控制不住情緒,所以他非得謹慎行動。他必須自覺,在追趕魔鬼之際,自己不會也成為魔鬼。克里斯多夫諾蘭在這部影片中提出有趣的道德問題,主要是關於擁有力量對比渴求力量的複雜面向。

【黑暗騎士】是克利斯汀貝爾與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第三度合作,他表示:「我認為克里斯多夫諾蘭很有才華,一方面能夠滿足刺激驚險的娛樂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掌握人性衝突的時刻及人物內心的掙扎。他可以同時達到這兩方面的需求,而不會只犧牲任何一方面。」

正當「小丑」 造成全市混亂和恐懼之際,正義的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成為維護高譚市治安的新面孔。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哈維丹特受人民愛戴,是迥異於蝙蝠俠的全美英雄。於是,蝙蝠俠和哈維丹特兩人與警官吉姆戈登組成三人陣線 ,分別代表除惡英雄、司法系統及警方單位,三股正面勢力聯合打擊犯罪。蝙蝠俠使官方具有優勢,但逮捕罪犯的工作仍是由警方單位負責,然後再交由司法系統審判。不過問題來了,該如何遊走在法律邊緣、在不觸法的情況下將壞人繩之以法呢?這點成為故事的潛在主題。」

這三位打擊犯罪人士之間的互動產生一百八十度的重大轉變,因為沈穩的哈維丹特因突來的事件成為一心想要報復的「雙面人」(Two-Face)。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哈維丹特代表高譚市的希望,可是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讓他變成『雙面人』……這樣的故事轉折真的很棒。」克里斯多夫諾蘭認為:「『小丑』是十分囂張的壞人,容易引起注意;哈維丹特/『雙面人』則令人信服,因為他散發吸引人的光芒。至於『小丑』本身其實並不散發任何光芒,他只是為非作歹。『小丑』和哈維丹特可說是《蝙蝠俠》系列漫畫最迷人的兩個角色。他們都具有神秘的特質,看著他們在這個世界裡的一舉一動令人充滿期待。」

克里斯多夫諾蘭大膽地做出電影製作上的開創性突破,他決定以 IMAX 攝影機拍攝六個主要的動作場景,成為電影史上第一位使用這種大型攝影機來拍攝傳統影片部份場景的導演。他表示:「為了拍攝蝙蝠俠續集,我的挑戰便是使影片的規模變得更大、更好,而且不只在情節方面,呈現方式也要與眾不同。 IMAX 的拍攝結果讓我十分驚訝,是最能讓觀眾感受到逼真動作效果的電影格式。就像回到我小時候看電影時的深刻體驗,當時的影像效果讓我感到無比的震撼。身為導演,想重回那種對電影抱持的興奮感很正常,而運用 IMAX 技術來擴展這個故事的視野似乎是很棒的一種方式。」

製作團隊同時針對蝙蝠俠生活的世界做出一些更動。【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最後,布魯斯韋恩的莊園已付之一炬,所以他現在住在一個能夠俯瞰城市的現代化頂層公寓。此外,蝙蝠俠的服裝也經過重新設計,讓他的動作更靈活,視線也寛廣。克利斯汀貝爾笑著表示:「我終於能夠轉頭了。」至於蝙蝠摩托車(Bat-Pod)則是首次登場,蝙蝠俠騎著這台超炫的摩托車穿越高譚市,包括一場令人心驚膽顫的街頭追逐場面,這場戲在芝加哥拍攝。

蝙蝠俠追求正義之路還擴及亞洲的香港,成為蝙蝠俠在銀幕上首次出征高譚市以外的城市。查爾斯羅文表示,「克里斯多夫諾蘭清楚瞭解自己想要這部電影中達到什麼成果,而且勢在必得,甚至會做得更好。他是那種說到做到的導演,很不可多得的人才,只要他告訴你他想要做什麼,無論挑戰性有多高,他一定會做到,你大可完全信任他,而且他經常會做得比你想像得更棒。」
 
舊 2008-07-29, 08:50 AM #2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ngsound離線中  
movingsound
*停權中*
 
movingsou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64
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429

你選擇英雄般地壯烈犠牲,或是苟且求生眼看自己成為壞人?」

By Celine, July 06, 2008

【黑暗騎士】找回幾位【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演員,包括飾演蝙蝠俠的男主角克利斯汀貝爾。克利斯汀貝爾表示,他很樂意再度接受此次機會,扮演這個離群索居的人物,為了大局還必須隱姓埋名。他表示:「布魯斯韋恩當然得做出犧牲,不管是生理或心理層面,因為他早已成為蝙蝠俠,而且無法回頭。他不單只是一位人物,他還創造出一個象徵,而且這個象徵幾乎是無敵的。從此,他不能表現出軟弱的一面。你可以觀察出布魯斯韋恩想做的事及蝙蝠俠該做的事之間有些許衝突,這兩種人的想法並非完全符合。」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跟克利斯汀貝爾合作很棒,也很好玩。他在拍片現場很受歡迎,演起戲來也極富張力。不管飾演什麼角色,他總是能夠深入角色的心理層面,找出人物的本質,然後貼切地詮釋。這對我們當導演的人幫助很大,因為我知道他準備好了,而且已掌握住角色在故事中的走向。事實上,他的特質跟他扮演的角色布魯斯韋恩很像,必須使自己從一般人轉變成為打擊犯罪的英雄。」

製作人查爾斯羅文表示:「克利斯汀貝爾的演出令人讚賞,無論是動作姿態、情緒表現或複雜心理。在現場看他演戲就很過癮,他在這部電影中,把蝙蝠俠的角色提升到另一層次。」克里斯多夫諾蘭也認為,雖然克利斯汀貝爾在【黑暗騎士】中,飾演跟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一樣的蝙蝠俠角色,但是他仍面對不同的表演挑戰。【蝙蝠俠:開戰時刻】中,他有許多肢體動作,所以必須維持強健體態,並學習蝙蝠俠打鬥時的各種招式。至於【黑暗騎士】中,他更著重於內心層面的表現,因為布魯斯韋恩瞭解到自己要展開偽裝的雙重生活,並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克利斯汀貝爾的演出非常具有說服力,確實傳達出這種情緒掙扎,而且經常不需要台詞。」

除此之外,蝙蝠俠的角色當然仍需要具有過人的體格。因此,克利斯汀貝爾努力學習一種稱為「 Keysi 武打模式」(Keysi Fighting Method,簡稱KFM)的武術�***中蝙蝠俠遭逢敵手時便會用到。 Keysi 武打模式是一種較新的武術,強調運用念力,不過克利斯汀貝爾還是要使自己的體能處於顛峰狀態。他每天接受兩至三小時的 Keysi 武打訓練,老師是安迪諾曼(Andy Norman)和賈斯托迪古茲(Justo Dieguez)。安迪諾曼表示:「 Keysi 武打模式中,你必須學習將身體的每一部份當成武器,這點很不容易。我們對克利斯汀貝爾的訓練非常嚴格,而他的學習效率也極佳。他比上集的武打表現進步不少,也更融會貫通 Keysi 武打模式,動作看起來更逼真、更有力。」

克利斯汀貝爾表示:「 Keysi 武打模式是一種很棒的武術,因為它利用人們遇到威脅或暴力狀況時,腎上腺素會上升的原理,是一種訴諸勇氣的武術,跟講求禪道的武術截然不同,而是基於動物本能,並使這些本能成為致命武器,正好適合蝙蝠俠。」

只是,這次蝙蝠俠遇到的敵手是稱為「小丑」的罪犯,後者才不在乎什麼 Keysi 武打模式或任何武術。克利斯汀貝爾表示:「在一場公平戰鬥中,蝙蝠俠本來可以消滅『小丑』,但『小丑』 卻來陰的,把戰鬥當成一場遊戲,不過『小丑』也因此發現蝙蝠俠是可敬的對手。」

「小丑」這個關鍵的邪惡角色由希斯萊傑飾演,他算是蝙蝠俠的頭號敵手。在選角時,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這號人物的特質是對任何事都「毫無畏懼」,他說:「我需要一位不凡的演員,而且他得有信心接受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經典角色。希斯萊傑的演出極富原創性,很有自己的一套,令人驚嘆不已,震懾人心……絕對令人耳目一新。」

克里斯多夫諾蘭回想他第一次跟希斯萊傑見面的情景,當時連劇本都尚未成形。他表示:「我們談論對這個角色的看法,沒想到我們的看法出奇地一致,『小丑』是造成無政府狀態的威脅,並一心想要掀起大規模的混亂的恐懼。希斯萊傑似乎依靠直覺就瞭解演出這個角色的方式,使『小丑』的銀幕形象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

查爾斯羅文表示:「『小丑』是漫畫人物中最著名壞蛋之一,擁有許多有趣的特質,絕對令人期待萬分。因此,我們明白一定要找到一位傑出的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希斯萊傑的表演實在很精彩,無論是表情、語調、肢體動作等,各個細節都傳神極了。」

【黑暗騎士】中,「小丑」冷不防地登場,立即爬上高譚市的犯罪聯盟頂端。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們並不想拍一部關於『小丑』出身故事的電影,可是我們想要述說『小丑』的發跡情況。某方面來說,『小丑』是蝙蝠俠產生的助力,因為他的極端作為煽動了高譚市的犯罪活動。」

克利斯汀貝爾表示:「『小丑』想要打敗蝙蝠俠,他想證明每個人都會因利益妥協,違背自己的原則,連蝙蝠俠也是。不過,我真的覺得他很高興發現蝙蝠俠不是這種人,讓他感到這場遊戲中,這個敵手更不容忽視。『小丑』是個富有魅力的角色,而希斯萊傑的演出實在令人激賞。我深感這部電影若少了希斯萊傑就拍不成功。他接演這個角色就像下賭注一樣,如同『小丑』在高譚市的行事態度。」

克里斯多夫諾蘭扼要地做個總結:「我們想要『小丑』表現出那種純粹、真正的邪惡,也就是說,他的行為動機沒有任何邏輯可言,這就是我們想要讓高譚市面臨的險境。『小丑』是絕對極端的人物。」

然而,製作人艾瑪湯瑪斯表示:「『小丑』是很有趣的人,我知道這樣聽起來很詭異,因為這麼可悲的人怎麼可能會有趣呢?希斯萊傑的表演毫不做作,還帶點嬉笑成份,除了肢體表現,還有冷嘲熱諷的態度。『小丑』在讓你感到恐怖駭人的同時,也會讓你感到十分可笑。」

在執法的那一端,高譚市崛起另一號人物,那就是新當選的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他的任務是剷除危害這個城市的集團犯罪活動,使市民不受其控制。哈維丹特由亞倫艾克哈特飾演,他表示:「哈維丹特決心肅清高譚市的犯罪集團活動。他代表高譚市的新希望,被市民稱為『光明騎士』(White Knight)。他著手任務時,滿腹樂觀和熱誠……不過最後他卻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這個角色很棒,加上我是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死忠影迷,所以當他找我演出這部電影時,我毫不考慮就答應了。」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雖然亞倫艾克哈特看起來就是標準的帥氣迷人檢察官樣子,但他選角的理由並非如此浮面。他說:「哈維丹特是一個萬人迷的領導者,他在電影開頭必須具備迷人、英勇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也潛伏著不為人知的暴戾負面性格,並非一個沒有缺點、沒有黑暗面的英雄人物。亞倫艾克哈特把這個角色的特質捕捉地恰如其分。」

身為高譚市的新任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不僅要設法解決愈演愈烈的犯罪問題,還要找出跟除惡英雄蝙蝠俠的相處之道。亞倫艾克哈特表示:「他們兩人的互動很有趣,因為哈維丹特欣賞蝙蝠俠打擊犯罪的方法,但他不能這樣做,他執行任務必須奉公守法,所以說,他在檯面上維持正義,蝙蝠俠則在檯面下維持正義。他佩服蝙蝠俠的行俠仗義,雖然他不能公開支持他的方式。不過,他卻瞧不起布魯斯韋恩,認為布魯斯韋恩只是個花花公子,對城市毫無貢獻。」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哈維丹特覺得布魯斯韋恩只是一個上流社會的紈褲子弟。要是他發現布魯斯韋恩就是蝙蝠俠一定會驚愕不已。」

布魯斯韋恩認同哈維丹特這位新任地方檢察官對高譚市的貢獻,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剛開始,布魯斯韋恩把蝙蝠俠的替天行道視為短期任務,可作為高譚市人民仿傚的榜樣。在哈維丹特身上,他終於找到替他捍衛城市的人,哈維丹特正是高譚市需要的英雄,是一個不用戴面具的英雄。」

艾瑪湯瑪斯表示:「事實上,兩人之間存在著某種投機主義。因為只要哈維丹特能夠成功捍衛高譚市,布魯斯韋恩就不用再扮演蝙蝠俠的角色,他也可以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他確實把希望寄託在哈維丹特身上,但是連他自己也無法確定這個希望是否能夠達成。不過同時,他也感到有一股邪惡勢力逐漸失控,而哈維丹特可能是跟他聯手終結此勢力的唯一希望。」

對布魯斯韋恩而言,他想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當然也包括想要有機會跟愛人共渡未來。他一生的最愛就是蕾秋道斯,此時擔任哈維丹特助理檢察官。以這方面而言,哈維丹特並非他的希望,反而成為他的阻力,因為蕾秋道斯不只是哈維丹特的工作夥伴,兩人還有曖昧關係。克利斯汀貝爾半開玩笑地表示:「只要提到蕾秋道斯,布魯斯韋恩對哈維丹特就又愛又恨,一方面尊敬他,一方面也想打敗他。如此,布魯斯韋恩的意識型態再度跟人性起了衝突。」
舊 2008-07-29, 08:58 AM #2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ngsound離線中  
movingsound
*停權中*
 
movingsou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64
瑪姬賈倫荷飾演蕾秋道斯,她表示:「蕾秋道斯傷心地下定決心,只要布魯斯韋恩仍是蝙蝠俠,他們兩人就沒有未來。此時,哈維丹特闖進她的生活,她也為他著迷。我認為她喜歡上哈維丹特的主要原因正是蝙蝠俠所缺乏的,那就是哈維丹特不用替天行道。他不會為高譚市做出衝動的違法行為,相反地,他相信司法體系,一切作為都遵守體系的規定,即使這個體系並不健全。我認為這就是蕾秋道斯愛上他的原因,他是另一種英雄。同時,她仍真心愛著布魯斯韋恩,她也明白布魯斯韋恩還愛著她,所以他們之間的愛戀糾葛陷入困境。」

瑪姬賈倫荷笑著表示:「對我而言,克利斯汀貝爾和亞倫艾克哈特兩人都很迷人,所以身為演員,這不算什麼困境啦。至於吸引我演出這部電影的理由,大多是因為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及這部電影的所有優秀演員。打從一開始,克里斯多夫諾蘭就很熱衷聽取我對於這個角色的看法。他很清楚他想要的蕾秋道斯是一個聰明、理智、能幹的女性,也正是我想扮演的角色。」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瑪姬賈倫荷是一位很棒的女演員。我一直很喜歡她演出的作品,並想要有機會跟她合作,這部電影中的蕾秋道斯一角正好適合由她扮演。她富有智慧,思想成熟,而且既溫和又可愛,擔任這個角色很具說服力。我覺得她很貼切地傳達出蕾秋道斯陷於兩個男人之間的掙扎心境,你也可以瞭解到這兩個男人不知不覺地愛上她的原因。蕾秋道斯跟布魯斯韋恩的情緣已久,在她心中,他總是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同時,她也愛上哈維丹特,她在他身上看見她們兩人的未來。」

然而,一切情勢突然逆轉,由於爆發一件驚人的事件,令人敬畏的哈維丹特竟然變成恐怖畸型的「雙面人」,一心只想要復仇。亞倫艾克哈特表示:「一件可怕的事件完全改變了他的生活,他開始因憤恨而失控。他從悲傷和痛苦中拾得力量,決心要殺死所有壞人……或是他以為是壞人的人。他仍然支持正義的一方,可是如今,他是以違法行為來達成正義的目的。我並不覺得他跟『小丑』一樣是不折不扣的壞蛋,不過,他一旦化身為『雙面人』時,他的臉會變得扭曲,他甚至開始以為自己跟『小丑』是同聲相應。……『小丑』知道自己掌控了哈維丹特。有一場兩人的對手戲很精彩,希斯萊傑的演出棒極了。身為演員,跟他合作令人興奮。希斯萊傑的表演使得『小丑』更成為觀眾難以忘懷的銀幕角色,十足是個大壞蛋,而且絕對不同凡響。」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小丑』令人畏懼,因為他的惡行似乎沒有任何原因或道理可尋,而是來自一股自然的破壞力量。至於『雙面人』,你可以看到他的轉變,並瞭解到他憤慨和悲傷的來源。亞倫艾克哈特刻劃這個悲劇人物的表現很貼切,同時發揮了哈維丹特和『雙面人』各自的特色,帶領觀眾感受到這個角色的內心轉折。」

除了哈維丹特/『雙面人』的明顯例子,克里斯多夫諾蘭還觀察到這部電影中的其他兩元性,他表示:「這部電影中有許多兩元性,還有不少互相對比的關係,比如蝙蝠俠與『小丑』的關係就很有趣,哈維丹特/『雙面人』與警官吉姆戈登的關係也是。」

吉姆戈登一角在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就已現身,這次在【黑暗騎士】中再度登場,同樣由上集的蓋瑞歐德曼演出。吉姆戈登是高譚市警方追緝犯罪部門的領導人。查爾斯羅文表示:「蓋瑞歐德曼是一位卓越的演員。吉姆戈登是一個正直坦率的角色,身邊又圍繞著各種怪人或奇人,不過即使如此,蓋瑞歐德曼的演出仍替這個角色增色不少。」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在上集中,吉姆戈登是一個含蓄冷淡的人,需要一位好演員來扮演這個重要角色,不過此人的表演方式必須非常微妙且克制。我很慶幸能夠找回蓋瑞歐德曼再度飾演吉姆戈登。蓋瑞歐德曼無論遇到任何有挑戰性的角色都能夠有所突破。」

【黑暗騎士】中,吉姆戈登面對著愈演愈烈的犯罪活動,因而各方的壓力也如排山倒海而來。身為經驗豐富的警官,他明白他最先、最好的選擇就是聽從自己的直覺,而他的直覺告訴他該信任蝙蝠俠。他瞭解蝙蝠俠會引來高譚市的危機,不過他也相信蝙蝠俠終究會成為這個城市的救星,尤其在「小丑」粉墨登場之後。蓋瑞歐德曼表示:「警方從來沒跟『小丑』這樣的人物交手過;『小丑』對金錢、甚至權勢都沒興趣,一心只想造成混亂,好像是為了尋樂似的。遇到這種人,警方真的是束手無策。」

艾瑪湯瑪斯表示:「雖然蝙蝠俠支持哈維丹特,兩個人又有各自的影響力,吉姆戈登其實並不完全相信哈維丹特,這是由於他認為高譚市的官員早已全是腐敗的政客。他知道必須採取行動,並決定把蝙蝠俠當作他最大的賭注,因為他相信蝙蝠俠的意圖和信念,最終一定會使情況好轉。」

布魯斯韋恩的人生中有兩位值得信任的知己,一位是他的忠心管家阿福潘尼沃斯,自從他父母遭殺害之後,阿福就如同他的父親;另一位是超群出眾的盧修福克斯,替蝙蝠俠打造高科技的兵工廠,並擔任韋恩企業的執行長。阿福由奧斯卡得主米高肯恩飾演,盧修福克斯則由同樣是奧斯卡得主的摩根費里曼飾演,兩人在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就已出現。

阿福和盧修福克斯是布魯斯韋恩最親密的友人,他們都知道蝙蝠俠的真實身份,因此多少也負有某些責任。他們都算是蝙蝠俠的人生導師,不時提供蝙蝠俠建議,甚至可說是蝙蝠俠的良知。蝙蝠俠跟他們的關係都很密切,但是仍有矛盾之處。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盧修福克斯完全瞭解布魯斯韋恩身為蝙蝠俠的使命,並大力支持他。不過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也可發現盧修福克斯並非全然認同蝙蝠俠的所作所為。」

摩根費里曼表示:「盧修福克斯是注重實際的人,盡力幫助蝙蝠俠達成使命。蝙蝠俠自認為正義使者,並認為世界必須靠他來拯救。然而,盧修福克斯卻開始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幫助布魯斯韋恩成功面對挑戰。」

另一方面,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阿福完全相信布魯斯韋恩的一切作為,並鼓勵他必要的話可以做得更多,因為阿福堅信這些行為是正確的。當然,阿福也關心布魯斯韋恩的生活面向,因為布魯斯韋恩是他一手扶養長大的。不過,即使他擔心布魯斯韋恩的安危,他也儘量不讓布魯斯韋恩發現自己的擔憂,以免阻撓布魯斯執行任務。」

布魯斯韋恩告訴阿福,身為象徵的人物,蝙蝠俠是沒有極限的。米高肯恩表示:「可是對於阿福而言,布魯斯韋恩仍是普通人,而且一定會有極限。布魯斯韋恩就像他的孩子,即使長大,仍然像小孩一樣,所以他當然會擔心布魯斯韋恩的安全。我認為阿福宛如布魯斯韋恩的守護神,不僅是生理層面,還有心理和道德層面。一旦有大事發生,阿福就會全力幫助布魯斯韋恩。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極富人情味,也十分詼諧幽默。」

克里斯多夫諾蘭認為阿福的幽默渾然天成,他表示:「米高肯恩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我從來沒有遇見像他如此不費力開玩笑的演員。他瞭若指掌如何隨便用幾句台詞就能造成很大的笑點。」

克里斯多夫諾蘭繼續表示:「跟米高肯恩和摩根費里曼這樣的資深演員合作真的很棒,我從他們的經驗中獲益良多。他們在拍片現場很穩重、很沈著,而且能夠激發身邊演員的演技。我有幸在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中跟他們合作,這次跟他們在【黑暗騎士】中再度攜手,我更是與有榮焉。」

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還包括艾力克羅勃茲(Eric Roberts)飾演馬羅尼(Maroni),是高譚市犯罪集團的首領之一;秦韓(Chin Han)飾演劉先生 (Lau),是亞洲商業鉅子,他向高譚市犯罪聯盟提出一個令人無法拒絕的建議;內斯特卡博內爾((Nestor Carbonell)飾演高譚市的市長;安東尼麥可霍爾(Anthony Michael Hall)飾演一位電視新聞記者;以及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再度客串登場,飾演「稻草人」(Scarecrow)。

大體而言,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這部電影有許多很有才華的演員參與演出,是很棒的組合,大家都很興奮有機會跟其他優秀演員合作,拍片現場的氣氛也總是很融洽。看著各個演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出很奇妙,而且他們都很努力達成共同的目標。」
舊 2008-07-29, 09:03 AM #28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ngsound離線中  
movingsound
*停權中*
 
movingsou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64
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430

「先生,您需要蝙蝠摩托車嗎?」

By Celine, July 06, 2008

銀幕上,摩根費里曼飾演的盧修福克斯替蝙蝠俠打造最新科技的打擊犯罪裝備,從全新改良的蝙蝠裝到武器和各種車子。不過,真實世界中,這些道具都歸功於克里斯多夫諾蘭及堅強的幕後設計團隊,包括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服裝設計琳迪罕明、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Chris Corbould)及他們各自的團隊。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我們讓觀眾見識到蝙蝠車(Batmobile)和蝙蝠衣(Batsuit)的製造過程,但是我們並沒有開發其他小裝備。因此,在這次的續集中,我們想要使蝙蝠俠的配備更高科技。我喜歡蝙蝠俠的一點就是,他雖然超有錢,但他並沒有超能力。從這點看來,如果你有雄厚的財產,你會如何利用經濟優勢創造出某些神奇裝置,以及增進打擊犯罪的技術呢?由此可知,蝙蝠俠的資源還是基於實際應用的科學和真實世界的邏輯。」

之前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克里斯多夫諾蘭與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就重新設計過蝙蝠車,結果外型介於藍寶堅尼和悍馬(Humvee)之間。這台強勁威猛的蝙蝠車暱稱為「翻筋斗」(Tumbler),好似結合了跑車的力與美,以及坦克戰車的結構。車子共有6個巨輪,前輪沒有連桿能使車子的轉彎幅度更大,能夠跳躍6呎之高,起動速度更是驚人。

這次的【黑暗騎士】中,除了強而有力的蝙蝠車,蝙蝠俠還多了一台新坐騎,那就是蝙蝠摩托車(Bat-Pod),是馬力極大的重型兩輪車。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們當然要保留蝙蝠車,可是我們還想讓蝙蝠俠擁有一台全新的代步工具,看起來要很奇特、很具威力。這是一台兩輪車,但絕對不是普通的摩托車。簡單說來,蝙蝠摩托車之於機車世界,就像蝙蝠車之於汽車世界。」

蝙蝠摩托車不僅速度快且機動性強,並能適應各種地形。它跟蝙蝠車一樣擁有巨輪,不用腳架就能自行站立,兩側具有武器配備,包括40釐米的轟炸大砲、50口徑的機關槍及爪鉤發動器。

蝙蝠摩托車的原始設計來自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他們兩人先抱有一些概念,然後埋首於他們最喜愛的設計總部,也就是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車庫,專心設想出各個細節。納森克羅利回想地表示:「構思完成之後,我們決定把車子做成實物大小。我們設法搜集各種隨手可得的工具和零件,組裝成實際大小的車子模型。」

當然,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根本不確定他們的發明是否能夠成功。這時就得靠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領軍的特效團隊了。克里斯寇堡表示:「我記得克里斯多夫諾蘭當初告訴我他對於蝙蝠摩托車的想法,那時我覺得他突發其想,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沒想到最後結果出奇地成功。」

剛開始,克里斯寇堡飛到洛杉磯,兩人在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車庫會面。他回想地說:「我初次看到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組裝的蝙蝠摩托車模型,我以為它快解體了(笑)。克里斯多夫諾蘭看起來憂心忡忡,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真正打造出一台蝙蝠摩托車。我們邊喝茶邊討論,他還是一直盯著車子看。這就是所謂道具設計如何裝配機械裝置的惱人問題。」

結果不出納森克羅利所料,製作蝙蝠摩托車的難度確實不小。克里斯寇堡表示:「我簡直是目瞪口呆,沈默地站著,假裝自己在思考,但是我其實心理在想:他們兩人瘋了。傳動系統該置於哪裡?這麼巨大的輪子要如何操控?說真的,困難重重。」

即使難題一堆,克里斯寇堡回到倫敦之後,跟他的團隊開始腦力激盪,設法在螢幕上打造出活生生的蝙蝠摩托車。經過幾回的測試和錯誤,他們終於完成蝙蝠摩托車,並且跟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當初組裝的模型極為相似。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製作蝙蝠摩托車的成功機率本來就很低,沒想到克里斯寇堡和他的團隊竟然找到方法完成了。」

克里斯寇堡表示:「有趣的是,克里斯多夫諾蘭和納森克羅利這輩子都從未騎過摩托車,所以他們對摩托車的機械裝置一竅不通。或許這樣更好,因為他們下意識不會依照傳統摩托車的原理設計。事實上,他們不懂機械裝置反而使得他們創造出這台奇特卻炫目的車子。」

蝙蝠摩托車實際上能否操控又是另一難題。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克里斯寇堡和他的團隊很有效率地打造出蝙蝠摩托車,成品炫極了,可是問題就在這台摩托車很難騎、很難操控。」

為了操控蝙蝠摩托車,騎士必須上半身向前傾,幾乎成水平,用手肘操縱,而不是手腕。事實上,唯一把蝙蝠摩托車騎得很熟練的人是專業特技機車騎士尚皮爾高伊(Jean-Pierre Goy)。克里斯寇堡表示:「我跟尚皮爾高伊合作過幾次,他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機車騎士之一。他當下就決心要學會騎這台困難度很高的摩托車。他說:『除非我能順利拍完這段,不然我絕對不騎任何其他的摩托車。』說真的,連他這種數一數二的專業騎士都覺得難。然而,他一旦操控自如,樣子實在很帥,一切也都值回票了。」
舊 2008-07-29, 09:06 AM #2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ngsound離線中  
movingsound
*停權中*
 
movingsoun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64
http://movie.iamcool.net/tw/movie_news.php?promoID=4433

「繼續述說蝙蝠俠的故事,我們覺得很重要的是──走出高譚市,看看外面的世界。」

黑暗騎士】中,克里斯多夫諾蘭想要擴展蝙蝠俠的世界,把場景從攝影棚拉到實際場地。他表示:「我們設法擴大電影的格局,所以我們決定這次的實地拍攝要比上集【蝙蝠俠:開戰時刻】增加許多。真實世界的規模是無法在攝影棚搭製出來的。」

如同【蝙蝠俠:開戰時刻】,芝加哥仍是影片中高譚市的主要場景。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成長時期有一段時間在芝加哥渡過,這是一個我熟悉且喜愛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建築聞名於世,而且這裡很歡迎電影人來拍片。我們之前在芝加哥待了幾週拍攝【蝙蝠俠:開戰時刻】,這次我們則要待上幾個月,而且這個城市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和鼓舞。」

製作人查爾斯羅文表示:「我不知道該如何感謝達利(Daley)市長和芝加哥政府電影處,最重要的是,我得感謝芝加哥居民,他們很興奮,並熱切地歡迎我們來拍電影。他們還非常合作,讓我們在街頭拍攝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超棒場面,我們很感激他們給予我們這麼多的方便和特權。」

當然,最難以致信的是,芝加哥史無前例地允許我們一項舉動,那就是在市中心金融區的拉薩爾街(LaSalle Street)甩動40呎的大型牽引式掛車。提及讀到甩動掛車這一幕劇本時的反應,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表示:「我試圖說服克里斯多夫諾蘭不要如實拍攝,比如可以不要甩動整台掛車或是可以用小型掛車等,不過他似乎不想妥協。」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最後,我告訴克里斯寇堡:『我還是要用18輪的掛車。我知道你絕對有辦法,因為只要是你就能解決。』」

首先,要確定能夠找到特技人員。克里斯寇堡表示:「經過6週的策劃,我們準備好執行實際的測試。我們找到一處空地,加速掛車,結果車子順利飛過。我立刻去找克里斯多夫諾蘭,告訴他我們的測試成功了。」

然而,製作人員知道在空地和在繁華街道甩動大型掛車有很大的差別。在特技人員就定位之前,他們先找來市府工程師來估量這樣的大型動作戲是否會損壞拉薩爾街周圍的公共建設,包括地面下的各種管線。一旦安全性確定後,製作人員就被核准開拍這場戲。

這場戲的開拍晚上,特技人員先就位,很快地,掛車被甩動的震撼畫面就順利入鏡,贏得在場全體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叫好掌聲。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在現場看到這種大型動作場面真的是太壯觀了,無論是掛車飛起或掉落都算得如此精準,真是前所未見。」

這部電影最爆破的場面包括整座大樓爆炸,這場戲是在如今已荒廢的Brach’s Candy工廠大樓拍攝。克里斯寇堡帶領他的團隊,跟道格羅索(Doug Loizeaux)帶領的Controlled Demolition公司團隊合作打造這個爆炸場面。克里斯寇堡表示:「克里斯多夫諾蘭並不想要大樓像紙牌崩塌般,這是傳統的大樓崩毀方式。我跟道格羅索合作,他想到可以採用一種系統,讓大樓的崩毀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之後,我們再運用特效做出更壯觀的場面。」

對製作人員而言,當然安全至上。這場戲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附近的道路交通狀況、行經這棟大樓附近的火車路線等。製作團隊連繫鐵路公司,並協調火車時刻,以確保爆炸時沒有火車經過。周邊的道路交通也受到管制,以防止路人或圍觀者靠近爆炸地點。此外,這場戲需要一台巴士出現在爆炸的大樓旁,所以巴士的窗戶舖上一層聚碳酸酯,以擔保窗戶震破時也不會有碎片飛進巴士內,傷到裡面的演員和工作人員。

在芝加哥場景,製作人員也藉機讓城市的許多知名景點入鏡,包括聞名全球的建築物及多層公路。克里斯多夫諾蘭利用上下層平行公路拍攝「小丑」、警方和蝙蝠俠的飛車追逐戲。這場追逐戲緊湊萬分,出動許多車子、裝甲卡車和一台18輪掛車。這些車子高速行經各條多層公路和拉薩爾街,18輪掛車尤其摔得破爛不堪。在追逐過程中,蝙蝠摩托車還越過千禧年公園(Millennium Park)下頭重建的火車站。

【黑暗騎士】是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第四部在風城芝加哥拍攝的電影。他表示:「芝加哥的建築物無可比擬,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偉大建築物漂亮極了,很適合拍電影,十分上鏡。」納森克羅利選擇由知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設計的兩棟大樓作為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場景。一棟是IBM大樓,當作韋恩企業的會議室、哈維丹特的辦公室、市長辦公室和警長辦公室;另一棟是 One Illinois Plaza 大樓,其大廳會客室當作布魯斯韋恩新頂層公寓的客廳 。當然,既然大廳在影片中是頂層公寓,就得靠視覺特效創造出從整面玻璃牆可俯看城市視野的景觀。至於布魯斯韋恩的臥房,則另外在東瓦克街(East Wacker Drive)的Hotel 71飯店39層樓的房間佈置。

布魯斯韋恩和阿福住進一間頂層公寓,因為韋恩莊園被大火摧毀後仍在重建中。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最後,布魯斯韋恩說他要一磚一瓦地重建韋恩莊園,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因此,如果這集中他立刻就搬回莊園住會不太實際。事實上,原著漫畫書中,布魯斯韋恩確實有一段期間住在市中心,當作他另起爐灶之處。我們需要他待在城市,因為這是一個關於城市的故事,我們認為把布魯斯韋恩置於城市中心是很重要的。」

這間頂層公寓的設計當然比韋恩莊園現代化許多。納森克羅利表示:「我們有幸借用這些現代化的房子,而這些房子也很適合我們想要傳達的情緒,又冰冷又空曠,感覺不到任何溫暖。」
克里斯多夫諾蘭也表示:「布魯斯韋恩其實生活地很孤獨,所以頂層公寓空蕩蕩的設計正好反映出他的心理狀態。」

在芝加哥拍片,當然有幾處值得入鏡。像是 McCormick Place West 大樓的會議廳,在影片中當作韋恩企業應用科學部門的大型倉庫;海軍碼頭(Navy Pier),當作高譚市居民恐慌而逃的場景;以及老芝加哥郵局,當作包括開場銀行搶案等諸多場戲的拍攝地點。此外,在電影製作時剛開工興建中的川普大樓(Trump Tower),在影片中當作蝙蝠俠和「小丑」對峙重頭戲的場所,至於這場對峙戲的室內場景則是在英國卡汀頓(Cardington)搭景拍攝而成,在那裡完成了精彩的打鬥戲。

突出芝加哥天際的希爾斯摩天大樓(Sears Tower)在影片中當作外景場地,蝙蝠俠的身影當然會出現在這棟美國最高的大樓頂端。克利斯汀貝爾表示:「我無意聽見我的替身演員巴斯特雷維斯(Buster Reeves)說的話,他說他要去希爾斯摩天大樓上面拍攝這一幕。我跟他說:『抱歉,老兄,我心領了。我想自己上去。』說真的,一般人哪有機會在110層樓高之上俯瞰芝加哥呢?然而,這樣的舉動雖然很有趣但也很危險,不過我很快就適應了,動作也很靈活。」

克里斯多夫諾蘭絲毫不擔心,他完全支持男主角的決定,好好把握這個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他表示:「克利斯汀貝爾是喜歡挑戰的人,不過我們絕對不會讓他受到任何身體上的危險。我們的安全措施做得非常完備,只需要勇氣站在上頭。我當然也不願意這樣,但他似乎樂在其中。這一幕的鏡頭漂亮極了。經過這次之後,站在香港大樓邊緣的那場戲對他來說就容易多了。」
這次的【黑暗騎士】讓蝙蝠俠遠赴遠東出任務,擒伏操控高譚市最強大犯罪集團的國際金融巨頭。這些場景是在香港實地拍攝,主要是在雄偉的 IFC2 大樓,是香港最高的大樓。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一直想把蝙蝠俠送到國外,上集我們在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之前也有這樣做過,我真的很想讓蝙蝠俠的足跡跨出高譚市。我很多年前到香港參加過一個電影節,我記得那裡是個很棒的地點,視覺效果很好,很適合拍電影。」

至於室內的場景,製作團隊則回到英國卡汀頓拍攝,其中一場主戲的地點是蝙蝠碉堡(Bat-Bunker),是布魯斯韋恩和阿福住在新頂層公寓時,暫時代替蝙蝠洞(Batcave)的場所。蝙蝠碉堡的天花板佈滿螢光燈,看起來像個巨型燈箱。華利費斯特表示:「這樣也省得我煩惱打燈的問題。」

納森克羅利表示,只要蝙蝠俠的家座落在城市,他就需要一個新的總部。他解釋地說:「蝙蝠俠不能回去蝙蝠洞,所以我們想出以蝙蝠碉堡來替代,裡頭又大又空,正好符合新頂層公寓的室內風格。不過,我們又不能讓這裡看起來太單調,所以我們讓裡頭的比例和角度感覺很特殊,設計起來很有趣。」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拍攝這樣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時,每一個步驟都有各自的挑戰,但也會獲得各自的好處。到海外拍片、在直昇機上取景、跟著蝙蝠摩托車在芝加哥市區鑽進鑽出等都是很棒的經驗。即使現在,我還是不時提醒自己要往好的方面想,要珍惜自己有這麼難得的機會能夠拍片。」

【黑暗騎士】中的另一重要設計元素不是視覺上的,而是聽覺上的。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這部電影的聲音設計極為複雜,不少段落混著各式各樣的聲音,經常令人分不清楚是聲音設計還是音樂。電影中的許多時刻用了很少的聲音或者根本沒有音樂。這對我們的聲音設計師李察金(Richard King)和他的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他們要創造出一連串激起特定情緒的聲音,而不是用音樂來表現。當然,最後我們還是少不了電影配樂。」

電影配樂由漢斯季默和詹姆斯紐頓霍華負責,他們兩人在【黑暗騎士】之前合作過【蝙蝠俠:開戰時刻】。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配樂,因為它發展出搭配電影剪輯畫面的感覺。漢斯季默和詹姆斯紐頓霍華兩人協調地很好,他們通常在還沒有機會看到最後影像之前,就創作出很棒的樂曲,我和剪輯李史密斯再把這些音樂拿來配合剪輯畫面。這種過程機動性很強,相對地配樂家也會有很大的壓力,不過他們的表現實在很出色。」

如同他們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方式,漢斯季默和詹姆斯紐頓霍華在【黑暗騎士】中也分工合作,漢斯季默創作「小丑」部分的主題樂曲,詹姆斯紐頓霍華則創作哈維丹特/雙面人部分的主題樂曲。同時,他們還更動全部配樂的調性,避免英雄式的浮誇樂曲。漢斯季默表示:「我不想把蝙蝠俠視為一個典型的超級英雄,所以我不想創作任何『超級英雄』式的音樂。我不斷想著蝙蝠俠的標誌,它代表著蝙蝠俠的形象,不過同時,它也代表著黑暗和原始。」詹姆斯紐頓霍華表示:「蝙蝠俠的性格非常複雜,我們一直都在瞭解他的階段,所以試圖用某種主題樂曲來定義他都有失偏頗。」

克里斯多夫諾蘭做出結論,他表示:「對我而言,蝙蝠俠確實歷久彌新,因為他是一個多面性的角色。他是一個超級英雄,而且終究他是自願維持正義的英雄。我認為他神奇的地方就在,他靠著全然的意志和自律,從普通人轉變成為英雄……這種傳奇性十分動人。
舊 2008-07-29, 09:10 AM #2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vingsound離線中  
kize
Senior Member
 
kiz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沒錯…IMAX才是王道..

我在美麗華看的,IMAX聽滿了,看一般廳..
整個對焦不準..我還奇怪怎麼新標準比舊片素質還差,回來看高畫質預告才知道問題在哪裡
還犯了個錯就是要等開演的一小時,去飲食街吃個飽,變得腦袋空空..已經掉不進導演的故事中了.
浪費一部好片..這片必須要狀況很好時才能去看.
但是感覺得到,的確是把漫畫片提升到新的標準了.
舊 2008-07-30, 08:01 AM #2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ze離線中  
ivan8171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51
小弟對劇中小丑的脫逃有點疑問,前面幾位前輩提到 他是故意被捕 的可能性,
但是面對這樣重大的罪犯,
1.怎麼會在可以從內開門的偵訊室裡面偵訊?
2.在大家出發去救人時,竟然沒有人會想再把他銬起來?
3.沒事放一個人在裡面顧小丑幹嘛,幹嘛不顧在門外?擺明了是要給他開門用的啊= =
__________________
The Power of Dark Side...
舊 2008-07-30, 05:10 PM #2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8171離線中  
chaotommy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引用:
作者ivan8171
小弟對劇中小丑的脫逃有點疑問,前面幾位前輩提到 他是故意被捕 的可能性,
但是面對這樣重大的罪犯,
1.怎麼會在可以從內開門的偵訊室裡面偵訊?
2.在大家出發去救人時,竟然沒有人會想再把他銬起來?
3.沒事放一個人在裡面顧小丑幹嘛,幹嘛不顧在門外?擺明了是要給他開門用的啊= =

1
如果我記得沒錯
如果外面沒有開門 裡面無法開
出去前要先跟大家打招才出得去

3
應該是急著出去救人
沒想到那麼多

那個人可能自己進去的
想就是揍小丑為死去的朋友(同仁)出氣


我比較好奇是 BATMAN 怎麼進去的
再怎麼神通廣大 也應該是沒辦法吧
如果事先進去 小丑會不知道嗎
舊 2008-07-30, 05:28 PM #2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otommy離線中  
manticorejr.
Major Member
 
manticorej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BUXTON
文章: 140
Wink

引用:
作者chaotommy


我比較好奇是 BATMAN 怎麼進去的
再怎麼神通廣大 也應該是沒辦法吧
如果事先進去 小丑會不知道嗎


我覺得是Gordon放蝙蝠俠進去裡面,他應該是知情的。

至於小丑為什麼不知道,我想可能是當時的小丑剛抓到警局,一開始腦筋還處於昏沈的狀態,沒注意到蝙蝠俠躲在陰暗處,應該還交待得過去。

有一段就比較誇張,小丑率眾去殺哈維,當小丑正要對瑞秋不利的時候,蝙蝠俠突然就現身,直接開扁小丑,而現場那麼多人,連一點驚呼聲都沒有,而小丑的跟班也都來不及出聲警示一下小丑,我還真懷疑蝙蝠俠會瞬間移動咧XD
__________________
One team,one goal,one dream. One thing, one quest, one ring.

光與影的每一天(2016熱鬪甲子園主題曲)

《直到世界的盡頭》

【加班費跟鬼一樣】

『瘋狂』就像是「地心引力」,有時候只需要輕輕的推一下就夠了。

在七嘴八舌異言堂討論政治就像是『野火燎原』,有時候只需要政治魔人輕輕的帶一下風向就夠了。

〝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悲慘世界】

Roy.Halladay R.I.P (1977~2017)
舊 2008-07-30, 05:48 PM #2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nticorej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