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783
|
![]() 引用:
那你要去問當時我副總了. ![]() 我只有在門外偷偷硬 (喂 不是. 偷偷看而已..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495
|
我們單位上個月有個碩士考第一名進來
結果只作7天就落跑了.... orz 好歹也40幾K說~ 不知道是沒200K不待,還是寧願窩20幾K但比較輕鬆的工作..? 到處都缺人,也到處聽人喊找不到工作 orz
__________________
只看得見別人在過爽日子嗎? 什麼時候努力讓自己過得爽一點呢?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0
|
引用:
最起碼我知道某個學校的某個所 今年三個名額來報名的也只有三個,其中一個到現在碩論都還沒生出來呢 指導老師拼老命在幫他寫論文,他老兄還不是天天在實驗室打FB game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05
|
博士生過剩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也才幾千人嘛,小case啦!
大學生,研究生過剩,以及一些阿里不達的科系太多才是大問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嗯..喔..耶..舒服
文章: 150
|
當人人都有大學念的時候...
大學就不再是大學...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512
|
引用:
所以現在新聞說大學是高學歷。 只是把以前高職水準的學生變成大學生,現在的大學早已稱不上高學歷。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05
|
如果能把大學生,研究生人數砍個一半,那麼,再多養一倍的博士生也沒問題.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震怒市
文章: 55
|
其實大學、碩士過多不太是個問題
畢竟好的工作本來數量就是這些,以前是數十個菁英在爭 現在還是數十個菁英 + 數以百計的砲灰在爭好缺 這樣有差嗎? 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到底有沒有符合頭銜的"實力" 現在很多大學生的素質甚至不如程度好的高職生...這樣的水準想要跟人拿30幾K的工作? 難啊 難怪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降等錄取 碩士當學士用,學士當狗操 ![]() 在檢討資方的同時,是不是沒考慮過我們的教育根本上出了問題 ![]()
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一起度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此文章於 2011-09-05 08:32 PM 被 henryyeh0731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35
|
引用:
這你大概不懂大學系所何謂合適人數 原則上,合適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的人數比 假設這些系所每年都有人力需求,而且是研究型大學 工程大約是100:10:1,因此一個正常的機械系包含四個年級的大學部、兩個年級的碩士班、一個博士班算一算應各為400、20、10人,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科學大概則是75:10:1 人文、管理與其他大約是50:5:1 也有另一種算法,以老師人數為基數計算 工程類型如果老師有10人,大學部大概乘以10~13,約100~130人,碩士班乘2~3,約20~30人間,博士班則跟老師數量相近 其他系所我就不贅述了,但一般來說,人數要多的通常是科技與科學類型的系所 科技大學則大學部人數可以多加10人,但碩士班數量與研究型大學類似,不應該設博士班,博士班應該設在研究型大學 以上的經驗是以前我老闆告訴我的,他以前是去當各校評鑑委員 台灣的毛病是,甚麼鬼系所都開,開了人數比也不控制 此文章於 2011-09-05 08:40 PM 被 limaike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05
|
引用:
怎麼不是問題,問題可大了,單是教育經費的浪費,人力的浪費,就是非常大的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