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392
|
引用:
那個小色塊還有其它顏色, 灰卡只是它內建的功能之一(有白色, 灰色, 黑色等小色塊) 我去找圖片...等.... ![]() 這張比較明顯 ![]() 此文章於 2013-12-17 11:14 PM 被 鬼島一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嗯..., 前陣子看到一句話... "當看到某人拍照說他崇尚自然光, 所以都用自然光拍照, 那表示他其實根本不會用閃燈" 所以你不打算RAW後製, 不打算搞PS, 那只是因為你現在對那些軟體還不熟悉... 當上手以後就會知道好處了, RAW光是一個可以自由調整白平衡就讓我沒理由不用它了. 整理你的需求:一次台幣兩萬, 想玩微距又想打鳥還想拍影片, 不打算靠軟體後製, 直接機身jpg直出就想好看. 那我建議你就別買微單了, 反正你也不打算另外買鏡頭. 類單高倍率大砲去買一台就好. 畫質? ![]() ![]() 看得出來什麼差距嗎?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不用啦..., 灰卡買一張就好了. 最終目的不就是校色? 所有其他顏色的基準都是從白色定義的. 還是你妄想從有明顯色偏的光源中拉出全部正確顏色? 別自己搞死自己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山與海之間...
文章: 58
|
引用:
所以基本上看到的一些名作 都是有經過raw調教?一般都不是直出的?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3
|
引用:
不予置評... 不過目前檯面上算是有實力有良心的婚攝都是拍RAW. 拍商攝的應該也沒幾個人會拿機身直出jpg給業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392
|
引用:
一步一步來, 人家這麼設計有它一定道理的, 那個小盒子, 一個台灣賣四千多 ![]() ![]() ![]() 不知可以用多久不變色 ![]() 再講下去, 人家又要說我打廣X告 上次準備講broncolor para 88 和133, 買不起, 但至少可以流口水吧...結果...整串不見 哼哼....光單一電池組就要幾十萬...我打個鬼啊=3 那個攝影師還教你怎麼教正EIZO顏色(有個小工具), 他最近剛好參展, EIZO又出一款不會賣的37吋4K LCD, 就不用這個工具了, 自動校正 此文章於 2013-12-17 11:25 PM 被 鬼島一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
引用:
EPM2 $7k 二手 X45-175 $8k 二手 內變焦固定長度9cm, 直徑約6cm, 算小鋼砲 X14-42 $4k 二手 Macro環 $2k 新品, 搭配45-175使用可以全焦段全光圈都幾乎無暗角, 個人覺得畫質已不輸12-50macro效果 最大放大倍率可達0.8X, 最遠對焦距離約30~35cm, 只不過就是體積不小... 以上價格, 短期一兩年內的脫手損失很小了 可用ISO1600, 可以勉強打鳥, 可以微距, 涵蓋等校焦段是28-350mm(可惜現在12-32仍貴了點, 否則覺得12-32+45-175也不錯) 45-175/X1442的防震功能, 個人可以在1/2sec不手震成功率約1/5 Olympus直出色彩水準算不錯, Lightroom 5.3又增加了O家專用的色彩組 進可攻, 退可守 ![]()
__________________
http://enjoyingmusic.blogspot.com 提供視聽參考與各種相關音響知識的好地方 http://enjoyinglive.blogspot.com 分享實用的生活經驗 此文章於 2013-12-17 11:28 PM 被 ayler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1
文章: 701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山與海之間...
文章: 58
|
引用:
做筆記中,雖然有點聽雷,不過抄下來,慢慢研究 感恩 引用:
所以如果真要用單眼拍,那還是可能要走入後製調校的路才能成為名作歐? 那後製該不會也要講究電腦與顯示器..... 這就是傳說中的 坑嗎 此文章於 2013-12-17 11:32 PM 被 豆子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80
|
引用:
測光表... 底片時代的產物,因為不能馬上看到,必需一次就OK!!! 現在的商攝,整台電腦就放旁邊,拍完馬上就能看到,不行就重拍... 買測光表,不如買台專業的"監視器",帶著走,馬上就能看到成果!!! http://www.transvideo.eu/store/RainbowHD7-SBL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