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
![]() ![]() ![]() ![]() ![]() 200... 還在灰歐...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剛有點困~打錯 是1.3億~不是1.6億 引用:
沒啦~是打錯了...= =b 1.3... 然後其中2千萬要繳市庫 剛去瞇一下...腦子醒過來發現打錯了...Orz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其實是我亂說的 根本沒四萬多 沒錯沒錯就是這樣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靠腰 連市長都說錯了,其實第一代就有30分鐘免費,都過好幾年了,還宣佈什麼東西 哈哈哈哈 有時候,隨便啦, 油價近來又創新高,在臺北市內短程移動,除了搭捷運外,還有更省錢、更環保的選擇,那就是公共自行車YouBike。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和捷安特合作,於8月底起全面擴大YouBike微笑單車營運計畫,除原本信義區11站、500輛自行車外,今起另增設30處服務據點、960輛自行車,以捷運運輸為核心,沿途從捷運板南、蘆洲、文湖線至南港生活圈,大大的擴展了YouBike的服務範圍與便利性。 好康不只是這樣,為了鼓勵民眾多使用YouBike,臺北市長郝龍斌親自宣佈,2014年底前YouBike會員享前30分鐘免費騎乘優惠,不限里程、不限次數,且可甲地借、乙地還,也就是說,只要在30分鐘內歸還,即可再一次免費借車,除了方便民眾短程接駁的需求,聰明的讀者想必已經想到,只要一站接一站,同樣可以免費騎遍大臺北,既環保又省錢,還有益健康,正是YouBike建置用意。 YouBike公共綠色運具的推廣計劃還不僅如此,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預計在2014年再拓增162個租賃點、5,350輛自行車系統的建置,拼湊出更完整的公眾運輸接駁地圖。從上次標案虧了新臺幣4千多萬後,捷安特這次仍再接再勵接下標案。董事長劉金標笑說,雖然推動YouBike不僅無法獲利,甚至還可能對自行車的銷售產生負面影響,但願在有生之年能共同為低碳首都臺北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
|
![]() |
![]() |
*停權中*
編輯過掏保代拍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13
|
[QUOTE=weirock]你覺得 市府 的人就懂 單車 嗎?
台灣大多數玩 單車 的人都被當 凱子 因為菜市場的那些三姑六婆認為一台單車2千多就很貴了 市府的人 不一定了解~你又能希望市府解譯的多好? 你想了解請去看G社的說明~不了解~這帖也有不少玩單車的人出來做說明 QUOTE] 你這樣說話,我就要開始唾棄你了 市府的人不一定了解,那這個案子怎麼來的! 難道不了解就可以做案子? 負責人不用瞭解,那標書怎麼設計?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別這樣,大家不是談的很開心 不查資料的跟你一來一回,不就是因為基於情感因素,不想天龍蒙塵 至於你認為瞎扯什麼的,其實那很正常,沒這點本事, 哪來的那樣軍容壯盛 就是要瞎扯,也要硬ㄠ,這才是身為護衛隊的一員應該有的素養 廠長,我準備好了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79
|
這算盤怎麼打我都覺得不是很對
如果政府補助政策沒改,ubike 7年結算下來應該是會賺錢, 但這對捷安特來說只是筆小錢 可能性高的情況是政府減少補助,最後應該是沒錢賺,或許小賠 若政府完全取消補助,又當一次苦主...... 捷安特該是抱持回饋社會的心來作這件事情 7年後我不相信這些東西不用重新買,勢必還要召開第3期UBIKE BOT 就繼續罵吧 看看誰還要來當傻子....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捷安特是一家公司,不是社福團體, ubike提供捷安特一條除了製造商之外,也包含系統服務商的商機,,之前跟台北市合作的租借腳踏車,只是單純的提供自行車 這次算是真的跨足營運 能否賺錢,捷安特也沒肯定的把握 所以第一代只推出很少的腳踏車,測試實際上的情況,然後做修正 第二代就針對車輛作改良,加上政府推30分鐘免費補貼營運商,刺激租借 捷安特作法逐步修改自己的設備 立意是很良好 政府獎勵方法也對 只是,台北市的腳踏車自行車道,就是那樣 只要一擴點,整體租借率就會下降,無效投資會大幅增加 然後就虧死 目前如的G社,M社也在搞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有什麼好唾棄的 你以為Ubike這東西是台灣獨創的嗎... 國外好幾年前就有了~然後台灣最先引進的是高雄 說簡單點~台北市府的做法就是~請廠商來談「可行性方案」 而「可行性方案」也是廠商提供的 標書怎麼設計~當然是請有意願的廠商各自提供各自的版本 負責人當然是要去做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後再拿這些廠商提供的去做修改 你該不會以為~人家廠商學了好幾年的東西~到了市府~就要市府員工短時間內把廠商的東西都學會吧? 市府要做的是研究 廠商提供的可行性方案 是否可行 及 就算失敗了~損失金額也在控制範圍內(簡單說~把廠商拉下水~一起承擔損失) 但看你說的~你該不會認為 負責人 要連各家廠商的出貨、營運、人事成本 都要清楚? (該不會說~連這些車要怎麼組裝、維護~也要負責人去學?) 總不會這麼天真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4
|
引用:
半澤直樹 有跟銀行貸款,寫過類似還款計畫書或是青創貸款...的,大概都會知道,出貨營運人事成本數據的來源都要檢覈 當然不可能廠商也什麼就傻傻的相信 通常廠商都會希望全額貸款,把風險轉嫁出去 如工廠設備土地等,儘可能高估,超貸,多餘的私下轉當營運資金 銀行怕倒帳,當然會查察各項目列舉成本資金是否穩當 照W大的說法,銀行的那些授信可以去死一死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