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apricornus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57
感謝分享,原本只大概了解次貸,現在看玩文章更清楚了。不,應該說更加確信還會再跌。

最近一些朋友跟廠商接觸的消息,也是覺得有幾檔會再跌個30-50%,想想先出場好了,沖得也很累,等破5000再來找進場點好了。
     
      
舊 2008-09-18, 02:18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pricornus離線中  
chk
Golden Member
 
ch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雞窩
文章: 2,822
Es4241 貼的文章果然更淺顯...
說故事的文章感覺就是精彩
讚~
 
舊 2008-09-18, 02:27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k離線中  
xds33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my home
文章: 636
簡直是大風吹+老鼠會嘛...
當初想到這個系統的人真是高啊....
從一般人的口袋強力吸金到自己口袋裡...
難怪之前總覺得怎麼房價一直升到離譜的地步
舊 2008-09-18, 02:36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ds333離線中  
dts0069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引用:
作者G+style
Greenspan才是操盤手



個人也是覺得是此事件最大始作俑者.

不過一般所謂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學家,本也就是這樣玩弄經濟數據.

之前97風暴台灣躲過,只是當時外資對台涉入不深,這次應該躲不過了(不過還是希望天佑台灣).
舊 2008-09-18, 03:05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s0069離線中  
Rainw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跟卡債風暴有點類似......只是次貸相互關連更廣更大。
舊 2008-09-18, 03:07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wen離線中  
李麥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51
麥克兄大學是念財金的

在我畢業那一年
大家知道最紅的話題是什麼嗎?

除了公司治理
另外一個就是不動產證券化
以及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議題了

那時候畢業的財金系學生如果想繼續深造財金所
很多人都跑去搞財工
出來了,也滿多人都是荷包滿滿

現在看來好像是一種諷刺




不過我是財金逃兵啦.....現在我連半張股票都沒有了
舊 2008-09-18, 03:46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李麥科離線中  
xiemark
Power Member
 
xiemar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13
跟「大時代」很像。

劉青雲火燒連環船。

丁蟹一家快跳樓了。
舊 2008-09-18, 04:21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iemark離線中  
YAKUMI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001
意思是接下來避險基金也要爆嗎?
那真的就一路爆不停了...
不過那些大頭真的有損失到嗎?
舊 2008-09-18, 06:35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AKUMI現在在線上  
pls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您的住址: 火星基地
文章: 488
引用:
作者liyuan
升息就是東風


有人說到重點了, 升息才是問題的根源, 次級房貸只是引爆點, 金融風險其實是層層相疊的, 如果不是次級房貸引爆, 也可能從其他地方引爆

我常想, 葛林斯班才退休, 次級房貸就引爆,..............柏南克一定幹死了, 好不容易換我接大位, 結果,................
舊 2008-09-19, 12:23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ls2離線中  
DSNB2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Burn Notice
文章: 1,059
引用:
作者G+style
Greenspan才是操盤手

其實我另外一個想法
如果不是Greenspan一直維持低利率
加上對華爾街金融投資的放縱
使得經理人利用各種新興金融商品+槓桿操作來幫投資人的荷包大賺滿滿
也致使美國人瘋狂的消費+進口量日趨增加
全世界會有前今年的光景嗎 ???
畢竟美國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 大量物資幾乎仰賴進口
大宗輸出國如亞州 甚至金磚四國 還有什麼11鑽的
可以說是靠美國人的大量消費才得以年年有創新的經濟成長

當然金融槓桿玩太大
加上美國人普遍沒有儲蓄的習慣(美國的未爆彈多的很 政府全民健保的赤字黑洞比台灣高出許多)
最後美國銀行就死在什麼CDO, CDS(未爆彈)等等自家的產品手中
重點是這些風險還全世界分攤
舊 2008-09-19, 12:59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SNB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