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816
|
.............. 只能說這篇討論串看到後面真的是"霧殺殺"
![]() ![]()
__________________
塵封在心底的美好回憶,原來我們不曾忘記,只是.......想不起來罷了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感謝您的指教 以下的您信不信都隨您 我只能說當我讀到的jitter資料越多 真的才發現影響jitter的因素很多 影響的方式也遠比我原先認為的方式複雜 就以您一直不相信的C1會如何影響jitter來說 我就再做解釋 若希望DAC內部所造成的jitter影響降低 則供應給DAC的電流也必須保持很穩定的狀態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C1影響jitter的方式可分兩個途徑 (1)是C1C2完成運算的時間 (2)是晶片運作所需的電流 從第(1)來說 以前的晶片運算能力不快 (就很像CPU的發展也是由慢到快) 所以越慢的晶片越可能發生因大量的C1錯誤 導致資料送達DAC的時間 從第(2)來說 雖然現在的晶片運算能力比較快 就像現在的CPU雖然已經非常快了 但是它不總是在運算的 CPU全速運算時較耗電、閒置時較省電 晶片亦是如此 當C1錯誤越多的時候(一個陣列錯好幾個數字) 使得晶片需要執行複雜的運算,就增加用電 晶片瞬時的耗電增加,導致分給DAC的電流不穩定 從而造成jitter 所以C1是會影響jitter 科技的進步可以降低這種影響 但絕不是像您說的絕無影響 我沒有儀器證明,所以您可以不信 我只能說當我越瞭解jitter 就越不排除任何一個環節影響jitter的可能性 所以要做出一個jitter很低的DAC非常昂貴 由您的文章總是可以看出您學識淵博 麻煩您再繼續告訴大家C1絕不會影響jitter的觀點或證據 此文章於 2002-12-25 11:40 AM 被 mig33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sorry! 牽累您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以上是指C1運算如何影響jitter的部分 再來是C1越多代表片子燒出的pit和land越不完美 也就是C1和pit jitter是呈現正相關 我沒說是100%正相關 如果兩個CD片的C1水準相當接近時 也許會發生略低的C1會有略高的pit jitter 但正相關指的是大趨勢而言不會有相反現象 也就是若兩張CD片的C1差異很大時 (例如某片C1 AVE=200,某片C1 AVE=0.2) 就會有C1多代表著jitter大這樣的關係存在 若是C1高,則該片pit jitter大 代表某些pit和land長度較正常的長或短 此時CD Player的轉動就需要常常修正轉速 若某區域的pit和land較長,需加速轉速 若某區域的pit和land較短,就需要減速 當CD Player在修正轉速時(加速/減速) 亦會造成分給DAC的電流呈現不穩定現象 從而造成jitter 雖說C1和jitter之間是有關連的 但只要C1不多(例如C1 AVE < 15) 其實C1的影響並不大 對一般人而言是聽不出差異的 但C1真的很高的時候(例如C1 AVE=200) 此時才會有較多的影響 不過一些人的耳朵(包括我),可能聽不出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後記
影響jitter的因素真的很多 以上兩篇文章只是描述出C1如何影響jitter 但C1只是影響jitter的『眾多』因素之一 (所以C1不高時,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大) 還有許多其它因素會影響jitter (都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 正因存在有其它因素 C1和jitter也不可能100%正相關 請再一次參考以下的統計圖 ![]() 在小範圍內 由於還有其它許多影響jitter的因素 所以可能會有AB點呈反向關係的存在 但拉大範圍時 此時極高的C1就會發生較大的影響力 例如C點就會比A點(也比B點)高 每一個點都代表一個測試樣本 我只能說我的確沒有這麼多的測試樣本 所以我只能把C1和jitter之間會有怎樣的關聯 描述給大家聽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影響jitter的因素 我只能說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jitter 如果要認為某環節(如C1)一定不會影響jitter 那我也只能說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
引用:
又用這種方式來打混仗了。 有人說過某個環節「一定不會影響」 jitter 嗎? 大家質疑的地方在於你的關連建立方式大有問題, 尤其是以下你自創的"理論": 「晶片計算 C1 會造成延遲而來不及傳送訊號因而導致 jitter」 關連究竟為何是另一回事,但關連性絕不是像你這樣可以隨便憑猜想來建立的。 引用:
很抱歉!你不是沒有"這麼多"樣本,你是連一個測試樣本都沒有。 但若你又要拿出某網站的三張圖出來用,抱歉,請先弄清楚該圖的片種及測試環境是否相同。 本討論串從頭到尾你的七十幾篇文章,不但錯誤百出,還老是前後不一致,自打嘴巴, 東修修西改改 (不過在我點醒之後你的修改的頻率果然降低了)。 錯誤的資料來源,配上錯誤的思考,即使發表再多文章,仍是錯誤。 引用:
你之前幾十篇的"理論"中認為「C1 會導致 jitter」的原因都是「晶片計算來不及所造成的延遲」。 簡單說,你認為是晶片的"速度"所造成的。 怎麼了?現在怎麼又多出一個"電流"的影響? 你之前的幾十篇"理論"都還在,證據都留著,翻查就有了,你要刪要改都來不及了。 沒有人說"電流"不會影響 jitter,本討論串第一篇開宗明義就提過"電流"的重要性了, 不用你突然開始強調起來。 之前我所質疑的地方完全在於你所說的「晶片計算 C1 會造成延遲而導致 jitter」。 你突然強調起"電流"的影響,想掩蓋你之前的一堆錯誤,只能說這個招式太老了。 不過你突然之間開始強調 C1 的運算會造成電流不穩而影響 jitter,這點也蠻爆笑的。 電子產品中電流是無所不在的,每個部分的運作都需要電流, C1 的運算所要用到的電流量是多少你算過了嗎?佔整體的比率又是多少? 若 C1 的運算真的會造成電流不穩定,那麼這種不穩定的變異狀況有多大? 如果須要像你所說的這樣特別強調出 C1 的運算對電流所造成的不穩定, 那麼其他各種大大小小各種零件難道就不會影響電流? 要說到影響電流的不穩定因素,光是轉盤系統就佔很大比例了, 晶片處理 C1 所造成的電流影響竟然也被你拿出來強調。 晶片要做的事不是只有處理 C1,況且晶片也只是必須用電的眾多大小零件之一, 這點你也可以拿出來以作為辯解,真是佩服之至。 若要依你的說法,那麼每個零件都要用電,每個零件都會影響 jitter,不管或多或少。 那麼有講和沒講不是一樣? 不過你的"理論"看起來又加入了新的東西進來, 希望你繼續加油。 引用:
[/B][/QUOTE] 你的發言到現在還是沒什麼誠意,難道你的目標只是想著「辯贏或辯輸」嗎? 我何時說過「絕無影響」? 你一直要用這種辯法你不覺得很丟臉嗎? 只要看法不認同你的人,你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辯到底的嗎? 我從頭到尾質疑的都是你所說的「晶片計算 C1 會造成延遲因而導致 jitter」, 可從來沒有說過 C1 是否和 jitter 是否有所關連。 雖然你曾經數度如此"有禮貌"的方式來詢問: 引用:
但我可是從來沒有回答你這個問題的,因為這是另一件事,你無權用任何方式逼問他人。 我從一開始的發言就只針對你所說的「晶片計算 C1 會造成延遲而來不及傳送訊號因而導致 jitter」這個很鮮的"理論"。 證據都在,翻翻就有。請不要健忘或是裝傻,大家都看得到,你不必盜鈴掩耳。 以下是你較早期的"理論",也是我一開始質疑之處: 引用:
以下是我的回答: 引用:
剛才又看到很爆笑的,沒想到你獨創的"理論"不被人所接受之後, 竟自比為"哥白尼": 引用:
希望你的發明長才有朝一日能終為世人所發現。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下週我再整理一些測試資料上來
等店內盤點完再說... **!!! 現在是用NB在偷上網 呵呵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對了!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忘記跟大家說 就是我的使用經驗 我家十年前曾花了大約$9000元購買一台手提CD音響 是那種附雙卡式(錄音帶)的機種 可以把CD錄到音樂帶上 另外我四年前買了一台CD隨身聽,有防震10秒的機種 就我的使用經驗 那台老音響播放時 只要稍微輕輕碰到一下 就會出現啵一聲 (這是我懷疑CD Player是否『古老』就內建buffer的原因) 防震十秒的CD隨身聽只要不是連續搖晃 當然沒啥問題 另外我有一張爛片CD 放到老音響去讀時 聽起來聲音是糊糊的(甚至偶有雜音) 但那張爛片放到CD隨身聽去讀時 卻很清晰 可是一般的好片CD 放到老音響去卻聽起來很正常清晰 之前在討論CD片如何影響播放的音質時 我想到的就是為啥爛片CD被老音響播放時聲音會糊 (這也是我一直提到以前的科技如何如何) 如果說該台老音響的晶片執行C1C2速度夠快 我照理應該不會覺得聽起來聲音糊糊的和有雜音 如果真的是讀取頭不行了 那也不致於一般的好片CD放進去聲音很清晰 事實上,除了餵到爛片之外 那台老音響的播放表現也都很正常 除非某些人認為十年前的音響不該拿來被討論 否則我認為用這台老音響來討論 CD片的品質會如何的影響到播放表現是很好的例子 (其實我腦海中想的也一直是這個例子)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465
|
我相信hi-end的音響廠商研究這個很久了
建議可以去他們的網站看看 臺灣的DIY族群對這個Jitter也有很多人研究過,且有一些減少jitter的試作器材 我只能說整個討論,有些對有些不對 但整個問題是很龐大且複雜的 小弟的解決方案 器材 有錢:買個好轉盤 沒錢且懶:平價CDPlayer能聽就好 沒錢且還勤勞:作個CD-ROM的穩壓 軟體 有錢:買原版 沒錢:CDR能聽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
ps.請看簽名,不準砲我 ![]() #相信政府 #相信黨 #台灣價值好棒棒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
|
引用:
又來了。 "理論"不是靠一兩個自己的經驗或是一些猜想,拼拼湊湊就能建立的。 要用同樣的方式,我也可以舉例告訴你, 我有一些國外原版 CD 以及一些燒錄片, C1 平均值都高達幾千以上 (請注意,是平均值),這些都是真實的狀況。 但在我一台十年前左右買的手提 CD 音響 (不用五千元的廉價機種) 也是能播得非常順。 反而是某些 C1 平均值不到五的燒錄片會有一些問題。 但我會不會拿我這個經驗來向你舉證?不會! 因為科學就是科學,原理就是原理。 一兩個生活經驗或實例所牽涉到的變因太多了,無法用來做為科學的論證, 更別提"理論"的建立。 引用:
都已經提示過你了, 防震機制的 buffer 和晶片線路的暫存器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你完全沒概念,也該去查查資料, 別一錯再錯,都點過你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