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TW
文章: 982
|
D-Day那串爬一下
就知道誰被打臉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一樣食品添加劑百百種 一樣樣驗? 只要一家上游廠商不老實 產品就毀了 最終產品給它驗下去,有沒有一翻兩瞪眼 那個比較有效? 材料有沒有,那是生產廠商自已去抓 最後產品沒有含毒才是他能不能賣的關鍵 此文章於 2011-06-02 06:16 PM 被 nomad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8
|
引用:
義美的薪資算不錯吧... 20年前我讀大學時, 寒暑假去義美打工月薪就有24000了, 正職的薪水不可能比暑期工讀生還低吧... 而且那時也還沒有外勞.. 此文章於 2011-06-02 06:19 PM 被 G-PLUS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中華民國
文章: 294
|
引用:
的確是這樣~ 原本純喫茶"紅茶""綠茶"都還OK 但是幾年前味道就變得很怪(應該不只兩三年) 尤其是紅茶喝起來有藥味根本難以下嚥 ![]() 所以我都改買檸檬紅茶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這倒是,一旦上了市,大股東們為了追求高獲利, 很有可能會對企業經營方式GGYY........ ![]()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0
|
引用:
這樣也矛盾 進料不可能一次用完, 如果 "今天" 只生產出2萬瓶, 這2萬瓶要驗嗎 (檢驗費分攤下來到每一瓶成本可是很高的) 更何況, 添加劑檢驗OK, 才有那個資格投入生產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South Park
文章: 143
|
我有個疑問...竟然知道有食品原料內含塑化劑,為什麼不會公佈?
如果我掌握對手產品的瑕疵,那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尤其是對商譽有嚴重影響的痛點,是絕不放過 有六千萬的實驗室把關這值得鼓勵...但是前提是他們真的有驗到嗎?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9
文章: 2
|
義字最美
捅一相衰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141
|
引用:
他們根本沒驗到,因為檢測項目根本沒有驗塑化劑(塑化劑也不只一種), 義美沒中標,還是要歸功於沒有為了降成本而濫用便宜添加物。
__________________
髒手很難把東西洗乾淨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前面寫這篇都沒人理我(汗)
建議如下, 政府進行食品抽驗,可能每年抽個一千件之類的,抽驗樣品針對環保署列管的數百項有毒物質全部做檢驗. 或是抽十萬件, 每件樣品只驗有毒物質中的任選幾項. 這樣可以及早發現食品中的大規模毒物汙染事件. 汙染規模愈大,愈容易被抽樣到. 大致上是這個原則,實際上可以抽多少件要看成本面:即這個預防措施花多少錢是合理的. 被抽到有問題的廠商除了回收外也要罰錢(按照出貨量),這些錢可以拿來做抽檢的經費跟民眾補償金. 連帶效應,因為可能會被抓到,廠商就比較會自行抽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