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05
|
引用:
PC開jumbo frame是沒什麼(不過最常見的R牌8111能支援到多大要看版本,一開始只到4K,最新版本才有到9K,沒搞清楚之前設太大會遇到很多很好玩的狀況 ![]() ![]()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512
|
引用:
還有看用的protocol啦 目前數一數二暴力的應該算是Vista, Win7, Server 2008用的SMB2 不用開jumbo frame就可以跑到80 ~ 90MB/s以上 硬體好一些跑到破百也是OK的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中部
文章: 856
|
引用:
Windows顯示的數據不太準,一開始都會爆高,然後慢慢下降 1GBps理論值為128MBytes/sec 123MBytes/sec相當接近極限值了 用Cisco 2960 + Avaya Cat6 +Intel Lan Card都很難做到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彰化/新竹
文章: 2,524
|
可以跑到50MB的話應該已經是Cat.5e了
沒有必要再換成Cat.6 我家全部都是Cat.5e 下面這張圖片的上面狀況 是經由ASUS的N16橋接過的 一整個複製過程都超過80MB以上 90MB以上也佔絕大部分複製時間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
引用:
同意...jumbo frame小問題不少,如果跟沒支援jumbo frame的設備混用, 嘿嘿嘿... ![]()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06
|
引用:
Windows的數值不一定準沒錯,因為是以時間平均值統計,但工作管理員的圖表與數值是即時流量,是絕對正確的。 ![]() 請注意看右側圖表,若是暴衝,圖表也會跟著起伏的。 有興趣您可以嘗試用各類網路監控/測試程序(如MRTG、Cacti、Iperf等),並與工作管理員的網路功能圖表做比對。 敝人測試兩端用的都還是內建網卡、共同連接的是便宜的GX-D1051 Switch(六百元有找),其中一端還只是老舊的K8 3000+單核心1800MHz處理器。 若您的設備無法達到應有的傳輸效能,請非別檢查磁碟存取效能、網路卡、處理器,才可更正確的檢查出效能瓶頸是卡在哪個環節。 此文章於 2011-07-20 05:56 PM 被 MM工坊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31
|
借版面請教一下
架gblan有推薦的hub或switch嗎?24 埠的 感謝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06
|
因有人對Windows內的統計數值有疑慮,敝人補充Iperf測試截圖(就不特意更換純白桌布了),
同樣執行兩次測試,一次傳送、一次接收,測試環境如下。 測試端A:敝人工作機 Intel Core2 Quad 9650 Atheros AR8121 GbE NIC(L1E) WD 6400AAKS x 6 ICH 10R Raid 0 x 3 ※兩顆硬碟組成一陣列,共三組RAID 0 ※ 4K Jumbo Frame、Disable Flow Control 測試端B:家人上網機 AMD Athlon 3000+ nForce GbE NIC(nForce 4) nForce Raid 0(WD10EALX x 2) ※ 4K Jumbo Frame、Disable Flow Control 網路環境: DinTek Cat.5e 約40M GX-D1051 5 Port Gigabit Switch 測試端A截圖: ![]() 測試端B截圖: ![]() Iperf每30秒的流量統計約為979Mbit至982Mbit之間,以最平均的981Mbit數值計算,約為 122.625MB/s(981Mbit/8),證實首次截圖中的123MB/s數值正確,非暴衝值。 PS.平價的網路設備的確有許多在開啟7K以上Jumbo Frame時會造成傳輸異常問題(如幾千元的NAS) ,大多是卡在記憶體不足與處理效能不彰,產生緩衝溢位等,導致傳輸異常甚至中斷。敝人工作機 的內建網卡L1E在使用7K Jumbo Frame時(L1E的使用者評價是出名的差),偶爾也會發生傳輸中斷 的情形,降為4K Jumbo Frame後即可解決該問題(當然!傳輸率也稍微有了點起伏,多了點鋸齒∼ 不再是筆直的線圖,不過不影響實際使用、無傷大雅啦。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
![]() 引用:
網路線上的計算基礎是頻率,頻率的k是10^3,M是10^6 (cpu頻率、USB還有SATA都是。) 以定址為單位時 k 才是 2^10 ,M才是2^20(cpu L2 cache,記憶體容量,檔案大小) gigalan實際運作在1250Mbps,但因採用8b/10b編碼,故實際頻寬為1000Mbps。 由於在上面實際傳輸的是檔案,故理論速度為1000/8*(1000/1024)*(1000/1024)=119.209MB/s 所以該稱讚檔案總管挺快樂錶的嗎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06
|
引用:
這就要看統計的方式了,若以Iperf中的測試結果與檔案總管的數值來看, 檔案總管在SMB時的統計,取用資料應該是網路傳輸的實際流量,而非真實 的檔案資料量,要論對錯∼就要看依甚麼觀點出發了。 檔案總管的統計時間較長,所以累計出不正確的傳輸值也是可想而知,所 以才得同時開啟工作管理員截圖。 無論檔案總管的統計數值依據為何,對一般使用者其實並不重要,顯示上 差那5MB、10MB其實也無傷大雅,只要確定用了GbE有比較快∼沒有白花錢 就好。畢竟電腦是拿來工作、娛樂使用,跑分數這種事情只需要在討論或 障礙查修時再來執行、斤斤計較才有意義。 ![]() 此文章於 2011-07-20 07:43 PM 被 MM工坊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