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min496
自6400+遭到E8200擊潰,
E8300雙核以上AMD目前還拿不出雙核可以防守的。
現在又推進到了E8700...
而一般用戶目前還是以雙核最為普遍,
45nm的閹割雙核就可以玩死一堆AMD的雙核。
K8架構也實在難以再和Core 2架構力戰下去了。
飛龍一代目前看來又頗廢...
讓E8的價格依然高高在上。
用三核、四核應該也不是長久之計。
飛龍二代希望能拿出像樣一點的高頻雙核。
少了頂端雙核這塊市場,
個人是覺得差很多。

一、我是覺得還好,因為 Intel 的 CPU 若不拿來超頻,則其 C/P值 也沒多高;若拿來超頻又要忍受斷電重啟的小毛病(主流晶片組),並非所有超頻玩家都能忍受這種問題。

二、Phonem 即將被 Phonem II 取代,現在再討論一代已無太大意義。

三、在目前的原廠藍圖規劃中,Phonem II 並不會出雙核版,只有Athlon 才會出。當未來一年內低價四核便宜到不用三千就能買到時,就算是無法充分用滿四核的玩家也會買來玩玩吧(至少我就是),所以我認為頂端雙核這塊市場會慢慢萎縮,非未來之主戰場。
 
 
     
      
舊 2009-01-26, 02:45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a1234957
那你應該買i7 or K10
要不然就是RISC
架構會漂亮些 XD
我指在意效能功耗比 XD

有啊,早先我就說過我對 Athlon X4 的興趣遠大於 i7

不過我會等到三千以下的價位出現時才會升級
 
 
舊 2009-01-26, 02:50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抱歉拼錯字了,是 Phenom 才對
舊 2009-01-26, 02:56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a9607
Master Member
 
a9607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254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之前就有媒體報導:Intel 所規劃的官方產品藍圖中,二核心最高階產品線只規劃到 E8600

結果 Phonem II 上市後,現在才突然要推出之前並未規劃的 E8700,這不是急著推出是什麼


「藍圖」看看就好,不代表承諾,出現在藍圖中的沒發售也不稀奇、沒出現在藍圖中的要追加也不是不可能…

未規劃? I、A兩社都有一大堆「腹案」,每個腹案都要拿出來講的話哪還有機密可言?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舊 2009-01-26, 03:16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9607離線中  
向下沉淪
Junior Member
 
向下沉淪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我家小花口中
文章: 736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一、我是覺得還好,因為 Intel 的 CPU 若不拿來超頻,則其 C/P值 也沒多高;若拿來超頻又要忍受斷電重啟的小毛病(主流晶片組),並非所有超頻玩家都能忍受這種問題。
三、在目前的原廠藍圖規劃中,Phonem II 並不會出雙核版,只有Athlon 才會出。當未來一年內低價四核便宜到不用三千就能買到時,就算是無法充分用滿四核的玩家也會買來玩玩吧(至少我就是),所以我認為頂端雙核這塊市場會慢慢萎縮,非未來之主戰場。

1.因為我已一年多未幫親戚組電腦.未注意CPU規格太久了.對不起請問一下.為何現在intel的CPU超頻後須忍受斷電重啟的小毛病?
超頻不就是把時脈拉高到能穩定運作的某個頻率才有意義嗎?為何還會斷電重啟呢?
2.也許就如你所言.頂端雙核這塊市場會慢慢萎縮.非未來之主戰場.
但主戰場向來也是犧牲利潤打價格流血戰的戰場.而頂端市場往往才是獲利之所在吧!
__________________
小黃找到媽媽了嗎~!
舊 2009-01-26, 03:28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向下沉淪離線中  
weredc91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225
引用:
作者a9607
「藍圖」看看就好,不代表承諾,出現在藍圖中的沒發售也不稀奇、沒出現在藍圖中的要追加也不是不可能…

未規劃? I、A兩社都有一大堆「腹案」,每個腹案都要拿出來講的話哪還有機密可言?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就是受到威脅或不可行...再跟藍圖走的話那就完了
舊 2009-01-26, 03:29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redc911離線中  
supermaxfight
Golden Member
 
supermaxfigh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33
一樣是那句老話,AMD架構好又怎樣,能做出架構好但是是"笑能"的產品,AMD果真是世界級
光是用偽四核可以打敗真四核,現在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那如果Intel真的推出真四核,那AMD不就要通通去切腹...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舊 2009-01-26, 04:33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maxfight離線中  
Ruark8263
*停權中*
 
Ruark826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615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一、我是覺得還好,因為 Intel 的 CPU 若不拿來超頻,則其 C/P值 也沒多高;若拿來超頻又要忍受斷電重啟的小毛病(主流晶片組),並非所有超頻玩家都能忍受這種問題。

二、Phonem 即將被 Phonem II 取代,現在再討論一代已無太大意義。

三、在目前的原廠藍圖規劃中,Phonem II 並不會出雙核版,只有Athlon 才會出。當未來一年內低價四核便宜到不用三千就能買到時,就算是無法充分用滿四核的玩家也會買來玩玩吧(至少我就是),所以我認為頂端雙核這塊市場會慢慢萎縮,非未來之主戰場。
 
 

以下是個人淺見.除非買的是Intel較高價的產品,否則像是E8200以下的雙核,或者像是
Q6600低價位四核,不超頻使用,其性能/價格比己相當優秀.Intel 的產品,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但若買同系列低價位來超到高價位的性能,就物超所值了.它是為了作巿場區隔,否則的話,
E8200和E8700又有多大的分別呢?3.5G的E8700,效能恐怕和4G的E5200或者3.8G的E7200相當而己,除了多出來的SSE4.1指令集以外.但爽度無價,若錢不是問題,買最貴的就對了.高階的產品,滿足感是無可取代的.要不是今年生意不好,沒多餘的錢,早就買i7 920來超了!現在用3顆雙核心硬撐.等2010年以後全部升級.

此文章於 2009-01-26 05:28 PM 被 Ruark8263 編輯.
舊 2009-01-26, 05:27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ark8263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a9607
「藍圖」看看就好,不代表承諾,出現在藍圖中的沒發售也不稀奇、沒出現在藍圖中的要追加也不是不可能…
未規劃? I、A兩社都有一大堆「腹案」,每個腹案都要拿出來講的話哪還有機密可言?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話是沒錯啦,但討論區總是要拿點有憑據的東西來討論才有意義吧!

不然我也可以隨便亂猜 Intel 三個月後會出 E8800,六個月後會出 E8900,反正有一大堆「腹案」、「兵不厭詐」嘛
 
 
舊 2009-01-26, 06:00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visionary_pc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引用:
作者supermaxfight
一樣是那句老話,AMD架構好又怎樣,能做出架構好但是是"笑能"的產品,AMD果真是世界級
光是用偽四核可以打敗真四核,現在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那如果Intel真的推出真四核,那AMD不就要通通去切腹...

架構好當然好,不然你倒說說 i7 為何要採用類似 K10 的結構(內見記憶體控制器、序列化點對點匯流排)

價值是比較出來的,如果 Intel CPU 效能強又不貴當然沒話說,但 Intel 現在擺明就是要大賺你的錢,你捨得給它賺是你的自由,但我可不捨啊!
 
 
舊 2009-01-26, 06:20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sionary_pcdv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