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intel的H55、H67跟AMD的780G、880G就幾乎都是mATX阿
但是mATX用料好的很少就是了,好料的幾乎都是ATX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219
|
機殼真的需要保留5.25的位置嗎,很多人都不裝光碟機的吧,機殼更能縮小.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您的住址: 羌塘。可可西里。阿爾金
文章: 112
|
引用:
還是要啦!至少保留一個,3.5的部份保留三個。 其實機殼裡最誇張的物體只剩下電源供應器與越來越龐大的顯示卡。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老實說,弟覺得側板導風管也大概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爛設計 ![]() 擾亂對流、容易積塵、又吵,機殼廠也應考慮把那東西取消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對一般人比較理想的設計為,上面兩個5.25",因為5.25"的機器很長,機殼不深的話,第3以下都會打到主機板。(電源上置) 然後主機板前面做個3.5"的3格橫置,這樣就不會擋住主機板安裝記憶體的位置。 再下面的3.5"裝置要採用可拆式的,這樣要裝長卡時就可以拆掉。
__________________
歐洲輪胎滾動阻力&溼地煞車&噪音查詢 日本輪胎滾動阻力與溼地煞車查詢(歐洲阻力A=日本阻力AAA)(歐洲跳過D) 貧弱家庭兒童愛心早餐計畫 手機請勿使用台哥大700MHz 4G LTE頻道,以免干擾無線麥克風運作。 推薦網站 我不爽健保局 巴士大叔之部<-華航飛安不良的原因 國家的遠見 站內特別推薦連結 yahoo賣片被抓 由於著作權法第八十七條第四款的緣故 賣海外正版是違法的喔(刪除紀念) 又有人受害了 好書推薦: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本書不討論快樂更不討論幸福,講的是大腦如何理解世界。 好書推薦:大腦決策手冊 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 了解自己與別人怎麼使用腦袋瓜(因被發現是抄襲的所以下架了喔) 好書推薦:販賣債務的銀行 了解銀行如何使一般人建立錯誤的借貸觀念,讓老百姓成為金融佃農,一輩子替銀行工作 好書推薦:企業的性格與命運 企業的本質是無道德的,企業努力的把自身成本轉嫁成社會成本,以大幅提高獲利。 DVD 好書推薦: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雖然書名有中國,但其實是講近代全球經濟史,讓你從經濟學的角度理解歷史。 好書推薦:搶救35歲 十五張證照找不到好工作、四十歲結婚成家是常態、雙薪家庭也只敢生一胎、房貸要背到七十歲…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187
|
一般人用MicroATX就夠了
2 *HDD + 1*ODD + VGA 就很夠用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新北市
文章: 257
|
像現在USB3出來了,
是否未來只須留一個 PCI-E 插槽 , 1~2個 PCI-E x1 然後其他 PCI 介面卡,如果都能轉成USB3格式外接,主機板就能縮小了!! (成本也降低 .. 做一堆用不到的插槽,消費者也只能買單) 像我一樣機殼裡,只裝一顆硬碟,一張PCI-E 卡的一般玩家,應該是佔多數吧!! 加上若能把熱死人的北橋,整合到CPU裡.. ![]() 5.25吋光碟機倒是一個問題!! 畢竟燒片的機率越來越小了,頂多只有主機板買來時,要裝系統會用到... 我實驗中好像沒辦法把 removable 裝置設為第一優先開機,然後用USB轉接的光碟機裝系統... 會無法讀取!! 若這問題解決的話,5.25槽也可以省了!! ![]() 此文章於 2011-02-24 06:17 PM 被 0919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您的住址: 羌塘。可可西里。阿爾金
文章: 112
|
蠻建議intel再一次跳出來與機殼與板卡廠商橋一下主機板大小規範,或是推動以MircoATX規格設定為市場主流主機板的設計規範。這樣可以縮小一下DT主機的大小,畢竟現在能整合的都整合的差不多了,以後元件也只會越來越少,可預見的到時只剩下那個誇張的顯示卡(也許會朝向3slot發展也不一定)而已。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9
文章: 351
|
引用:
以整體市場來看內顯主機板才是主流,所以M-ATX的確是主流規格XD 機殼廠以ATX為主流大概是考慮到客群範圍,而且台灣客人也不在意機殼虛肥了點 不知道你說的用料好是要什麼? 要頂級的話似乎只有ASUS的GENE系列是用P45 P55 X58等來做MATX 太貴的話,其實內顯版的頂級就已不錯啦... 此文章於 2011-02-24 11:00 PM 被 阿正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092
|
原來BTX還有這樣的故事
難怪P4只有 NORTHWOOD (北木) 系列能買..不是沒原因的 .. 話說到 有史以來最恐怖的 [噴火龍] 事件.. 當然事先聯想到 先達到 1000MHZ 的AMD K7 Athelon...(as mad dragon as fire.. ![]() 噴火龍 P4自己沒玩過...有沒有利害到有辦法跟之前使用K7 相提並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