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這不知道能不能算是nVidia丟回旋標,雖除去眼中釘,最後卻也重重打到自己 ![]() 印象中2006以前,晶片組還是百家爭鳴,除了Intel給自己專用, nVidia給AMD專用,還有ATi、SiS、ULi與VIA兩邊通吃。 那時Intel對自己平台的策略好像是,低階的就交給第三方來做,Intel較屬意ATi, 所以Intel原廠板還有用ATi晶片組的,雖那時ATi的IGP已經有一定看頭, 但南橋部分效能不彰,讓SiS、ULi與VIA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其中ULi真是台灣之光,雖沒有強大的IGP,但其餘的效能、相容性都頗受好評, 還與ATi合作,為其生產南橋,最吸引玩家的,應該就是ULi的部分高階產品, 也可以開SLI吧 ![]() 這樣對nVidia而言,ULi真不是普通的礙眼,於是,就在2006年,nVidia收購了ULi, 除了封鎖第三方SLI,也給ATi晶片組沉重打擊,看起來是一石二鳥。那時ATi的南橋, 真的是很不行,主機板廠、消費者大概都偏好ULi的。不知道是不是因這挫敗, ATi不久後就被AMD併購,這併購跌破大家眼鏡,因為那時ATi是偏Intel陣營的。 自此以後,Intel改變了策略﹝可能發現外人不可靠?﹞,回頭生產低階晶片組, 或用舊產品撐著,像南橋,主力雖已經是ICH10,但低階還看得到ICH7 ,這樣讓Intel低階平台的第三方廠商,幾乎都活不下去; AMD平台方面,ATi被AMD收購後,繪圖品牌不變,但ATi的晶片組部分, 就被改成AMD晶片組。品牌整合,與新產品本身的改進,效果已經浮現出來了; 加上Intel Core 2家族大反擊,壓縮了AMD的市占。AMD品牌整合的成效, 與AMD市占率的下滑,讓第三方晶片組,不管高低階的,要單靠AMD活著不容易。 所以現在nVidia晶片組,AMD平台不好做;出Intel的又老是被Intel刁, 當初併購ULi,究竟是好是壞呢?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387
|
比較想希望 ULi 被 NV 丟出,被 ATI 買走。不知有誰知道併購後的 ULi 現況?
當初 ASUS K8 939pin 可以玩 PCI-E x16 雙卡的除了 A8N32-SLI Deluxe,另一張就是 A8R32-MVP Deluxe。當初版友測試時發現後者記憶體超頻表現比前者好,且晶片也不像前者那麼燙手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88
|
NVIDIA入侵Netbook、Nettop市場,力拱Atom配搭MCP7A、MCP79晶片組
來源:http://www.hkepc.com/2131 看到最後的測試部分,尤其是播放1080p Video的部分,Atom居然不用100%來跑! 那張主板的照片,IC的部分相當的少,只是電源供應的模組沒拍到,有點可惜。 再看向這篇: VIA Trinity 高畫質、小尺寸省電平台 2008-12-18 來源:http://www.hexus.net/content/item.php?item=16664 其實,VIA很早就有南北橋+顯示整合的晶片組,CX700系列。 據謠言指出,成品良率不高(錫球密度過密!?),一堆產線報廢;也難怪不好推。 VIA應該很用力的尋找其他的出路中... XD 期待AMD/ATi出招囉! 此文章於 2008-12-19 03:21 AM 被 Hytus 編輯.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您的住址: 台北趴場
文章: 213
|
整篇文章也是Nvidia自說自話,N社還放話要各家廠商自己跟Intel反應要使用他們家晶片組,怎麼不是他跟intel關起門來談?想當然Intel老大不願意放棄用自家薄利多銷的945GC,二來兼顧netbook效能不至於超過notebook,縱然願景美好,但始終不會出現在消費者市場也是枉然,跟I社主機板一樣,我引頸期盼的希望就這麼落空了。
只能說當初Nvidia賞Ati那一掌巴掌,打太大力,導致自己內傷到今天 VIA不夠爭氣不然三國鼎立才是消費者樂見的健全市場,Nvidia應該也如熱鍋上的螞蟻,力尋市場出路,不然年過一年,當I老大跟A老二長大以後,Nvidia的榮景可能就已不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