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
火 . 啟動人類的社會文明 ....
1. 有一考掘說法 . 人類始祖經歷氣候轉變 . 草原取代樹林 迫不得已自樹上爬下 . 立腳於無躲避危險處的廣大草原中 使用火 . 能保護自我不受夜行性掠食動物的侵害 而能安然入睡 2. 火能烤煮食物 . 變得易於消化 所以人類演化至今 . 可以擁有較弱的下頷咬合力 + 較小的消化系統 也因火能取暖 . 自人類毛髮應演化稀疏後(散熱需要) . 足跡仍能遍及世界各地 3. 或許 . 人類始祖的社交活動 . 正是從燃燒的柴堆開始 在此中 . 群體分享食物 . 粗糙的訊息交流 . 彼此撫慰治療與幫助 (人類起源考掘中發現無牙齒的老人骨化石 <= 有人幫忙才能吃食) 當然還包括權力的較勁 這與尾牙聚餐 . 喜喪赴宴 . 朋友品茗小酌 . 宗教愛宴 . 把妹喝咖啡 . 歲末圍爐 . 露營燒烤 ... 都同有社交的意味 亦表示著 . 我們現在這些群體吃食的習慣 . 源自於我們還未是稱之為人的老祖宗 1+2+3 = 我想說的是 . 以此主題來論 . 縱然火與煙火大不相同 但同有群體活動的成份在內 人是群性的生物 . 本能中恐懼被群體遺忘 . 特別是女人 看煙火 . 湊熱鬧 ..... 可以視作該恐懼感的彌補 . 或隨波逐流的場合社交活動 社交 . 群聚 = 人性 另 ~ 以往台灣濃厚的人情味 . 有可能被那些大型的 + 別有目的的政商宗教活動所取代嘛 ?? 那就要問 ~ 社會中人心與人心的距離有多遠 ?? 我不可能去支持錦上添花別有目的的煙火活動 . 祈福法會 . 百貨週年慶 我認為這社會需要更多雪中送炭的社會慈善公益與扶助活動 因為社會意義的差別 .......... 參考 此文章於 2011-01-02 08:48 AM 被 xx123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0
|
引用:
覺得看煙火是心裡空虛的人,又是什麼心裡,請大家分析一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17
|
引用:
連心理二字都會打成心裡,又是甚麼心裡,請大家分析一下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455
|
看當事者的心境
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不同的詮釋,取決個人的眼界
__________________
宮本武藏の五輪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