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臺灣台北
文章: 1,772
|
引用:
那會不會間接說明 6 系列是過渡產品,為了拼效能, 搞不好會出現高耗電/廢熱窘境 7 系列才會是新架構? 不過等到7系列出現普及 大概也是 2012 才有機會 (如果沒有世界末日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20
|
引用:
爆米花 + 凳子 看AMD/ATI vs ReVidia/Nvidia 的對決好戲.... 不過...我等HD 9000系列登場... 可能要越過2015年後才有可能吧?? 這段時間,我最多買ATI 5670 or ATI 5570 , 等著玩Diablo 3 ....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如果真的是如文中所說的話~ 6系列可以說是半過渡產品吧~ 因為原本大改架構的下一代要用更新的製程~ 但問題是現在新製程趕不及~ 所以把舊架構加入一些新架構的特點~以求提高效能~ 如果提高的效能~可以跟完整~無 高耗電/廢熱 費米比的話~ 是還可以期待啦~ 不過問題在要等實卡出來才知道~ ------ 以40nm製程的來看~A社的卡應該是不會出現 高耗電/廢熱 的情況啦~ N社之後再推出的新卡~照理說應該也不會...應該...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95
|
新制程無法跟上....下半年又要玩更名了嗎.............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593
|
除非必要我是要等28mm制程才會更換 <=110w 28mm <=30電晶體 應該很夠用了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363
|
通常人材都不太會巴結長官(恃才而驕)偏偏長官都豬腦(以前是伯樂但吃太油變豬腦了)
所以上一次一定被砍掉不少~~因為豬腦長官都會被蓬LP的人洗腦到(沒你們我也罩的住) 結果就是現在這情形了~~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00
|
引用:
是最近的魔境夢遊嗎? 愛麗絲的父親對她說的~?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的愛機 CPU: i7-5960X MB: X99 RAM: DDR4 2133 4Gx4 HDD: SSD180G x1. VGA: R9 290X. LCD: SX2431 Audio: Creative Live Value! TV Card: U8000 OS: Win8.1 Pro. DSLR: D800. Lens: AF-S 24-70/2.8, AF-S 80-200/2.8, AF 50/1.8, Tokina 12-24/4. AF-S 18-70/3.5-4.5 DX, AIS 50/1.4, non-AI 35/1.4, AF 35/2, Auto-Topcor 58/1.4 AIS, AIS 105/1.8, AF 85/1.4,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米國
文章: 3,826
|
引用:
台灣在地球的腰帶附近! 稱不上北方也一定不是南方!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效能基本上就是電晶體堆出來的, 製程不改, 效能要高, 代價就是功耗大(OC或是晶片規模變大).
雖然架構也有關,但不是靠架構就可以完全避免這問題. 4890-->5870的電晶體數膨脹一倍, 而功耗優異則是有從55nm改成40nm, 如果要期望下代卡有明顯的效能提升又不動製程, 前方 還是有功耗的挑戰. 另外說到架構, 這才是(準)DX11用戶需要關心的議題 以chiphell做的ASUS ROG 5870 2GB + 大超頻 vs GTX480的測試來驗證, 480依舊在tessellation 與高特效上佔優勢. 說5870因為爆VRAM而效能落後絕對無法當藉口.在加倍VRAM 與超頻 的情形下, 5870 2GB+OC或可在原爆VRAM的少數高特效遊戲再增進效能,但在DX11表現將仍難突破現狀. 來源: http://www.chiphell.com/2010/0327/143_10.html
__________________
<伸出援手加入亞洲超強隊從今天開始! 加入BOINC@Taiwan的World Community Grid團隊與 Folding@Home 台灣聯盟隊,分享你的電腦運算力,協助解決複雜的能源,糧食,與疾病等重大難題.> ![]() ![]() ![]() ![]() ![]() ![]() ![]() ![]() ![]() ![]() ![]() ![]() ![]() 此文章於 2010-04-02 10:42 AM 被 Raziel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90
|
引用:
推大大轉貼,這測試很清楚 不過我大概算一下,假如拿掉Heaven的話 GTX480只贏HD5870 ROG大概13% 加上去的話就會拉高到18%(用一個遊戲只算一個積分的算法) 雖然ROG可以算是變相的HD5890,不過GTX慢了半年才出 配上無比驚人的吃電量,這個效能表現真的是蠻讓人失望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