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26
|
我的1055 120w 滿載都不到50度
檢查的散熱器及散熱膏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引用:
喔因為是95w所以是銅芯款,那表示真魂跟原廠四熱管的差距可能更接近... 您的K60風扇有上滿達到最大散熱配置嗎?前一後一雙頂扇?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引用:
125w1055T如果六核燒機不到50度應該是看到核心溫度去了∼∼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310&postcount=8 http://products.amd.com/en-us/Deskt...&f10=&f11=&f12= 此文章於 2012-09-14 10:45 AM 被 Sioux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786
|
引用:
k60的風扇都維持原本的配置 ,轉速正常! cpu散熱膏重塗還是沒效果,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熱膏是用銀黏膏還是稀白膏咧?
看來剩下自降壓可以嘗試囉,由於4100原廠網頁沒標明,只好參考4170的0.8125∼1.4125V. 您目前待機CnQ的最低電壓顯示是多少呢?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網路看說核心溫度是指核心與封裝物的溫度, 表面溫度如同字面一班,CPU表面的溫度, 核心溫度是CPU製造商自己的事, 表面溫度則是給散熱器設製造商與玩家參考的, 就算不知道它們詳細的差別, 常理來看核心溫度應高於表面溫度, 為什麼測出來還會比較低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上面給過的連結中的連結就有說明核心溫度是概略參考值減出來的,所以不準,這部份也很好搜,故不必我們使用者來討論∼∼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W&ct=clnk&gl=tw 我們只要對照主機板廠隨附監控軟體和其他硬體監測軟體中的相近溫度數值欄位,就大致可以分辨哪欄才是比較合理的表面溫度,哪欄又是不用去看的離譜核心溫度(常低於室溫)了. 至少某些主機板廠在某些型號的主機板上應該是有用某些高低不等的測溫設備建立起表面溫度的模型才套用到全系列去並校準其隨附監控軟體的吧. 此文章於 2012-09-15 09:47 AM 被 Sioux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786
|
引用:
散熱膏原本是用捷藝的鑽石散熱膏後來改用y-500 ,有把電壓手動調成1.35v cnq最低電壓是1.104v,不過一直在1.1-1.35間跳來跳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灰黏銀膏跟原廠灰膏長期來說還是比白稀膏好一點啦∼∼
BIOS自降壓調成1.35V後,進win待機CnQ是1.104V的話,似乎還很有進一步調降的空間哦. 如果以CnQ到0.9/0.85V甚至後出4170的0.8125V為目標的話,幫您略算如下,不過建議您自降壓一定要進win燒機確認穩定性,燒機熬不過幾小時或進win不穩或進不了win就不要再降更多,會傷硬碟: 0.9為目標,1.104-0.9=0.204,那1.35-0.204=1.146,BIOS中可調成接近1.146V來進win燒機. 0.85為目標,則1.35-(1.104-0.85)=1.096. 1.35-(1.104-0.8125)=1.0585. 4100原廠資訊不足,網友對此顆的降壓經驗也少,您調1.35V後有燒機待機的溫度數據嗎?現在散熱器是真魂或原廠銅芯呢? 此文章於 2012-09-15 01:50 PM 被 Sioux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這大概也是AMD要加油的地方吧, Intel的東西都有Datasheet可以抓; AMD的則有些有;有些沒有... 或是不知道藏在哪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