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cboy2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648
請問一下
USB 1.1 12 Mbps(1.5 MB/s)
USB 2.0 480 Mbps(60 MB/s)
USB 3.0 4.8 Gbps(600 MB/s)

您提到 USB 3.0 (500MB/s) 是因為主機板限制 ?
還是支援 USB 3.0 的晶片組的限制 ?
還是其他原因 ?

*********************************************

* Serial ATA = SATA
* SATA/150 = SATA 1.5Gb/s
* SATA II = SATA 2 = SATA/300 = SATA II/300 = SATA 3Gb/s
* SATA 600 = Serial ATA Revision 3.0 = SATA 6Gb/s

6 Gb/s = 768 MB/s
您提到 SATA 6G (500MB/s) 的原因是甚麼 ?

感謝您的不吝指教 ^_^
     
      
舊 2009-12-28, 10:14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oy2離線中  
阿正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9
文章: 351
引用:
作者pcboy2
請問一下
USB 1.1 12 Mbps(1.5 MB/s)
USB 2.0 480 Mbps(60 MB/s)
USB 3.0 4.8 Gbps(600 MB/s)

您提到 USB 3.0 (500MB/s) 是因為主機板限制 ?
還是支援 USB 3.0 的晶片組的限制 ?
還是其他原因 ?

*********************************************

* Serial ATA = SATA
* SATA/150 = SATA 1.5Gb/s
* SATA II = SATA 2 = SATA/300 = SATA II/300 = SATA 3Gb/s
* SATA 600 = Serial ATA Revision 3.0 = SATA 6Gb/s

6 Gb/s = 768 MB/s
您提到 SATA 6G (500MB/s) 的原因是甚麼 ?

感謝您的不吝指教 ^_^

提供USB3 跟SATA3的晶片都只有PCIE X1的規格
而X1最快就PCIE 2.0 X1(500MB/s)
 
舊 2009-12-28, 12:51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阿正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阿正
提供USB3 跟SATA3的晶片都只有PCIE X1的規格
而X1最快就PCIE 2.0 X1(500MB/s)

既然只能各吃一條 lane,照理說直接從南橋晶片分二條 lane 出來就夠用了

請問為何還要動用到 CPU 提供的 PCI-E
 
 
舊 2009-12-28, 01:07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andytms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150
現階段來看,SATA 6.0Gbps的實用意義不大,傳統硬碟已經走到效能瓶頸,SSD才是王道,但是如果從SSD價格來看,我相信有點腦袋的廠商都會傾向讓USB3.0當作主打,這也是為什麼華碩跟技嘉都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二選一)的方式來做...

(講白了SATA6不實際,真的想辦法做出兩者可全速跑得又要挑戰Intel權威...乾脆二選一,不搞自己也不搞Intel...兩全其美...)
舊 2009-12-28, 04:21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tms離線中  
阿正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9
文章: 351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既然只能各吃一條 lane,照理說直接從南橋晶片分二條 lane 出來就夠用了

請問為何還要動用到 CPU 提供的 PCI-E
 
 

因為#4的"圖",P55跟CPU的PCIE不同
大家的回覆要好好看_A_|||
舊 2009-12-28, 06:22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阿正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既然只能各吃一條 lane,照理說直接從南橋晶片分二條 lane 出來就夠用了

請問為何還要動用到 CPU 提供的 PCI-E
 
 

因為這兩顆晶片均僅能吃一條PCIex1,CPU的(GEN2)不能拆成x16+x0或x8+x8以外的模式,而P55南橋又沒有原生GEN2可用,所以要省成本就只能接到CPU上。

當然,要兩全其美也有辦法(比方說可以透過PLX晶片去把四條GEN1轉成動態頻寬的四條GEN2的設計),只是相對的成本就會上揚。
舊 2009-12-28, 09:00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pcboy2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648
請問 GEN2 是甚麼縮寫 ? 是一顆晶片 ? 某種規格 ? 還是 ?

Google "GEN2 縮寫" 沒找到 ( 有看到車子叫做 GEN2, GENRERATION 2的縮寫)
舊 2009-12-28, 09:32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oy2離線中  
小男孩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2,453
引用:
作者pcboy2
請問 GEN2 是甚麼縮寫 ? 是一顆晶片 ? 某種規格 ? 還是 ?

Google "GEN2 縮寫" 沒找到 ( 有看到車子叫做 GEN2, GENRERATION 2的縮寫)


小弟猜是不是PCI-Express 2.0規格...
舊 2009-12-28, 09:52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男孩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OZHHC
因為這兩顆晶片均僅能吃一條PCIex1,CPU的(GEN2)不能拆成x16+x0或x8+x8以外的模式,而P55南橋又沒有原生GEN2可用,所以要省成本就只能接到CPU上。

當然,要兩全其美也有辦法(比方說可以透過PLX晶片去把四條GEN1轉成動態頻寬的四條GEN2的設計),只是相對的成本就會上揚。

謝謝解惑

我原本以為南橋的 PCIe 也應該是 2.0 的
 
 
舊 2009-12-28, 10:13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ProtoZohar
Master Member
 
ProtoZoha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405
引用:
作者OZHHC
因為這兩顆晶片均僅能吃一條PCIex1,CPU的(GEN2)不能拆成x16+x0或x8+x8以外的模式,而P55南橋又沒有原生GEN2可用,所以要省成本就只能接到CPU上。

當然,要兩全其美也有辦法(比方說可以透過PLX晶片去把四條GEN1轉成動態頻寬的四條GEN2的設計),只是相對的成本就會上揚。

現在變成沒用PLX或子卡的話還搞U3S6反而是拉低整體效能

還是等原生的吧......Intel明年底前應該可以生出來吧?
__________________
眞子内親王                    綠壩娘
舊 2009-12-29, 07:54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toZoha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