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日制中 或將售台潛艦、掃雷艦

•旺報-大陸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後,中日關係更形惡化,一位韓國學者指出,
設若安倍政府成功解禁「武器出口3原則」,此時大陸又攻占釣魚台,
日本可能出售潛艦與掃雷艦給台灣,聯台制中。
而潛艦及掃雷艦正是台灣突破共軍封鎖的最有力武器。

 韓國政府25日向中國大陸表達「不承認」東海防空識別區,
韓國仁荷大學教授南昌熙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這是韓方在外交上的正式表態,
包含民航機及軍機在內,在飛越此區時,都不會向中方報告。

 「外交表態之後,韓國無意在此事上再與中方產生齟齬或衝突。」

 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持續推動解除「武器出口3原則」的限制,
目前正在台灣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南昌熙表示,一旦這3項原則成功鬆綁,
而中國又攻占釣魚台,安倍政府基於捍衛釣島主權,有可能對台出售潛艦與掃雷艦,
「聯台制中」以遏制中國勢力的擴張。

 他並稱,「日本軍售台灣的同時,也正式宣告它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潛艦向來是台灣對外軍購的優先項目之一,日本擁有製造傳統動力潛艦能力,
其中海上自衛隊最新式蒼龍級潛艦,配備先進「絕氣推進系統」(AIP),
可在無需外部供氧情況下,產生長時間推力,續航力是一般柴油動力潛艦2倍以上。
     
      
舊 2013-11-27, 08:28 PM #25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美國海軍 朱瓦特級驅逐艦(Zumwalt,DDG-1000)

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陸攻驅逐艦「朱瓦特號」日前正式下水,
開啟美國海軍建軍的新紀元。儘管受限預算,美國海軍僅能建造三艘,
但具匿蹤、火力強、射程 遠、精準度高、造艦技術先進的朱瓦特級驅逐艦已引領
海上作戰新時代到來,展現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艦的建軍新風貌。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九日(美國時間)
是美國海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時刻,也是令美國民眾同感振奮與驕 傲的時刻,
更是世人目光關注的時刻。在這兩天,號稱全球最大且先進的新型驅逐艦
「朱瓦特號」(Zumwalt,DDG-1000)及用以接替尼米茲級航空 母艦,
斥資一百二十八億美元打造的新一代航空母艦「福特號」先後完成下水,
宣告美國海上戰力即將進入新的里程。一艘可遂行陸攻任務的驅逐艦、
一艘重達九萬 噸且戰力大幅超越尼米茲級的航空母艦,
象徵美國的海上霸權地位仍難以撼動,未來服役之後,若部署在亞太地區,
足能實現美國的亞太新戰略,抗衡中共,並符合 美國將半數以上的軍艦
(含部分新型軍艦)派駐亞太地區的戰略用兵思考。

 負有對地攻擊任務

 朱瓦特級驅逐艦的建軍始於一九九 七年七月重新啟動的DD-21計畫,
兩千年七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宣布,DD-21的首艘艦以曾任美國海軍軍令
部長的已故朱瓦特上將命名。原本朱瓦特 號驅逐艦早安排於十月下旬就要舉行
下水典禮,因聯邦政府運作停擺,被迫暫時取消,所幸只耽擱了幾天,
朱瓦特號驅逐艦最終能趕在安放龍骨屆滿兩週年前下水, 向正式成軍邁出重要一步。

 朱瓦特級驅逐艦負有對地攻擊的任務使命,美國海軍當初已充分體認,
今後為解決區域性的軍事衝突,對陸地投射武力 將是主要的作戰模式,
發展能陸攻的水面作戰艦有其必要。事實上,從美國海軍於一九九二年九月頒布的
「從海上來」戰略白皮書即可窺見端倪;
同年十月,美國海 軍再提出「二十一世紀驅逐艦技術研究」,納入陸攻的概念,
進而催生朱瓦特級驅逐艦。不過,美國海軍推動新型驅逐艦的建軍,
始終難逃預算緊縮的宿命。原本在 造艦計畫仍是DD-21的時代,
美國海軍預定採購三十二艘,造艦計畫轉變至定為新一代火力艦(DDX)後,
已縮減為三十艘,隨後又因投入成本過高,將需求 數量降為二十四艘。
難以抵擋建造經費高漲的美國海軍眼見DDX首艦造價於二○○五年已飆漲至
三十三億美元,後續艦建造也要花費二十四億美元,只得長痛不如 短痛,
決定將整體建造數量再下修至十二艘。幾經波折,
美國海軍無法如願獲得至少二十艘以上的朱瓦特級驅逐艦,
最終只能採購三艘,建軍的預期與結果落差甚 大。

 朱瓦特級驅逐艦由位在美國緬因州的貝斯造船廠(Bath Iron Works,BIW)
負責建造,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獲美國海軍一紙一點四二億美元的合約,
展開新艦的設計;二○○八年二月十四日,貝斯造船廠正式與美 國海軍簽署價值
十四億美元的首艦建造合約;二○○九年二月,朱瓦特號造艦工程展開;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安放龍骨;二○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下水。
就在朱 瓦特號全速生產的同時,該級艦的二、三號艦的建軍亦持續推動。
二○一一年七月下旬,美國海軍再與貝斯造船廠達成造艦的相關協議,
同年九月十五日即完成合約 簽署。美國海軍將朱瓦特級的二號艦命名為
麥可蒙梭號(USS Michael Monsoor,DDG-1001),
紀念一位曾在阿富汗戰場保護隊友而犧牲的士官;
三號艦則命名為林登詹森號(Lyndon B. Johnson,DDG-1002),
紀念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林登詹森。目前二號艦已於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安放龍骨,三號艦於二○一一年四月開工建 造。

 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朱瓦特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一萬四千五百噸,艦身長約一百八十三公尺、
寬約二十四公尺、吃水深約八 點五公尺,最大航速三十節。
該級艦造艦設計納入美國海軍指定承包商進行測試的十項關鍵技術,
包括打造穿浪逆船舷艦體、艦體周邊垂直發射系統、整合複合材料 船艛與孔徑、
紅外線模型、整合動力系統、雙波段雷達、整合水下作戰系統、先進艦砲系統、
艦上共通運算環境、自動火災抑制系統。由於朱瓦特級驅逐艦採用多項
先進設備與設計概念,自然也提高了造艦的成本,導致造價昂貴。
至於朱瓦特級驅逐艦的穿浪型艦體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改變以往世人對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艦的印 象。採穿浪型艦體設計,
可使船艦航行過程因阻力降低而提昇穩定度,若遇惡劣海象,
穿浪型的艦艏能夠直接發揮切浪的作用,使船艦不再如以往需破浪而行,
而是 切浪前進。尤其採此設計,船舷向內傾斜也增加匿蹤的效果。

 提及匿蹤,朱瓦特級驅逐艦擁有非常優異的匿蹤表現,
無論是艦身的設計與採用特殊 塗料,在在讓該級艦成為名符其實的隱形戰艦,
配合艦載的各式先進武器裝備,如同武藝高超的忍者,敵人無法掌握其行蹤,
反而隨時可能被突襲,這也是為何美國 海軍要求造艦需納入複合材料船艛與
孔徑技術的原因。正因如此,朱瓦特級驅逐艦只有一個全封閉式船艛結構,
採用複合材料建造,整體由下往上向內收縮,可有效 降低雷達反射截面,
船艛結構上半部壁面設有多個天線孔徑位置,用以安裝艦上所有的電子裝備的
射頻天線。該級艦的損管能力也在配備自動化 火災抑制系統後提昇,
確保艦上遭遇火災時,可迅速掌握災害位置,自動啟用滅火系統處理狀況;另
該級艦也因艦體採雙船殼構造,具有足夠的抗擊能力,增加船艦 的安全性。

 為使艦上以電能驅動的主機與武器系統得以運作,朱瓦特級驅逐艦使用一套整合的
「整體電力系統」,採全自動直流區域配電系統供應 電力,
而且供電裝置會依據使用情況彈性調整設備的用電,節約能源。
該級艦的艦載武裝包括兩組MK-110 五十七公厘近迫火砲系統(CIGS)、
兩門AGS一五五公厘六十二倍徑先進艦砲,以及二十具四聯裝MK-51
先進垂直發射器(AVL),可最多可裝填八十 枚飛彈,裝填的彈種有標準防空飛彈、
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戰斧巡弋飛彈、ALAM先進陸攻飛彈、
垂直發射反潛火箭等。其中AGS先進艦砲是朱瓦特 級驅逐艦的陸攻利器,
最大射速約每分鐘十二發,相當於陸軍部隊六門一五五公厘火砲一分鐘內發射的彈量
總和,火力強大,裝藥量也比現役的MK-45 Mod4艦砲高出三倍。若使用傳統砲彈,
最遠射程可達四十四公里;發射總重一百一十三公斤的LRLAP增程彈,
射程可達一百八十五公里。AGS先進艦砲系 統使用具匿蹤設計的多角型砲塔,
而砲管平時折收在砲塔護罩內。接戰時,ISC整合射控系統指揮AGS,
完全由戰情中心的遙控,透過自動化作業,使艦砲系統 從裝彈到砲身、砲塔運動,
均能自行完成,不需要靠人員操作,節省人力。值得一提的是,
該級艦未來也可能加裝新的「電磁軌道砲」或「免電能雷射」高能粒子武 器。

 朱瓦特級有兩個直升機庫,可停放兩架MH-60R直升機,
或由一架MH-60R搭配三架RQ-8A/B型垂直起降戰術空中載具。
直升 機起降甲板下方的艦體設有小艇收容船塢(Boat Bay),
可容納兩艘長度十一公尺的硬殼膨脹快艇(RHIB),
現暫配置兩艘長七公尺的硬殼膨脹快艇。

 
舊 2013-11-27, 08:47 PM #25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漢翔:台灣航太工業有消失危機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5日電)
面對國際競爭,漢翔董事長劉介岑今天憂心忡忡地說,若再不積極努力民營化,
解除漢翔束縛,恐被邊緣化,且航太產業將在台灣消失。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審查103年度台灣中油公司、漢翔公司及台水公司預算。

劉介岑中場休息受訪時指出,民營化是國內航太產業唯一可以走的路,
漢翔在民國95年曾虧損新台幣51億元,後來逐漸好轉,
但近來又面臨全球航太產業競爭威脅。

針對推動民營化的原因,劉介岑指出,主要是要與世界大廠接軌,
目前波音、空中巴士等大廠與中國大陸結盟,主要看中大陸市場。

他強調,若再不積極努力民營化,解除漢翔所有束縛,漢翔將面臨邊緣化的問題。

劉介岑表示,漢翔目前以台灣龍頭自居,現有111家下游廠商,
外包接單給下游廠商金額從100年9億元、101年12億元,
到今年14億元,都是靠漢翔共同接單,形成航太產業聚落。

他說,面對這波換機潮、中國大陸崛起,加上美國政府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推動廠商回國內製造,漢翔若不把握機會快速民營化,航太產業將在台灣消失。


空軍如果能把F-16 C/D的訂單改成IDF C/D,
高級教練機也國產自製的話,
對國內航空業的發展與產業升級,也能有不少幫助。

希望空軍也能學學海軍,多多支持國造阿。
舊 2013-11-27, 08:58 PM #25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韓國調整要求防空識別區 大陸拒絕

在28日舉行的第3次大陸、韓國防戰略對話中,韓國國防部代表要求大陸方面
修改東海防空識別區範圍,不過遭到大陸國防部拒絕。

根據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旗下新聞電視台Y Channel報導,
28日上午在首爾市國防部園區舉行的第3次韓「中」國防戰略對話中,
南韓國防部次官白承周向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表示,
大陸單方面劃設與南韓防空識別區相重疊的東海防空識別區,
南韓表示遺憾,並敦促大陸方面採取措施予以調整。

不過,王冠中對守護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意志頗為堅決,當場否決了韓國方面的要求。

大陸國防部23日單方面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由於劃設的防空識別區和韓國的
防空識別區「KADIZ」在濟州道西南方部分區域重疊,且包括了離於島
(大陸稱蘇岩礁),引起韓國方面不滿與拒絕承認。

印尼媒體《羅盤報》(Kompas)引述專家意見及外電報導指出,
大陸設置東海防空情報區,宣示意味重大。部分軍事專家認為,
東海上空空域為東北亞重要空中走廊,每日有百架飛行器飛行於此,
如果大陸方面要一一出動戰機攔截、監視,恐會讓解放軍空軍疲於奔命。

顧問集團IHS航太防衛海事(IHS Aerospace, Defense and Maritime)
駐北京資深分析師葛瑞.李(Gary Li,譯音)表示,派飛機巡航,
頻率多到足以彰顯主權宣示,因為不管對哪國空軍來說,
要在空中維持24小時巡航都很吃緊,尤其防空識別區這不是禁航區,
大陸方面不必頻繁巡航使各方感受到它的駐防。

根據法新社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28日表示,飛經大陸劃定的防空識別區時,
未受大陸戰機阻撓。
舊 2013-11-28, 05:20 PM #25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pcaa1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5
中國將發射玻利維亞首顆衛星 玻總統將來華觀看

玻利維亞總統府事務部長昆塔納周三宣布,莫拉萊斯總統將親臨中國西昌,觀看于今年12月20日發射的玻利維亞第一顆衛星——“圖帕克•卡塔”。

“圖帕克•卡塔”衛星代號TKSAT-1,以玻利維亞民族英雄圖帕克•卡塔(Tupak Katari)的名字命名,是基于東方紅4號衛星平台研制的大型GEO商業通信衛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設計壽命至少15年,壽命末期輸出功率810KW,平台承載有效載荷重量600800Kg,衛星共裝載有30路轉發器,包括26路Ku頻段、2路C頻段和2路Ka頻段轉發器,衛星造價17.5億人民幣。

衛星可應用于該國通信、教育、氣象等領域,將改善玻利維亞的國家基礎設施,通過衛星電信港,建設玻利維亞與國際銜接的信息高速公路;構建移動寬帶通信網絡、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網絡;提升政府的災害應急通信能力等,並玻利維亞及南美地區提供通信、數據傳輸及電視廣播等業務。










中國去年造軍機148架 3年首飛7款戰機

英國《Jane's Defence Weekly》網站11月26日發表題《志存高遠:中國的空中雄心》的文章。文章中指出2012年中國制造了軍機148架。





舊 2013-11-28, 10:58 PM #25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aa11離線中  
palmdeve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560
日橫田基地傳巨大爆炸聲響 疑似遭火箭砲攻擊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媒體報導,駐日美軍橫田基地28日晚間傳巨大爆炸聲響,疑似遭到火箭砲攻擊。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位於東京的美軍橫田基地周圍28日晚間11時30分左右聽到2次巨大的爆炸聲響,附近居民向警視廳報案。

居民表示:「聽到大炮發射一樣的爆炸聲!」警視廳在立川市西砂町附近的田裡發現2根看起來像發射裝置的管狀物體,方向瞄準約300公尺外的橫田基地。

所幸爆炸並未造成基地人員傷亡,警視廳正在調查發射裝置的構造,以及是否為瞄準橫田基地的激進分子所為。

橫田基地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多摩地域西部的駐日美軍基地,一般皆通稱為橫田基地,日本則稱為「橫田飛行場」。

此文章於 2013-11-29 12:41 PM 被 palmdeve 編輯.
舊 2013-11-29, 12:39 PM #25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lmdeve離線中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海軍中和艦運援菲物資 抵達宿霧

海軍中和艦登陸艦運載530公噸援菲物資,29日上午10點抵達菲律賓宿霧港。

魔鬼颱風海燕11月8日肆虐菲國雷伊泰省,造成慘重傷亡。
為了救助菲律賓災民海軍中和艦登陸艦,滿載530公噸援菲物資,
25日中午啟航前往菲國宿霧港,傳送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的溫暖及關懷。

中和艦29日上午10點左右抵達菲律賓宿霧港。菲律賓海軍依海軍慣例,
派出兩艘引導船迎接。

我國駐菲副代表張泰來出席捐贈儀式,將物資移交給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
菲律賓軍方及社會福利部官員。
舊 2013-11-29, 02:46 PM #25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mousearcher
New Member
 
mousearch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4
首相、防相蒙鼓裡 日自衛隊密搞情蒐?

日本共同社獨家報導指出,日本陸上自衛隊一直隱瞞首相及防相,
擅自進行海外間諜活動。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反駁指出,
「我從防衛省得知,報導中的組織過去在陸上自衛隊不曾存在,現在也不存在。」

數名曾任日本陸上自衛隊最高長官「陸上幕僚長」及
防衛省情報總部長等相關人士,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證實,
陸上自衛隊祕密情報部隊「陸上幕僚監部運用支援及情報部別班」(簡稱別班),
從冷戰時期起,在未告知首相和防衛大臣情況下,
擅自在俄羅斯、中、韓和東歐等地設據點,並派自衛官偽裝身分展開情蒐。

曾負責國內事務的前別班成員受訪時表示,
連在陸上自衛隊內部也刻意隱瞞情報部隊的實情。他說,有時突然接到上司命令,
便要前往陸上自衛隊小平學校研修「心理戰防護課程」。

該校前身是陸軍中野學校,負責進行諜報和反間諜教育訓練,
每期約有7、8人入學,偶爾還有來自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的隊員,學習跟蹤、
潛入、埋伏等。小平學校的教室即使是白天也大門緊鎖,連校長也不得入內。

共同社指出,自衛隊在海外活動,卻不受最高指揮官的首相及防衛大臣指揮、
監督,也不受國會檢驗,乃脫離文官統制規範。

不過,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28日在參議院國家安全保障特別委員會備詢時全面否認。
舊 2013-11-29, 03:00 PM #25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usearcher離線中  
archarch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559
引用:
作者mousearcher
•旺報-大陸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後,中日關係更形惡化,一位韓國學者指出,
設若安倍政府成功解禁「武器出口3原則」,此時大陸又攻占釣魚台,
日本可能出售潛艦與掃雷艦給台灣,聯台制中。
而潛艦及掃雷艦正是台灣突破共軍封鎖的最有力武器。


"旺報"+"一位韓國學者"===> 該報自己編的吧

有夠唬爛的新聞,
日本不怕再被砸廠...那就賣吧,
會跟自己錢包過不去?
舊 2013-11-29, 03:34 PM #25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charch離線中  
pcaa1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5
中國海上無人艇樣艇公開亮相

樣艇長6米多、寬1.8米,其正式型號長度可達16米

無人快艇的使用不受天氣條件影響,可以在離岸360km內的水域內執行任務

目前樣艇的最大航速55節,續航時間5天,全尺寸海上無人艇的續航時間可達到數周

這套“海上無人系統”由快艇和指揮站組成

由于地面與快艇之間的通信通過衛星實現,所以指揮站可以部署至世界任何地方





舊 2013-11-29, 05:14 PM #25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aa11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