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底片機用鏡頭一般而言不完全適合數位機身, CCD的感光波長範圍從400~900nm, 遠比一般底片的範圍大得多的多, 當然不知道數位機鏡頭是否會做這方面改進, 抑或只是靠濾鏡濾掉紅外與紫外光。 ![]() ![]() ![]() CCD發展到今天可能只剩動態範圍跟畫素還跟不上底片(?)。 時代是不斷在進步,相同條件下,沒有甚麼道理新的會比舊的差, 喜歡老玩意兒並不是壞事,但也沒必要去神話他。 ![]()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EOS Utility...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
引用:
蠻贊同的,進入數位相機時代後,蠻多底片時代的機絲,已經很多不是必須的.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懸崖邊
文章: 1,462
|
引用:
不用把重點放在後製 後不後製完全看自已想法風格 還有最後一點 不是什麼作品都能在第一時間在按快門拍攝完成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懸崖邊
文章: 1,462
|
引用:
大叔中肯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新的比舊的差的情形..多了~ CD畫質不是比錄影帶差嗎?可是把錄影帶淘汰了呀. 音樂CD比膠盤唱片. 晶體擴大機比真空管.. 因為他方便,好製造,便宜,又不易耗損嘛.. 日本像機把歐洲像機都淘汰了,是因為日本的鏡片更好嗎?照片更美嗎?剛好相反吧.. 底片比CCD難道不是嗎? 而且素質落差比那些都大ㄟ.. 一般人那當然都沒差阿,沒追求當然沒差.可有想追求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3-12-18 12:52 AM 被 kize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20
|
你只碰過300D,而那是十年前的機器,你真的覺得對數位的印象
依照當時的經驗就可以?更何況你不校色,也沒玩過RAW檔,跟你 說數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也許你還是嗤之以鼻吧 即使用數位拍,臉部的顏色只要你肉眼看得見的,相機都拍得到,臉 頰的緋紅,眼皮的層次,額邊的血管,下巴脖子的暗階,這些數位都 拍出來一點都不難,而且不會給你奇怪的色偏 不過我真的很好奇你到底拍了什麼是你覺得數位絕對做不到的,你用 文字講了半天,不如多貼幾張圖,打高空無法說服這裡的所有人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Better than better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我說過我用過新機呀. 是可以把東西拍得更透明感,更鮮豔.. 可是色調和層次沒什麼大不同呀. 前面網友有貼數位人像照嘛,您可以把這2張排在一起看,如果這2張的不同您覺得沒差..那很好阿. 如果覺得有差,再往下看. ----------------------------------------------- 我說過拍那樣一張照片很難,有多難? 要什麼時間?什麼光線?什麼氣候?臉上才會折射出那種顏色? 這時要用什麼手段調整,用哪支鏡頭,哪種底片,才能把他們都捕捉到照片上? 要拍出那樣的照片,你行嗎? 這是川島小鳥他的追求.不知花多少時間才掌握到的,這種味道只有他會,這叫作他的"風格". 拍風景我們知道什麼狀況,樹葉會變成多彩,變成活的? 整片山什麼時候會變成各顆樹色色分明?這時怎麼補捉到照片上? 有的人專門磨這個的,他會.我拍就一大片爛綠,照片只能傷眼.. 這個很辛苦追求,不斷改進的過程就叫作攝影之道嘛. 如果你拿一台照相機是別管物體什麼時間怎麼瘋,換什麼鏡頭打什麼光..他還是正午一色,下雨一色,反光一色,陰影還是一色..都一樣,那要練什麼阿? 抱著這樣的像機拍了10年,第一張照片和第一萬張照片,可能有差,能差多少? 這樣要建立自己的風格..其實也可以想想這個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3-12-18 02:07 AM 被 kize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哀..是阿...專業滾筒掃描,好像2手的30萬.. 可是比送去爵士掃,粗得吐血 ![]()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
引用:
老兄你沒搞清楚,你口中日製與德製鏡頭,從設計生產根本是兩種理念, 前者講究的是是量產與速度,後者是高品質與高單價,出來的結果自然有分別, 但也意味著雙方不見得沒能力製作等同出對方的鏡頭。 至於CCD跟底片又是另一個故事,你去翻翻資料有那支底片感光範圍能從400~900nm? ![]() ![]() ![]() 實際上很多老鏡頭就是利用底片對某些波段不感應設計的, 這也是做近紅外線攝影時,你要用特殊的底片跟不同的對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