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Intel的東西有時真的挺有趣的, 規格上不時殿後,但效能上卻一直是指標, 不知道有沒有記錯,直到退場時, Intel南橋內建的IDE,都只到ATA100而已, 其他家n年前就在用ATA133了; 在PCIe規格上,Intel好像也是在ATi、nVIDIA之後, 才導入PCIe 2.0的﹝入門的G41還在PCIe 1.1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279
|
其實usb 3.0 對一些主機板廠商而言.多一chip 和多一次驗證也是問題. 不過我手上己經pch + usb 3.0 的板.還挺好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
Q9550 Intel X38 4GB ram Quadro M2000 2TB HDD X 2 + 512 SSD 台達 260W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763
|
引用:
原生就比較好? 以前K7時代,雖然一堆南橋有內建USB2.0 但是像VIA的速度,NF2的相容性 一些主機板跟筆電還有供電的問題 結果還是得買張NEC的卡來插 這樣的回憶讓我對原生USB3.0一點也不期待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
我也很期待usb 3.0
USB 3.0 原生應該會是勝在價格優勢 至於 eSATA跟Power eSATA應該會慢慢在usb 3.0出來後被打入冷宮 因為 1.eSATA接頭太大, 2.接頭價格高 3.接頭單一,不如USB來得有變化,合適大小各種設備 4.eSATA也沒供電...而Power eSATA,應該還是吃USB2.0 (MAX 500mA) USB 3.0 可上到900mA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405
|
引用:
當然要看是哪家的囉 ![]() -- Power eSATA小弟覺得會迅速被USB 3.0取代 ![]() Intel原來下一代PCH也不支援USB 3.0啊? 那小弟只好繼續等囉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689
|
usb 3 是滿讓人期待的,跟sata 2 變 3 差比較多一點
因為sata 除非用ssd raid,不然sata2頻寬其實已經夠用 但反觀usb2 及3的頻寬加大十倍,差很多 因為目前很多usb的周邊都是卡在usb 2的頻寬瓶頸 而且還是共享頻寬,插愈多頻寬愈小。 你可以從很多device去想到usb 3會帶給效能多大"明顯"的改變 相機用的cf 卡,nandfalsh、usb碟,不在只卡在333x 有usb 3 速度提升上去才有用。 而就算是一般的sata2轉usb3的外接硬碟,也是差很多,速度差一倍以上 所以usb3正是時候把usb2的頻寬不足才開!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760
|
引用:
除了INTEL之外 MS才是更關鍵的 他不出Driver一堆Device還要面臨插上去還要靠光碟裝Driver 不知道WIN7的哪一版才會有DRIVER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XD的好朋友
文章: 206
|
![]() USB3.0 個人是蠻期待,因為2.0使用到現在,發現傳輸速度,雖然一樣但隨著東西容量
變大,相對此時傳輸 就變的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著書三年倦寫字。如今翻書不識志… …若知倦書悔前程。無如漁樵未識時…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eSATA只是SATA其中一種接頭樣式,並非獨立出來的規格, 也就是主機板的SATA如果是3Gb/s,其eSATA就是3Gb/s, 若是6Gb/s,eSATA一樣會是6Gb/s,SATA速度若再提升, eSATA當然也會跟著變快.......USB 3.0恐怕很難望其項背。 基本上日後內建USB 3.0的主機板,SATA也差不多都是6Gb/s了, 4.8Gb/s跟6Gb/s比,一開始就輸了........ 加上依照USB 2.0的表現來看,USB裝置實際上很難跑到全速, 有一半就很不錯了,所以4.8Gb/s大概也只能衝到2.4Gb/s ![]() 不過USB 3.0基本上給隨身碟、燒錄機跟傳統硬碟來用是綽綽有餘, 再撐十年應該也沒問題......若給SSD用,還沒推出就遇到瓶頸了 ![]() 接eSATA就等同於拉機殼內的硬碟排線出來接,穩定性跟效率還是 會比接USB好,除非USB 3.0的表現超越2.0很多。 引用:
Intel沒支援ATA133,是因為當時這規格是Maxtor所主導的, Intel沒參與(可能怕打擊到SATA I),所以旗下產品就一直沒支援。 至於其他晶片組廠商,由於是追隨者,當然是儘量都支援嘍~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16
|
USB 3.0 (SuperSpeed USB) 最後 final 是 5Gbps 喔
http://www.usb.org/developers/ssusb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