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1
|
引用:
基 層 - 90%專業技術,免充電全天候自動化機器人. 小主管 - 70%專業技術, 30%開會,動嘴.推手. 中主管 - 50%專業技術, 50%開會,動嘴,推手.說廢話 大主管 - 20%專業技術, 80%開會,說廢話,說鬼話,扯蛋.推手. 最大主管 -10%專業技術,90%聽廢話.聽假話,聽動聽的鬼話.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一個人的大房間
文章: 216
|
還好我不是台大的~ 毆耶!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
引用:
你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想",但現實就是我說的那樣."老闆上面還有老闆". "想"改變不了現實,這個世界會如此,是大多數人的人性貪婪,怠惰造成,你想的這些東西,老祖宗幾千年前就想過了,但至今有實現過嗎?可以的話我也希望這世界多數人都像你說的那樣"作"而不是"想",可惜這就像烏托邦世界,是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夢想而已. 今天有人出來告知你在這個現實世界中,起步時的生存法則,你卻說其冷漠,狹隘,自私,無人性,...等,我是覺得這就是人性,換個時間(經驗),位置,自然會換個腦袋,認同不認同都不重要,你的選擇自會決定你的未來. 至於你題外話那些所謂社會菁英講的話....的例子,反倒比較像在咬文嚼字的非黑及白,"沒有絕對的事"這種文字遊戲,這種就算了沒什麼好談,只是淪為筆戰而已.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
引用:
其實其它能力跟你講的有些類似 越大的頭目會花越多時間觀察屬下 主要是透過各種會議, 談話, 交流, 判斷一些事情 1. 誰可以做事, 誰不能做事 2. 誰會思考, 誰只會聽命行事 3. 誰只會唬爛, 誰可以產出東西 4. 誰可以帶動團體, 誰會毒害團體 5. 偷懶的, 摸魚的, 貪小便宜的, 全部記在心裡 6. 誰可以升, 誰不能升 7. 誰值得栽培, 誰應該當空氣 8. 誰會盜用公司資源 9. 誰做的商業決定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公司上面, 或者團體同事之上 10. 誰有利用價值, 誰沒有利用價值 其實主管們都在看 , 只是多數員工都認為主管都是笨蛋. 事實上是多數主管在面對別人的時候懂得降低自己的程度去面對. 遇到菜鳥講菜鳥聽得懂的, 遇到老鳥講老鳥聽得懂的. 越少跟主管談話的人其實在公司中是越不重要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38
|
引用:
只有這點....................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803
|
引用:
正在做一個實驗 無視於前輩的告誡 我核給一個無經驗的社會新鮮人高於標準的薪水 因為我想看到他的潛力可以被發揮 我想給一個相對安定與優渥的誘因 不過 成不成材 , 跳不跳槽的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我也是很挫咧蛋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414
|
基本上
你認為有用有正向作用 就去執行 認為沒用你砲他老闆也不會加你薪水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4 您的住址: 住四樓
文章: 21
|
引用:
你好像還是不懂我的意思。 當李校長提出這14點建議的時候, 你覺得是要單線思考的照單全收? 還是自我反思、以現有的社會現象反覆檢驗其可行性? 不知何者會是你的選擇? 如果有選擇後者的人跳出來以反諷的方式表達以下的意思, "校長!你這建議很有問題,因為你的建議只適合在有良心的企業" "放在黑心企業根本狗屁不通" 現在卻發現你也跟著跳出來,對這個疑問的人說,"你是否太天真、太過烏托邦。" !!?? 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吧。 如果你還是不了解我說的,就再說白話一點。 A是代表李校長的14建議。 A+B則代表李校長14點建議在這個社會會遇到什麼樣的困境。 不才在下才會去質疑李校長,14點建議是否應該講的全面一點。 我不覺得校長說錯什麼,只是不夠全面,不夠恰當。 萬一有些比較單純的人,真的是單線思考地去遵循李校長的話, 然後卻到處碰壁,或傻傻的終生替人數鈔票,你覺得這樣會比較好嗎? 李校長的身分地位,他說的話不是沒有影響力,不是沒人在看。 所以他的言論不該更全面一點嗎? 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更為險惡,大多數的人都是屬於被剝削的一方, 以這些人的角度來看,李校長的14點建議顯得格外刺耳。 A才是烏托邦式的論調。 A+B是去討論烏托邦式的A論調,在現實的適用性與可行性。 不知道你是否可以了解我的意思?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引用:
大衛兄, 那位仁兄的意思是說等你爬得比他高時, 你講的就都對了.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
引用:
人是貪婪的, 從人性來說也很理所當然, 不過薪資只是讓人做事的其中一個因素 (雖然是很重要的一個). 小弟的經驗是薪水沒有滿足點, 沒有人會覺得薪水足夠, 只會越要越多. 所以個別人之間的差異一般不會去看薪水, 而是看擁有多少內在動力去完成指派任務. 最有趣的是內在動力不是靠蘿蔔也不是靠棍子去激發出來的, 而是員工自己的個性因素. 當一個員工開始失去內在動力時, 這個員工就開始失去價值. 領高薪的老鳥尤其要注意, 一般裁員都是先動沒有戰鬥力的菜鳥, 以及領高薪, 可是失去動力的老鳥. 職場姣姣者一般不會把薪水的絕對高低當成個人專業成功的唯一指標. 小弟觀察是只有泛泛之輩會跟主管或者老闆說有獎金, 或者公司需要有表示才做事, 或者拿多少錢做多少事這類的話. 其實這些話講出來就已經輸了, 馬上就會被定位只是Low咖. 一旦被主管當成空氣看待, 薪水就永遠只會按照公司規定調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