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引用:
目前預設要PUMP->水溫+水流串連->CPU->120冷排->GPU->240冷排->水箱 考慮高低差和水管長度 目前好像這樣是最好的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0 您的住址: 台灣台中市
文章: 85
|
引用:
你的機殼頂部沒有抽風扇蓋,冷排可以固定在內頂板處. HEC-66RC的機殼可以作這樣的安排,那外表就沒有突出部了. 不用作突出部之役的戰士了 http://www.pcdvd.com.tw/attachment....tid=73826&stc=1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引用:
上面只有140的 排氣口 冷排是240的 所以這樣散熱會不好 沒考慮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引用:
上方240冷排 這樣放 其實也有另一個用意 因為 那個位子 剛好是在冷氣口 所以未來夏天到了 開冷氣 幫助冷卻會更迅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引用:
灰塵到是真的滿困擾的 不知道怎麼避免 搬運到不是問題 裝好 放上去 基本上沒事也不會搬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80
|
其實不用兩個冷排,一個好一點2k內的240冷排像是alphacool的就夠用了,冷排上方可以再加兩個靜音風扇抽風,至於管路走線,個人覺得走的順比較重要,先入冷排再入冷頭是比較好沒錯,但頂多差個2、3度,依現在零件的發熱量根本就沒什麼差~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引用:
240水冷 是套件裡面附的 所以沒得挑 呵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235
|
今天搞了一個下午...水溫還沒來.. 等下次換水在裝上了..
240冷排 剛好在冷氣口 剛剛試開了一下冷氣十分鐘 直接降到25度以下 這位子真讚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80
|
那個水溫計和水流偵測計,個人覺得不實用,而且價格也不便宜,然後接愈多配件風險也愈高,我有裝溫度面板,溫度一有異常就知道有問題了,也有裝偵測軟體,馬達一沒轉就自動關機,還有你的水管是用一般透明管嗎?這種水管硬化很快要小心,一硬化彎度比較大的地方就很容易折管,每個接頭也都要上管夾,不然一不小心拉到就慘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