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上一篇小弟錯了
降到0.5X的原因是降速和重讀

以W540E的晶片運算能力而言
早就比我家的古老CD音響用的晶片快太多了
     
      

此文章於 2002-12-26 01:22 AM 被 mig33 編輯.
舊 2002-12-26, 01:00 AM #2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個人的看法,光碟機遇到錯誤無法解,會開始降速,不是因為運算的時間長短,而是要想辦法讀出來。

對!
感謝更正

小弟忘了一件事
機器會嘗試重讀資料
所以碰到錯誤多的地方
機子會嘗試重讀
然後把重讀的資料再重新運算看看
若是解的開
就表示這一次的重讀是OK的

應該是重讀會有次數限制
所以Plextor把重讀的次數設的少
正確的過程大概如上

特此更正!
 
舊 2002-12-26, 01:15 AM #2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為了要達成更高倍速的讀取-->晶片運算效能必須更快
我前一篇錯誤的文章是弄錯了其中的一些關係
慢的機種無法提高讀速是因晶片效能會跟不上,這是成立的
但快的機種降低讀速時,卻不是因為晶片效能吃緊所造成的
而是因為要慢慢讀和嘗試重複讀取

古老的晶片會因速度不夠快,導致計算較慢
例如1X速CD-ROM(很古老)所用的晶片,運算的速度就不快
因此我家的老音響播爛片會有聲音模糊或雜音的現象
是有可能因為晶片計算不夠快所導致
(所以說起來這是太過老掉牙的東西了)

但科技進步至今
每推出一次更高倍速的CD-ROM時
也表示晶片的運算效能又更上一層樓了
那篇SONY的資料,指的就是這個

現在已經是56X速(以上)CD-ROM的時代
所採用的晶片效能應付56X都沒問題
要在1X速(播放音樂的速度)下執行運算
絕對是綽綽有餘
因此新的機子已可說不會因計算不夠快導致聲音模糊或雜音
這也是為啥那張爛片餵後來的CD隨身聽卻可以很清晰
舊 2002-12-26, 03:42 AM #2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大家可以想想
TEAC W540E是八個月前才出來的機種
連它的晶片,真的碰到錯誤太多時
還得降到0.5X的速度才能讓晶片有足夠時間執行C1C2運算
更何況那些較古老的機種呢?



為了計算個 C1,導致 W540E 降速到 0.5X,
你仍然是堅信晶片的速度很慢,你以為晶片是用算盤在算的嗎?

真是年度爆笑王。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上一篇小弟錯了
降到0.5X的原因是降速和重讀


你的文章時常錯誤百出,所以事後經常東改改西改改,就是這種情形。
不過終於開始懂得認錯,有改進的跡象。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古老的晶片會因速度不夠快,導致計算較慢
例如1X速CD-ROM(很古老)所用的晶片,運算的速度就不快
因此我家的老音響播爛片會有聲音模糊或雜音的現象
是有可能因為晶片計算不夠快所導致


但接下來這一篇,你馬上又原形畢露。
你又開始扯什麼古老的晶片不夠快、古代vs現代等問題了。

你的資料解讀的能力仍然是極為差勁,
不知是語言能力的問題或是邏輯推理的能力有問題。
任何資料本身都只是資料,若缺乏客觀解讀的能力,
再多資料永遠都是錯誤。

別用自己主觀的意識及頑固硬要把所有資料都當作是"救命稻草",
除非你真的以為自己是在參加辯論大賽。

個性問題真的是很大的變因。
舊 2002-12-26, 08:20 AM #2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古老的晶片會因速度不夠快,導致計算較慢
例如1X速CD-ROM(很古老)所用的晶片,運算的速度就不快
因此我家的老音響播爛片會有聲音模糊或雜音的現象
是有可能因為晶片計算不夠快所導致
(所以說起來這是太過老掉牙的東西了)

但科技進步至今
每推出一次更高倍速的CD-ROM時
也表示晶片的運算效能又更上一層樓了
那篇SONY的資料,指的就是這個


你又在搞"反面推敲"這一套了?
那篇指的是 32X CD-ROM 的規格,
你如何"反面推敲"出 1X CD-ROM 會有問題?

你一開始就提出「晶片速度太慢」這個離譜觀點,
你看看後續一連串討論你為了圓這個錯,
你又陸續製造了多少錯誤?

另外你也因此陷入一個嚴重的盲點。
以 IA 晶片來說,速度快慢根本不是重點,
因為即使再怎麼慢,就以你先前所舉的龜速 33MHZ 晶片為例,
每秒都能執行三千萬個以上的指令。
IA 晶片的速度快慢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線路的設計及每個指令的功能及複雜度。

希望你多建立一些基本常識,多看一些文件,多培養基本思維能力,
即使你是這樣的個性,但我仍是這樣期許。

否則你永遠只會抓著一兩段文字或圖片不放,用來做為你的論點。
就以你這幾篇不斷抓住不放的「你家的古老音響」為例,
你不斷堅持你家的古老音響可能是晶片運算速度不快所以播片能力不佳。
姑且不論這個論點可不可笑,若跳脫出主觀立場來檢視這個問題,
實際上發生問題的原因有各種可能性,否則我家更破的音響可以
正常播放 C1 AVG > 3000 的片子,你怎麼解釋?

為何你一定要把你家音響的問題歸因為晶片運算 C1 的速度太慢所以造成挑片?
很明顯,你陷入了主觀情緒,只想到「我要辯贏」,所以把任何例子都拿來當作是
"救命稻草",所有例子及一兩段文字或是一兩張圖片都被你胡亂的邏輯來建立關連性。

若你是在另一個討論串中和別人談到反射率的問題,我想你應該又會舉出同樣例子來論證:
「我家有一台十年前的舊音響,讀有些爛片讀不到,這些片子反射率較低,因此證明古代的音響反射率容忍範圍較差。」

若在另一個討論串中又和別人談到雷射頭老化的問題,我想你應該又會舉出同樣例子來論證:
「我家有一台十年前的舊音響,讀有些爛片讀不到,應該是雷射頭功率開始不穩定,所以挑片,
因此證明古代的音響雷射頭容易老化。」

若你又在另一個討論串中和別人談到燒錄片品質的問題,我想你應該又會舉出同樣例子來論證:
「我家有一台十年前的舊音響,讀有些爛片讀不到,因此證明燒錄片品質很重要。」

說實在,你的論證方式極度離譜。

錯誤的引用資料,錯誤的思維方式,錯誤的討論態度 --------> 錯誤的結論
舊 2002-12-26, 09:14 AM #2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小水-aqu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我先來解釋jitter好了... (本來想等下週有空在po的)
基本上JITTER是在leading跟trailing時比較兩者之間的誤差量
時間單位是1 SIGAMA
JITTER是看當時SCANING時的速度下對所讀取到的HF SIGNAL
分做3T~11T也就是各種LEVEL HF下的PIT跟LAND

所以JITTER是影響雷射光讀取時的時脈訊號此時是單純看循軌的讀取訊號
而JETTER既然是顯示循軌時的誤差量當然就不能太大
再此說明一下雷射光是以類似S型循軌方式與碟片中心孔作圓周運動
DVD的軌是同心圓的磁軌所以與CD-R不同
既然是做S型擺盪在高速讀取下當然會有偏差量,所以讀到的訊號時機器只能靠資料
本身的CRC來做C1/C2的解碼動作(也就是偵錯碼)除錯公式前面提過了 請自己看^^"


光碟很多特性都有關聯性是沒錯,但是為了一各沒有辦法舉證的JETTER
而舉證實在很難讓人去相信誰說的是對的

我現在用WSES燒錄THAT'S RV作各種讀取測試
有空PO上來給各位看,看看在定速的48X~8X
C1/C2的影響跟圖形(如果朋友肯幫忙就一並連前面提到的測試圖都PO上來)

我會順便連我以前對某大大說的"WSES有沒有CLOSE SESSION對C1/C2的影響一
並把圖PO上來"
玩測試程式是要多方踹測的加上一些基本知識,不是燒一燒碟片有了報告就
一圖定江山...
(我現在也在上CQT的課程如果一件事情沒有交叉測試誰知道對不對呢 ^^")
舊 2002-12-26, 10:22 AM #2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水-aqua離線中  
graham6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5
怎麼大家對Jitter與C1/C2爭論很多?

真的Jitter優劣或C1/C2高低用耳朵聽的出來嗎?
不要只是一些儀器上數據的分析,就要論定音質的好壞

音質的好壞牽涉的環節很多,Jitter及C1/C2也不是最重要指標
本來A/D、D/A的轉換,不同的處理積體電路或是真空管電路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程度的失真,曾經一個專業的錄音師告訴我們,燒錄片所燒出的音質會有高頻及低頻延展性不夠的情形,但我用音頻分析儀去分析單一高頻,及單一低頻,其雜訊比與動態範圍也跟原版的校正片不相上下(不管用高檔的CD PLAYER或一般的CD-ROM播放,當然數值是CD-ROM所播出來的的確差很多),或許在高低頻混雜的時候,取樣頻率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畢竟不是專業錄音師,而且每個人對聽覺的敏銳度也不一樣,而聲音這個東西只要一混雜起來,很難用儀器去分析好與壞,得看每個人的感受程度了。

至於Jitter這個東西,實在沒有必要視為是最重要指標,一般player及cd-rom在讀片子的時候,並不會去認這個碟片的jitter好壞,基本上jitter是一般碟片製造廠在生產判級時的其中一項驗證標準,jitter的計算方式前面已經有討論過了,我就不再敘述,我要說的是儀器在量測jitter的訊號來源是以雷射頭偵測到的原始類比信號,不經過等化器放大信號,將正弦波轉換成方波來統計,但一般player或cd-rom在處理信號時不會單只對原始正弦波做處理,它會經過等化器及濾波器的處理轉換成較佳的方波,機器再由這些方波解調變成0與1的訊號,實際訊號舉例如下:
___| ̄ ̄ ̄ ̄ ̄|______| ̄ ̄ ̄ ̄ ̄ ̄ ̄ ̄ ̄ ̄ ̄|___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所以說碟上的pits及lands並不是單單代表0或1的信號,而是在pits及lands轉換的邊緣機器解讀成1,其他沒有變化的地方都是0,但這些都是碟片的記錄方式,其最小的單位稱為channel bit,這些原始的數位資料還會再由解碼晶片轉為data bit(編解碼的方式為EFM),那這些轉換完成的數個data bit可能不是很正確,這時候才啟用C1/C2解碼錯誤修正晶片來修正錯誤,雖然規格書有定義C1/C2的錯誤修正方式,但較高檔的PLAYER或CD-ROM有可能為了讓讀片率提高,還會加入輔助解碼運算,來提升錯誤修正能力,當然較差的PLAYER及CD-ROM就只有很簡單的解算能力,至於音質的好壞就因機器電路設計的不同,使用材料的差異而有程度上的識別度了。

我想有關音質所能探討的範圍很廣,不是我的見識所學能夠說的清楚,這裡只是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先進指教。
舊 2002-12-26, 12:22 PM #2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raham60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Smile

謝謝諸位大大的分享與指教
當然也包括了VanHalen兄對我人格的分析指教
很期待小水-aqua兄和adelies兄正在整理的資料
舊 2002-12-26, 12:23 PM #2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VanHal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不客氣!
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有興趣的人從我在本討論串的第一篇開始看下來
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大家可以想想
TEAC W540E是八個月前才出來的機種
連它的晶片,真的碰到錯誤太多時
還得降到0.5X的速度才能讓晶片有足夠時間執行C1C2運算
更何況那些較古老的機種呢?



從以上這個爆笑例子顯示,
雖然從一開始你就堅信「晶片速度很慢」。
在討論了數百篇之後,你仍然是如此堅信:「晶片速度很慢」。

但你昨天在馬上就被指正之後,仍僅是稍做讓步,改為「古老的晶片速度很慢」,
你在討論了幾百篇後還會有上述「晶片計算 C1 太慢導致必須降速至 0.5X 才來得及」這種荒唐說法出現,
顯見你主觀成見的根深蒂固。

說實在,和你這種一團錯亂又抵死頑抗的人討論,能期望獲得什麼結論?
總是自己先建立一堆離譜的主觀猜想及錯誤"理論",然後等到別人指正之後,
不但不馬上認錯,還繼續用其他更多錯誤方式來頑固捍衛,
然後繼續找各種"稻草"想證明你原先的一派胡言是對的。

若你對一開始的"理論"那麼有把握,就不應該是事後才來找證據。
到了事後才找證據,代表你一開始的"理論"根本就是沒根據,是胡亂編造的,
否則也不會淪到事後拚命到處亂找證據。

既然連你自己都無法搞清楚你獨創的"理論",那麼就別死命頑固堅持,
而應多抱著一分懷疑的態度來求知,
否則為了堅持而胡亂堅持,或為了辯論而亂辯一通,
最後像這樣搞出一堆笑話,你很愉快嗎?

今年快結束了,明年會是新的開始,希望明年你不要再蟬連"年度爆笑王"。
舊 2002-12-26, 12:31 PM #2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Halen離線中  
axva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23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VanHalen
不客氣!
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有興趣的人從我在本討論串的第一篇開始看下來
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恕刪


老兄你何必一直攻擊別人,抓到別人的過錯一直窮追猛打,只是說有錯
又沒看到你提出任何有建樹的意見,說別人錯也要有理由,把正確的資
訊跟大家分享,不要在這講半天你自己也不懂..
舊 2002-12-26, 01:21 PM #2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v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