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請問, 基礎工業現在不作, 以後什麼時候能做了?要等到什麼都買不到還是買不起才來作? 現在的心態百年後依然會一樣. 話說, 我之前問了, 我們這十幾年來軍購了不少, 跟美國打的交道, 談回來多少什麼自製的部份!?F16 美國授權了什麼零件我們可以自己生產?M60?還是 A1W? 武器不是買來就沒事了, 後勤才是大問題、大錢坑. 此文章於 2006-01-25 02:46 PM 被 RogerShih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
文章: 735
|
引用:
這大家都知道阿, 問題是工具都還沒到位就要說研發, 未免跳太快了 基礎工業的進程是需要時間的, 就算科技,重工都很發達的前蘇聯, 計畫在聖彼得堡造船廠建造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時候都因為瑞典禁止出口超大型的起重機而移到黑海建造. 我不是反對自製, 但是如果連筆都沒有就要上場考試, 不會有點好高騖遠嗎 ![]()
__________________
as I can't feel at home in this world anymore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企業對這類是最敏感的。RD vs Income。全部 RD 還沒有開始有收入公司就先死了... ![]() 如果每個企業的董事長都像你這樣作法(想法或許一樣,不過限於現實),那我看台灣沒幾個企業起的來。 ---> 但是我必須承認,只要一旦起來,就很不得了。 此文章於 2006-01-25 03:06 PM 被 A級黑豬肉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你的理由從十年前就用到現在了, IDF 團隊都保不住, 何來的基礎可言? 基礎工業需要時間、更需要經驗, 如果連做都沒有做, 怎麼累積經驗?人家用了百多年的時間去發展沒錯, 可是現在又不是要你從百年前開始發展起? 是誰一直認定自製就是好高騖遠?一架戰機, 就算發動機不能做, 還有千百種零件可以做, 從最簡單的螺絲做起也不成? 外購也是可以談到自製部分, 例如買進來後, 哪些零件備料的技術可以轉移給我們做, 這千百種零件, 我就不信我們什麼都沒辦法做. 可是請問, 我們到底談了什麼可以讓我們自己做的? 外購跟自製並不是有衝突的, 日本 F2 除發動機外差不多 2/3 自製, 韓國買 F15K 可也是要談如何合作生產, 韓國生產什麼零件、美國生產什麼零件, 最後由美國組裝等... 這中間很多可以談的, 可是現在講的外購是這樣嗎?按照之前的經驗, 恐怕是什麼錢都給人家賺了, 基礎自己廢掉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軍事跟一般商業不同, 國防軍事嚴格說來就是要砸錢的, 賠也要做, 不能純粹用經濟市場考量, 除非還像以前那樣國防支出佔很大比例. 台灣的研發做不起來, 癥結在規模, 中小企業多的是幾人公司、甚至一人公司, 這根本談不上什麼研發. 而我們市場小, 養的出來的大企業不夠大, 不足以 Cover RD 的風險成本. 你要夠大的市場, 有足夠穩定的收入, 才能撐住較多的研發, 所以大陸市場對我們的企業來說很重要, 可以養大規模, 可以增加 RD 的挹注 (同百分比, 2% 的RD投資, 年營收一億跟年營收百億金額會差多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台北;北投
文章: 287
|
引用:
先生好像小看了"次系統"等。 以戰鬥機來看,任何一個部分都是相當重要的,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累積,才能製造出優良的產品。 從你的發言中,好像只有做出來的產品是一流的、是頂尖的,才有投入研發的價值。 但是,你也知道許多事情不是一蹴可及的,那因為知道自己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 所以選擇放棄? 也沒有一個國家的國防工業是一開始就是那麼健全、有實力的。 許多國家也是一路跌跌撞撞過來的。 美國的坦克在過去有現在這麼好的評價? 前蘇聯的Flanker家族呢? 他們不都也是在黑暗中摸索,憑著自己摸索所產生的呢? 而拿什麼跟美國談。 就看看美國最不願意見到什麼情況,拿那個去談,應該多少會有點效果吧。 國防工業的投入是花錢的,而且花錢也不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但是因為這樣而不投入。 那國家的國防永遠不能自主。 而怎麼在研發途中又能確保國防呢? 外購與自行研發兩樣並行,我想是最好的一條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28
|
引用:
日本F-2性能不佳,價格昂貴,量產正式劃下句點,總共約生產90架,剩餘的要重新起標買"次世代戰機" ![]() 目前日本自衛隊中意F-22A及F-35,就這樣.......... ![]() F-22A ![]() 此文章於 2006-01-25 03:51 PM 被 dighole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我說的那一些企業並不是什麼中小企業,其中一家集團有員工超過 2 萬,另外一家集團光是花在 RD 上每年平均新台幣 20 億以上(超越蘋果電腦的RD,但是只是 Intel 的 1/60)。而,對,沒錯,他們多半只是代工。所以他們的客戶也不是台灣這塊小島而已。 進大陸市場對企業當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政府的支持。但是... ? ... 看來還蠻多事會扯到政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台北;北投
文章: 287
|
引用:
這是沒辦法了 ![]() 不知道為什麼,講許多事情還是會牽扯到政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引用:
F2 性能好還是不好在其次, 日本要買 F22 或 F35 一定也會談自製部分, 不管是談生產備料、或是要求在組裝時就要採用日製零組件等等. 這些我們是連談都不必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