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iccaba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742
引用:
作者pcdvd.02@hotmai
從8800GT以來,這個晶片已經6次變身了,分別是8800GT-->8800GTS 512-->9800GTX-->9800GX2-->9800GT-->GTS250 , 也許有人會說怎麼nv一直新瓶裝舊酒的賣,但是不可否認的這顆晶片從ATI HD48XX還沒推出就已經出現了,現在最終版GTS250(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已經和HD48xx效能不分軒輊,所以這顆晶片應該有他效能過人之處 , 有大大可以分析這顆晶片架構的過人之處嗎?謝謝!

G92算是非常不錯的架構吧 因為它是從G80改良而來的
經過了這2年的微調 改用新的製程 已經到了超成熟的階段了
看9600GT和9800GT都可以作出不用外接電源的低電壓版本就知道改良的有多好
這可是有史以來256BIT的顯卡 可以作成短卡+免吃電
我應該會去買一顆綠色版的G92來用
等價格降到差不多3000元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酷媽 RC310(黑銀)
CoolerMaster GX-400W(銅牌)
INTEL Pentium G620(2.6G)
微星 H61M-P21(B3)
創見JET DDR3-1333 4GX2(8G)
MSI R6850 Cyclone 1GD5(OC)
WD 320G AAKS(單碟)
先鋒 DVR-217BK(黑)
BENQ G2411HDA(D-SUB)
用了十幾年的AMD 終於第一次換INTEL的
線上遊戲果然還是單核強才是王道XD

此文章於 2009-03-22 03:28 AM 被 liccaba 編輯.
舊 2009-03-22, 03:25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ccaba離線中  
ladioess
Major Member
 
ladioes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您的住址: Side 3 plant
文章: 101
Smile

站在廠商的立場想的話: 超棒,
花一次的研發成本得到這麼長的產品生存週期.
反正只要小改一點點再來大改型號就可以繼續活了.

個人認為它只要現在價格下探台幣3000以下才是有點棒.
超過的話就留給NV Fans彭場囉...
 
__________________
Л①х⑦プ∼俺ゾ戻ゲ出来ク∼!
舊 2009-03-23, 05:40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dioess離線中  
tony66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363
引用:
作者Nightmare
嚴格算起來,更名只有三次(也很多了),8800->9800->GTS250,8800GT、8800GTS、9800GTX 還有 9800GX2 只能算是不同等級定位的產品線,有沒有過人之處可以翻國外偏技術面的硬體網站介紹。




架構太好了~所以才能這樣搞~~想當年(前年而已= =)8800gt 一塊卡也快接近10張說

現在只是製程推進到55製程~就改個名字繼續賣~~製程進步後(發熱變低)超頻就可以提升

性能了~~不用動到架構就提昇性能~~~能不說它好嗎??

PS:只能說它(n牌)好會賺=Q+
舊 2009-03-23, 04:43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66離線中  
MAXX228
Golden Member
 
MAXX22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892
G92到現在應該還是跑F@H單位每瓦耗電最多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3-23, 11:41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XX228離線中  
momoo0o0o
*停權中*
 
momoo0o0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261
之前被網友洗腦說ATI卡顏色比較鮮豔

其實打從我會修電腦到現在七八年了

也沒買過半張ATI的卡

原因出在於驅動對軟體、遊戲的支援性不佳

這次為了我爸要做圖片編輯

特別給他買一張2系列的中階卡

沒想到竟然讓我用的那麼不爽

下次要我再買ATI的卡

除非NV倒了...說我死忠支持NV一點也沒錯

我也在期待G92綠色版

尤其是麗台的
舊 2009-03-24, 12:14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moo0o0o離線中  
跛豪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海盜王國
文章: 766
Talking

引用:
作者momoo0o0o
之前被網友洗腦說ATI卡顏色比較鮮豔

其實打從我會修電腦到現在七八年了

也沒買過半張ATI的卡

原因出在於驅動對軟體、遊戲的支援性不佳

這次為了我爸要做圖片編輯

特別給他買一張2系列的中階卡

沒想到竟然讓我用的那麼不爽

下次要我再買ATI的卡

除非NV倒了...說我死忠支持NV一點也沒錯

我也在期待G92綠色版

尤其是麗台的


ATI卡顏色比較鮮豔...這通常是用在看...影片或"日劇"上比較明顯吧...= =
圖片編輯.....只能說色彩比較偏暖色系,讓使用者比較舒服吧。
舊 2009-03-25, 06:42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跛豪離線中  
NONOPIG
Power Member
 
NONOPI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513
引用:
作者跛豪
ATI卡顏色比較鮮豔...這通常是用在看...影片或"日劇"上比較明顯吧...= =
圖片編輯.....只能說色彩比較偏暖色系,讓使用者比較舒服吧。

本來也想說NV和ATI的卡色澤沒差多少,
結果和我弟同時玩某網路遊戲,

我:往那個黃色偏綠色的標記那邊...(ATI)
弟:你色盲喔,通通都是黃色哪來綠色...(NVIDIA)
我:...(衝過去想揍人)

跑去他那邊看了一下,還真的!

黃綠色的東西他螢幕看不出來,
平常或許沒啥感覺,但同樣的畫面對比一清二楚。
暖色系ATI是比較有感覺,但是NV偏綠色怎麼會顯示不出來?~
雖然只是略偏向淡綠色。

同樣的螢幕,
笨Q的FP222WH,貪小便宜,看上三年保+當時兩人學生打折1000。

別說是心理作用了,抓某個細節比對,清晰到很容易分辨。
雖然現在兩家卡都是可以調整的,但有多少消費者能調教到相同又是另一回事了。

此文章於 2009-03-25 08:19 PM 被 NONOPIG 編輯.
舊 2009-03-25, 08:18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NOPIG離線中  
隨波逐流00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299
引用:
作者跛豪
ATI卡顏色比較鮮豔...這通常是用在看...影片或"日劇"上比較明顯吧...= =
圖片編輯.....只能說色彩比較偏暖色系,讓使用者比較舒服吧。


已灌完驅動的基本不調整狀況下

ATI比較鮮豔層次分明,但是暗處會偏暗,暗處的細節會看不清楚

NV是全部畫面都比較淡,背景會讓你平淡無奇,並且感覺上模糊和不細緻

雖然兩方面都可以微調,有些還是調整不出來的

看電影小弟真的推薦 ATI


但是我的顯卡都是NV的....
舊 2009-03-26, 09:12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隨波逐流000離線中  
Minima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58
分享一下我用了7年ATI顯卡的經驗

能讓我一直選擇用ATI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色彩和貼圖

像我朋友因為是日系H愛好者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幫他裝NV 相容性比較好

之前他也沒用過ATI的顯卡

當時他在裝電腦時只有X1950PRO C/P最好 我就叫他先忍耐使用

不過半年前8800GT特價 我就幫他換了

幾個星期前我在和他聊天時 他和我說他想換回ATI的顯卡

我就問他怎麼會又想換回ATI

他就跟我說 色彩和貼圖差太多了...而且ATI也沒有想像中那麼不相容於日系遊戲

之前在跑DMC4的BENCHMARK的時候 他說為什麼第三關的冰塊整顆是灰的

他用X1950PRO跑的時候雖然很慢 但至少是透明的

8800GT拿來跑GAL GAME的時候顏色總是怪怪的 透明的部份也覺得很不真實

雖說日系GAL GAME是以NV支援為基礎下去做的

但是自從4系列在日本上市後 我朋友在逛日本討論區發現不少日本玩家在用

日系GAL GAME廠也開始重視ATI的顯卡

所以過一陣子他要我等4850再降一點可能再幫他換一塊

順便自己也買一塊 我還在用1950PRO


回到主題 我個人雖然對ATI的顯卡有偏好 但是我會依個人需求幫人家選

像我另一個朋友是WOW和天堂2族的 我就一定會選NV幫他買

但是像上述的朋友是用過之後就不想回NV去了

不需要別人洗腦 想要什麼樣的效果自己會判斷
舊 2009-03-26, 02:15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im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