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ING FENG
Elite Member
 
JING FENG的大頭照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ZOO
文章: 4,171
其實就商言商而論.
很簡單的只是,賠錢的生意不做而以.
不過在
1.國際大廠.
2.本身就是供貨商而言.
很多事情就比較難講的過去.

其他賣家可以說..
商品沒貨了,所以只能取消訂單(DELL沒辦法,因為商品明顯就還在賣).
普通的廠商可以說(就連國內最大的網路賣場都是一樣),商品標錯,賠個小禮物甚至都沒賠也都沒差,反正國內的消費者,是誰價格漂亮就往那裡去,所以是沒什麼差.
又卡個DELL是國際大廠,這個名聲不只是國內事件,一樣會傳到國外去.

要我認為DELL可以處理的方式.
1.完全不認帳.
2.給個折價卷.
3.因為量太大,直接在出個特殊型號(外觀,功能都相同),計對這次事件,然後成本給有買的人.(又不會在相同商品裡破壞價格,也沒賠錢),雖然不至於全部的人滿意,但至少"真正"想買DELL螢幕的人,至少會可以接受,至於存心想"貪"的人,當然是一定不會滿意的.
4.就照標錯的價格出錯.不過這樣我會覺的是笨蛋,因為這在國內,我覺的是很笨的行為.
更何況,以後感覺"一定"還會出包,這次一賠,下次也不能不賠,以DELL在國內的"業積",以及目前DELL的"營運情況",都不怎樣的情形下,實在是不需如此.

PS:我覺的這種事情,只要看到主管有誠意公開說"對不起"就可以了(覺的這樣就很夠了).
     
      
舊 2009-06-29, 02:23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NG FENG離線中  
鄉長
Major Member
 
鄉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luketeng
DELL 在香港跟中國大陸 的條款可不是這樣說的.

不然他怎麼說?
我只知道在美國、澳洲 Dell 是直接告倒消費者,讓那些澳客吃大虧
 
舊 2009-06-29, 02:46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鄉長離線中  
鄉長
Major Member
 
鄉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67
引用:
作者JING FENG
其他賣家可以說..
商品沒貨了,所以只能取消訂單(DELL沒辦法,因為商品明顯就還在賣).
普通的廠商可以說(就連國內最大的網路賣場都是一樣),商品標錯,賠個小禮物甚至都沒賠也都沒差,反正國內的消費者,是誰價格漂亮就往那裡去,所以是沒什麼差.
又卡個DELL是國際大廠,這個名聲不只是國內事件,一樣會傳到國外去.

要我認為DELL可以處理的方式.
1.完全不認帳.
2.給個折價卷.
3.因為量太大,直接在出個特殊型號(外觀,功能都相同),計對這次事件,然後成本給有買的人.(又不會在相同商品裡破壞價格,也沒賠錢),雖然不至於全部的人滿意,但至少"真正"想買DELL螢幕的人,至少會可以接受,至於存心想"貪"的人,當然是一定不會滿意...

在國外 Dell 直接告消費者啦,而且還勝訴,這根本沒什麼商譽問題,反而是傳出去,國外人都覺得台灣人都是澳客...
舊 2009-06-29, 02:47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鄉長離線中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以傳統的交易方式來說,
買方下單並不代表契約成立,在賣方將訂單sign back後,訂單才算成立,
也才有之後依交易條件進行付款與交貨的行為。

不過現在發生問題的是網購這種新通路。
網購的對象,基本上以一般消費者為主,
這種型態下,是以賣方提出的報價(即網站上的標價)為主,
消費者根據標價進行下單,付款動作。

若以傳統交易方式來說,契約成立才會有付款動作。
這次的網購,
賣方的交易方式是買方先付款,後出貨,
這樣來看,
賣方若是採取以標價錯誤故不出貨的方式...
我認為,在法院裡,買方應該有著力點可說Dell違約。

當然,以目前Dell的經營狀況以及大環境來看,全部出貨是最不可能的方式。
但是,只買一兩台的人,還是可以想辦法跟Dell據理力爭。

這次事件,只能說是Dell自己的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怪不得消費者貪婪。
不然的話,大家做生意犯錯是不是只要說「歹勢,資料看錯,應該是100萬(價格標1 萬)才是」就可以光明正大要求買方出100萬?
或者是為了道歉,賣方「打5折」50萬就好?
這不造成市場失序?
生意哪有這麼好做的

上面的例子雖是極端舉例,但只是要強調,企業的錯誤,不該由消費者來承擔。
否則以後企業不但會有「要就犯大錯,這樣反而沒事」的心理,而且也會有造成「用錯誤(實則是故意的錯誤)來釣魚」的惡質手段興起的疑慮。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09-06-29, 03:00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現在在線上  
a9000220102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453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為什麼不敢。

為什麼下單就代表契約成立,契約成立是雙方合意,下單只是買方的意願,不代表賣方的意願。

這麼說好像有點不太對,因:賣方提供的價錢,果:導致買方接受而下單
而且平台是賣方提供的,也沒有對買方有所限制,我只是覺得在中國那邊訂定的好像比較合理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
CPU:AMD-Athlon64 x2 3800+ (90nm)
MB:ASUS M2N-E
RAM:Transcend DDR2 667 512MX2 & U-MAX DDR 667 1GX2
VGA:ASUS EAH4670/DI/512M
POWER:海韻S12 380W
DVD:BenQ DW1670
舊 2009-06-29, 03:04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9000220102離線中  
lolit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980
如果買方下單就算契約成立的話
假如我下定了賣方無法賣出(生產)的量
我也真的把那巨額款項準備好的話
也可以告賣方違約嚕?
舊 2009-06-29, 03:14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lita離線中  
luketeng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343
香港: 賣方的報價單獲買方接納後銷售合約方告成立。


中國:一份销售合同自下列情形发生时(以最早发生者为准)即告存在:
    (a) 买方接受卖方(通过广告、报价单或其他任何方式提供的)报价时;或者
    (b) 以任何方式提供的买方订单被接受时(以下列最早发生者为准):
      (i) 卖方书面或口头接受时
      (ii) 或者产品装运时

--------------------------------------------------------------------------------
台灣消費者矮人一大截的條款還不只是買賣契約成立的部份.
舊 2009-06-29, 03:31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keteng離線中  
沒說過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引用:
作者luketeng
香港: 賣方的報價單獲買方接納後銷售合約方告成立。


中國:一份销售合同自下列情形发生时(以最早发生者为准)即告存在:
    (a) 买方接受卖方(通过广告、报价单或其他任何方式提供的)报价时;或者
    (b) 以任何方式提供的买方订单被接受时(以下列最早发生者为准):
      (i) 卖方书面或口头接受时
      (ii) 或者产品装运时

--------------------------------------------------------------------------------
台灣消費者矮人一大截的條款還不只是買賣契約成立的部份.


那麼我到餐廳拿著菜牌(報價單)點菜的時候, 如果他們下單之後, 再通知我說沒有那個菜, 我可不可以要他們作出賠償?
舊 2009-06-29, 03:52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說過離線中  
ruinousdeity
*停權中*
 
ruinousdeit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引用:
作者spooky_mulder
都已經言明契約的成立在於賣方接受訂單才成立,賣方尚未接受訂單代表雙方尚未合意,那麼有何約可毀?

所以你對事件只有單方面契約內容有瞭解,該網站訂單提交完成後
有明示買受人"標的物價金""電匯轉帳銀行及帳號""指定轉帳方法"
及要求買受人期限內轉帳完成支付價金的動作

在買賣行為中都已經到了出賣人要求買受人支付價金了
還聲稱"買賣契約尚未合意",這明顯違背買賣行為的通理,
如果真的要爭,說這是出賣人的推託之詞也未必不行
舊 2009-06-29, 04:06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inousdeity離線中  
沒說過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引用:
作者luketeng
香港: 賣方的報價單獲買方接納後銷售合約方告成立。


中國:一份销售合同自下列情形发生时(以最早发生者为准)即告存在:
    (a) 买方接受卖方(通过广告、报价单或其他任何方式提供的)报价时;或者
    (b) 以任何方式提供的买方订单被接受时(以下列最早发生者为准):
      (i) 卖方书面或口头接受时
      (ii) 或者产品装运时

--------------------------------------------------------------------------------
台灣消費者矮人一大截的條款還不只是買賣契約成立的部份.


還有在香港的高登和黃金電腦商場報錯價的事情無日無之, 怎麼我從來不曾聽到有店舖因此吃官司? 而網站報錯價也間中看到, 亦不曾有人要受罰, 怎樣看香港的消費者都高不了臺灣的消費者多少吧。
舊 2009-06-29, 04:12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說過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