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254
|
老人家 骨質疏鬆 關節退化 肌肉無力 導致行動不便,很常見的.
到骨科做個檢查, 如果短期內無良好改善,就要考慮是否需要輔助行動及防護器具(拐杖,助行器,扶手,防滑踏板....) 我媽本來也是兩腳無力,2年前不小心在浴室跌倒骨折,現在不良於行,都需要有專人照護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8
|
我的看法是兩腿無力還只是冰山一角
真的有問題的恐怕是胸腔才是大條 很多老人家都是掛在"呼吸"這方面問題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1
|
我覺得應該是年紀大了心臟運血功能衰弱
而導致的身體機能下降,只不過病徵先從腳出現 建議可以先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 不過我覺得應該不太容易能檢查問題 年紀大又吃得清淡,又不碰油水。那我建議 你買奶粉給你媽每天喝補充養分 可以的話去中藥行抓些強心的藥喝喝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高雄的大醫院附近
文章: 216
|
引用:
家醫科 + 1 他們大多可以推薦你到適合的科去...個人感覺是神經內科
__________________
過去的荒唐 好男人壞男人,還不都是你們害的、原來Y拍已經是廠商才能呆的地方了 最近的誑語 [感想]給8點檔的編劇們(三、民)、 [大科技廠]某美面板的cost down、 理論上來說,最極品的妹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200
|
除了家醫科,如果樓主是在台北的話,可以去
馬偕的疼痛科(星期一上午)試試。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261
|
不是骨科就是神經內科...先去家醫科診斷好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營養方面的問題居多,可以到家醫科檢查一下,不過對於狀況應該沒什麼幫助。
建議可以去看些關於營養學方面的書籍,會有類似的症狀的。 通常吃的很"清淡"的反而毛病多,因為那不是真的清淡,包括素食者也是。 現代食品中素石油會經過氫化,加上人類是雜食動物,可不是吃素的,這樣會無法攝取到足夠營養比如維生素B群之類的,B群又是水溶性,而且營養攝取是要互補的,不是大量補充單一營養就有效果,因為要讓該營養使用的輔助性物質不夠的話,那還是沒有用的。 痰的部份看中醫比較快,肺部方面的問題。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6
|
我也建議先掛"家庭醫學科"
再由醫師為令堂轉至專門的科別 腦神經內科跟骨科 都很有可能 但若要我猜 單就你的描述 我的第一直覺是"心臟內科" (前提是令堂的腳並沒有受過傷 雙腿外觀並無異樣) 如果只是單純的"小腿肌肉酸痛" 尤其是走路時才會痛 停下來休息就好了 那我更會懷疑可能是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引起的 Claudication 這些都要做檢查後 才能判斷 無論如何請盡快帶令堂就醫 祝她 早日康復 另外 均衡的營養跟適當的運動很重要 請多費心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8
|
![]() 應該可能是 膕窩囊腫
請掛大一點醫院的復健科 做軟組織超音波檢查 膕窩囊腫臨床上的症狀最主要是膝關節後面的腫脹與〝緊緊〞的感覺,有時候病人也感到膝部的酸痛。小一點的囊腫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囊腫的大小是會改變的,大一點的囊腫可能延伸到小腿後側,引起小腿的酸痛 請參考 施國正醫師 膕窩囊腫又名Baker cyst,是膝關節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它是發生於膝關節後內側由膕窩滑膜囊所長出來的,類似手腕的腱鞘囊腫,這個滑膜囊是與膝關節相通的,當膝關節受傷或發炎時會產生過量的關節液,液體因而就會流入滑膜囊裡頭,使得滑膜囊變大形成囊腫。此囊腫常伴隨著半月軟骨的破裂退化、關節軟骨退化變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囊腫所呈現的大小與症狀會起起伏伏,當囊腫破裂時會引起小腿的劇痛與腫脹。 臨床上的症狀最主要是膝關節後面的腫脹與〝緊緊〞的感覺,有時候病人也感到膝部的酸痛。小一點的囊腫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囊腫的大小是會改變的,大一點的囊腫可能延伸到小腿後側,如果破裂就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影響踝關節的活動範圍。 理學檢查時可以比較兩膝的外觀,觸摸膕窩以斷定腫瘤的大小、硬度與觸痛的程度。腫瘤通常位於半膜肌腱與腓腸肌的內側肌腱之間,但也有例外。同時也須檢查膝部看看是否有半月板的問題,或其他的病變。過多的關節滲出液可能是由於關節退化或者是半月板的受損。小腿也必須檢視看看有無疼痛現象。 X光的檢查通常骨頭沒有變化,但有時候可以看到囊腫的外圍輪廓或者是膝關節內的鈣化。雖然MRI的檢查可以看出囊腫的內容物(液體)的性質,與囊腫的位置,但是通常這種檢查是不必要的。如果要以針筒抽取內容物,則必須十分小心以避開神經與血管,再者因為內容物為膠質故很不容易抽出。 此症須與小腿的深部靜脈栓塞(靜脈攝影或超音波可以鑑別)、發炎性關節炎(抽血檢驗可以做鑑別)、內側腓腸肌肌肉拉傷、表淺靜脈炎、運動後的腔室症候(compartment syndrome)或軟組織腫瘤(MRI可以診斷)區別。 以抽出液體的方式治療通常不容易奏效,因為囊腫的外被並未摘除,囊腫雖然暫時變小,但是液體很快又會累積回來。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針對造成囊腫的原因治療,例如半月軟骨的破裂引起的關節液增生的囊腫,則以關節鏡手術將半月軟骨的問題解決,則囊腫會消失。同樣的如果是嚴重的關節炎所造成的囊腫,則接受過人工關節手術之後,關節液減少則囊腫也會改善或消失。少數病人因為囊腫很大,症狀不舒服,則須要手術摘除,手術後的復發率約5%。 http://www.hch.doh.gov.tw/CHAPTER/%...A9%E8%85%AB.doc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籃球場
文章: 266
|
應快去看醫生才是
家醫或骨科都可以~ 若不知那裡有壯況可以先去看家醫! 至少讓專業的來幫你判斷再來要去看那科! 才不會看了一堆門珍..卻對病情沒人麼效果! ![]()
__________________
每天都在跟學生打交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