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米國
文章: 3,826
|
引用:
我想也是! 不是 ![]() ![]() ![]()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98
|
引用:
最近當好人都是用 xabre 400。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私立カレイド女学園
文章: 1,157
|
當時我買TNT2不就是該跳海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カレイドスター中永遠的スター、レイラさん ![]() ![]() カレイドスターDVD1∼3區BOX達成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自大沒什麼不好阿
intel自大多少年了怎沒看他失敗過... 無敵的微軟出個vista被罵翻市占率也沒低過80% 主機板報廢就跟著報廢的隨機版OS賣三千塊一樣賣得嚇嚇叫~ 每次有人出來說貴都還有人幫他護航說開發OS需要花費多少資源人力 ![]() ![]()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4
|
不知道為什麼
我就想到這張圖 ![]()
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中 CPU : Intel i7-3770K with 利民 Silver Arrow SB-E 主機板 : Asus Maximus V Formula 記憶體 : 金士頓DDR3 1600 4G*4 顯示卡 : EVGA GTX780 Ti 3G 硬碟 : 美光M4 128G , WD 1T FALS , WD 320G AAKS , WD 640G AALS 音效卡 : Asus Xonar DX 螢幕 : ASUS VW266H 喇叭 : Edifier C2 滑鼠 : Razer Imperator with Icemat 2 black 機殼 : 聯力 PC-K63 電源 : Zippy 850W OB時 ![]() 現在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
引用:
這個小弟非常保留 你可以去看看460/450的 SLi, 增益幅度也是嚇死人 甚至幅度都比CF高... 但是組的人屈指可數, 除了麻煩, 耗電以外 最主要是這種系統日後出問題debug很麻煩 而且對於實際各式各樣遊戲的增益性是否真是如此也是令人卻步的原因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03
|
引用:
Intel Pentium Pro(L2在Core當中),當初Intel推出這個在當時算是超難工藝的產品,速度快是快,但良率低到爆 後來也是放棄,改成slot插槽的Pentium 2(L2 半速於IC板上) Pentium 4剛推出時,只能使用RAMBUS,而VIA的SUPER 7則是支援DDR RAM 最後intel 還是支援DDR,而放棄RABUS了 第一代Pentium 4的架構在市場上也不能算多成功,讓AMD有喘息之地,K8 X2系列剛出來賣得價格,可不是現在飛龍2可比的 Intel本來是不打算出32/64的CPU的,只打算出純64的CPU,結果也是因為K8的關係,到後來還是支援了 Itanium系列CPU現在也是不怎麼樣 並非Intel就不會失敗,只不過他有那個本錢失敗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應該說越低階的卡,cf或sli效率越好,
因為瓶頸容易卡在vga, 至於cf和sli效率誰高,以均值來說, 個人認為在伯仲之間,若有相差也寥寥無幾, 可以參考tpu或computerbase的scaling, 若遇到coj2等遊戲,雙卡則無用武之地, 目前泰半大作,scaling都不錯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ossFire/25.html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90
|
引用:
Pentium Pro有on die L2 cache? 應該是大大您記錯了,Pentium Pro是用MCM把L2 Cache封裝進package裡 cpu跟L2快取的die本身是各自獨立的,其實就有點類似現在I3的顯示卡作法 另外Pentium Pro的16bit執行效能不彰,32bit...當時os不成熟根本沒用 我印象首先把全速的L2快取整合進die裡是celeron 300A 當時Pentium2反而是使用半速的外加但是容量大的L2快取 Pentium Pro的L2快取雖然是全速,可是時脈最多不過是150-200mhz而已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6
|
引用:
我一位老同學當年有入手一顆Pentium Pro,那顆實際用起來要比MMX233要快很多,雖然測試軟體上看不出來,但實際作業時明顯順於MMX系列的cpu,以當年來說是少數i社做出來不計血本只求性能的好物 不過大概是良率太差,沒多久就停產了.....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