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652
|
既然要當系統碟的話.作業系統動不動就小檔案讀讀寫寫的.為何不在意讀寫壽命
![]() 此文章於 2010-10-28 08:50 PM 被 andrew0701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1,106
|
引用:
很簡單啊,SSD正常人的使用只有系統 系統就直接作IMAGA備份起來就好,如果SSD掛點,就直接去送修 然後用備份碟一樣可以工作 要擔心SSD壽命的只有廠商,畢竟一直送修一直換新就是虧本 消費者只需要關係 1.SSD不要隨時間掉速..保持高速 2.好的保固廠商,最好是送修不囉唆,保固快又常常直接換新的廠商這樣就可 有價值的又不是系統,是資料吧..而SSD本來就不是專門來存放資料 應該也沒有太多人有錢到都是用SSD來存放資料... 順便問一下ssd應該如果蠻明顯的掉速也能送修吧? 畢竟他跑不到官方說得規格?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08
|
引用:
那也得主流SSD改採企業級eMLC顆粒才有用 否則一般級25nm NAND Flash寫入壽命只會比34nm的5000次還要更短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引用:
intel這次新的G3就是使用25nm 160G的X25-M報價好像是人民幣2400左右 在容量從80G=>160G的情況下25nm的G3壽命還會比80G的G2短嗎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63
|
我想等到MLC有10W次壽命每再說吧
![]() 或是SLC每G<10元 不然我覺得SSD並不是一個好的儲存元件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08
|
引用:
容量加倍的話理論上平均壽命當然會好一些 其實比較該擔心的是反而是30G或40G這類低容量的MLC SSD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這樣用快五年了, 之前系統碟是用暴龍系列, 最近部分改試SSD, 因為都有搭配RAMDISK, 把暫存搬過去, 所以SSD上的抹寫已經減少很多, 目前用了幾顆還沒看到什麼災情. 連最舊 的初代無buffer IDE SSD都還能撐住, 我覺得產品是要選它的長處來使用, 必要時做些配套 不用把全部的需求都投注在一種產品上來要求, 會比較實際.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
引用:
SSD的嚴苛環境(工業環境)下的可靠度應該比硬碟高吧 耐震,耐熱.... 要不怎麼會很多工業級的設備改用SSD和DOM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08
|
引用:
工業級用的是SLC顆粒吧,寫入壽命至少是MLC的20倍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杜蘭達、迪魯米那斯
文章: 495
|
雖說壽命似乎增加不少,不過,這個新工藝製品恐怕價錢也不是民用品可比吧?
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 FIREFOX Nightly 40.0a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