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都快9月中了,直接等一下看HD6K的價位和效能如何?
搞不好等下出個HD6K在8K價位把460殺爆的?? 個人認為460到8K價位太離譜了 之前的影馳460/1G也才5900元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可惜5990非常價,
一般人能買到的gtx460 1g在7000~7300上下, 如果hawk賣此價,只能說佛心來的, 以5850目前近10000來說, 如果喜歡hawk那個cooler的質感與效能, 加上同5850效能,價值還不錯, 不然買正規版自超還是一樣, 唯聽聞5770 hawk似乎出現不少問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引用:
中高階用那款TWIN FROZR風扇真的受到好評比較沒有問題的 也就只有去年的GTX260 275 LIGHTNING那兩款 剩下的5850 5870 5770 都出現過不少問題 GTX460之所以認為沒有值8K的價,是因為去年9月底我買5850的價格是8.2K 說460效能與5850相同是太抬舉460,還是有一階的差別 460能跑贏的,看了看測試都是那些早就順到破表的遊戲 真的在低FPS徘徊的,例如CRYSIS,WARHEAD,BC2那些,460都區居下風 說460很好超個人看過的,小加壓大概大CORE 870-880MHZ之間就勞賽了 5850小加壓超到920-950之間的比比皆是,且都只是公版卡 在5850漲價後,此價格區間6k-8k之間的確460/1g是上上之選 不過時間點現在買460太敏感,不是很急用或許可以觀望 ATI的HD6K表現,以及是否NV有意回擊HD6K打出完整的版GF104這張牌? 不是很急用的,或許可以隔山觀虎鬥一下∼∼ 不然像是去年的GTX275閃電版出來很屌,買下去沒多久就被價位更低的5850秒殺 這種感覺就真的很差了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Toaykoyo99兄可能誤會小弟所言,
gtx460 1gb自然和5850是差一階的, 但hawk版和5850是幾乎同效能的, 在techpowerup和computerbase的summary中都可以說明此點, hawk是超頻過的,5850是沒超的,這大家自然知道, 5850如果一超,hawk便沒得追了,車尾燈也許還能喵一下, 5850目前飆到快10000,脫離價位甜帶太遠了,讓其劣勢更明顯, 並非刻意貶低5850,5850排除目前價位,是相當優秀的作品, 溫控、耗能、噪音、效能、超頻性都是上上之作,你能用8000左右買到很超值, 但一般人的想法是,我能用7000~8000買到價錢接近10000的5850的效能, 而不會想5850還能大超,並非他不知道,而是價位甜帶牽蔽消費者不去如此設想, 因為gtx460離價位甜帶近的優勢發酵, 而有錢或狂熱者會直追5970或gtx480等高階卡,自然沒有甜帶的問題, 以上是第一點說明~~ 其二, 以techpowerup和computerbase測試, http://www.computerbase.de/artikel/...nitt_benchmarks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60_HAWK/28.html 兩者在1920x1080並低於40fps之遊戲,如果不專指某些遊戲的話, 5850並無特別吃香,通常460 hawk不順,5850也捉襟見肘, 而460 hawk也有低fps時比較吃香的遊戲,不能用dx11架構較優否定, 如果是min fps,也希望有這些數據能夠呈現… 至於是否觀望6系列,倒覺得見仁見智,如果目前急需一張好卡玩game, 人生好像有太多時間都花在等待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引用:
說得沒錯,不過我也沒有誤解 在5850漲價的時候,的確460已經成了此價位區間的首選了 只不過對於一年前就便宜入手5850 5870的人來說,現在的卡都只能觀望 應該不會產生興趣 其實拖了將近一年,搬出7k左右配上這些效能功耗等等,只能說差強人意 不過是短時間內cp值很高的選擇毋庸置疑 5850/5870現在的價格來看,早就完全沒有入手的價值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908
|
引用:
問題就出在 460 根本不熱, 我買這一家螳螂玩 game 絕對不超過 60度又安靜...那對散熱器加強版只為了爽, 全金賣 30萬也不貴...爽字無價,隨人喜好了.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引用:
甚至不用螳螂,460用公版扇效果就非常好了, 但爽度到底價值多少? 一樣是見仁見智~~ 就好像有人偏好zotac鼓風扇版,無非一個爽度, 不然以gtx460的超頻性,買一張正規版來超,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個人之前買了一張5870,原本想買5850就好, 我知道5850是能靠超頻超到接近5870的程度, 但因為6pin插頭位置的關係,一個在上一個在側, 加上個人不太喜歡超頻, 所以多花5000買了5870,也是一個爽字而已, 因此泰半情況下爽度是絕對是有價的,有時還價值不菲令人咋舌, 若非如此,大家撿最便宜的買就好了~~ 此文章於 2010-09-09 06:07 AM 被 walkingdog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941
|
??
請問這兩張目前最紅的卡 它們的耗電率為多少?? 建議使用電源是幾瓦 另外 它們是否也加入了自動判別的功能 比如玩 game時自然會使用大量電源 然而像那些上網文書時 這類低耗能的 工作時 ?? 卡會自行把電壓等功率下降以滅低電源的負擔嗎?? 以前有相關功能似乎只有 石頭牌的matrix 系列才有此功用吧??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
引用:
如果你是指5850和gtx460, 那可以說5850目前一點也不紅,因為價位不降反升的關係, amd不願將5850降價也許是聰明的,也許關係某種交接儀式, 也許有更隱晦不宣放遠未來的內部理由,更有人認為時機未到而已, 至於耗電量,TPU應該已經列的很清楚,分idle,average,peak,maximum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60_HAWK/26.html 2D可以參考IDLE,3D以AVERAGE為基準, 但並非每人都認同這樣的測試方式, 以TPU來看,2D兩者差不多, 3D就可以發現5850卓越之處, 至於節能方式兩者不同,ati屬即動型,nv為緩動型, 可以參考這裡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11&page=2&pp=10 你可以注意TPU的測試環境 · Idle: Windows Vista Aero sitting at the desktop (1280x1024 32-bit) all windows closed, drivers installed. Card left to warm up in idle until power draw is stable. · Average: 3DMark03 Nature at 1280x1024, 6xAA, 16xAF. This results in the highest power consumption. Average of all readings (12 per second) while the test was rendering (no title screen). · Peak: 3DMark03 Nature at 1280x1024, 6xAA, 16xAF. Highest single reading during the test. · Maximum: Furmark Stability Test at 1280x1024, 0xAA. This results in a very high non-game power consumption that can typically be reached only with stress testing applications. Card left running stress test until power draw converged to a stable value. · Blu-Ray Playback: Power DVD 9 Ultra is used at a resolution of 1920x1200 to play back the Batman: The Dark Knight disc with GPU acceleration turned on. Playback starts around timecode 1:19 which has the highest data rates on the BD with up to 40 Mb/s. Playback left running until power draw converged to a stable value.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908
|
引用:
2D 下跑 Core 51MHz, Memory 135MHz, Shader 101Mhz, 全速跑 Core 725MHz, Memory 1800MHz, Shader 1455Mhz,會自動判斷 2D 或 3D(玩 game), 所以 MIN 15W, MAX 145W(768M 460). 全因自動判斷所導致(4 系列出廠時皆已經含了Matrix 的設計). Windows 7 下開動態桌面功能是跑 2D 模式(我目前是 Win7 用 MSI AfterBurnner 看跑的頻率). 官方是建議 Power 不小於 450W, 但看起來 350~400 應該沒有問題,除非 Power 已經老舊了,還是400W保險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