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飛機跟捷運在窗外跑來跑去...
文章: 2,516
|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等臥斧兄去看第二遍嘿~~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野放中...
文章: 1,399
|
記得當初日本漫畫家麻宮騎亞畫過一部蝙蝠俠:童夢,
卷末提到,其實蝙蝠俠的電影跟漫畫的劇情關係不大, 電影的蝙蝠俠可以視之為另一個故事(意思應該是這樣啦...年代有點遠了 ![]() 看到了這段,對蝙蝠俠,以及相同類型的英雄電影接受度便變高了。 而超級英雄的電影,從以往的大顯神通,痛快的懲奸除惡, 到最近開始加入對這些超人們的生活、心理的描寫, 使超人們更多帶了一些人性。 「黑暗騎士」除了在考驗英雄的人性, 同時也考驗了一般人的人性。 看了一些網上的討論,通常都會說此片很黑暗, 個人覺得跟整部片的主軸幾乎都被小丑(導演)操弄著有關吧? 不過還好最後不是bad ending,只是黎明前的夜會特別黑, 我們還是見到了天邊微微透出的曙光,這部片並不怎麼黑暗嘛~~ ![]()
__________________
無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Hello seraphicsid:
好說 俺倒沒想過「舞臺劇」這個類比,不過您這麼一提倒真的有點像 俺自己認為波頓是有點兒童話式的 連打鬥的時候也一樣 Hello coolchet: 您心中的想法大約是:再看一次吧? 哈哈 Hello alsd: 沒想到您還記得俺幾年前的拙作 真不好意思 這篇其實只是略談啊, 在標題也寫了「無雷」 要深入討論大約得另外來囉 Hello keepgo: 諾蘭版的蝙蝠俠該是這幾部當中最現實的吧 不過所謂「現實」倒不是某些誇張的工具或技能「會在現實裡發生」 而是在那個虛構的場景中 角色們(無論主配角)的心境與情緒 都有咱們在現實當中生活的因素 Hello T.T & 海豹: 是的,最近應該會有機會再看一回∼ Hello wildboar: 俺也看過麻宮騎亞的版本 說到關係不大嘛,其實美漫長年連載,分支很多 除了「正史」故事外還有許多名家各自創作的獨立故事 俺「正史」看得少(這方面其實應該請教 uhc 兄或龍貓兄) 不過幾本經典倒是略有涉獵,十分喜歡 改編版本其實牽涉到改編者抓的是哪個主題、想要怎麼表現 這也是那幾本獨立作品、波頓和諾蘭之所以各有優點的原因 其實諾蘭在《黑暗騎士》裡還是透著點樂觀希望的啊 有人會覺得某個橋段太樂觀了 不過轉念想想,要是那個橋段不那麼處理的話 蝙蝠俠幾乎也就沒有守護這個城市的必要了啊 Wolf 080723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36
|
引用:
感謝臥斧兄的發文,讓我更了解蝙蝠俠的過去, 目前還蠻去看黑暗騎士 以上這段文, 不知道算不算是小雷?? 希望不是... 這段文有點讓我會預設立場去看這部戲 希望不會因此失去樂趣...
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獨中大樂透頭獎 |
|
![]()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新店
文章: 1,549
|
受教了,原來之前的蝙蝠俠風格是「歌德式」的,拜讀了樓主的描述我才能理解
那樣風格的由來,也多少增加了一些認同。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趴趴跑
文章: 1,664
|
如果只是最近接觸蝙蝠俠的觀眾
大概都被諾蘭版給洗腦了 再加上前蝙蝠俠3、4集給人不好的印象 自然而然的就會連1、2集的成就都給抹煞掉(因為這兩集的年代更久遠) 1、2集的成就在於建築及影片風格 而且可以看出來韋恩每一集都想表白自己就是蝙蝠俠 那種欲言又止的感覺著實令人莞爾 尤其是跟蜜雪兒菲佛的互動更是讓我感覺到有趣跟經典(檞寄生那段) 今天再複習第一集好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狼窩
文章: 422
|
Hello student:
其實在《黑暗騎士》上映前 曾有傳言說諾蘭有意將故事的主軸導向小丑 事實上,推進超級英雄故事的主力大多來自惡棍 超級英雄漫畫如此,日本特攝或動畫也大多如此 只是先前大部份惡棍要嘛就是要錢要權, 找超級英雄麻煩只因他們是擋路鬼絆腳石 小丑的做法,算是更進一階 如果您對這個有興趣的話,去看這部片應該不會失望才是 Hello Gary1978: 歌德風華麗而陰森,黑暗但壯觀 常見的會有尖頂教堂和巨大拱頂,波頓的片其實很常用 他在這部片裡還導進不少有點左派意味的巨大雕塑 只是三四集全被搞擰了... Hello 伊卡魯斯: 您說的沒錯 其實好的導演都用了這些既有的角色去講自己想說的故事 優劣分別應當在於故事說得好不好 偏好諾蘭版或者波頓版或者,好吧,舒馬克版 就比較是主觀喜好的問題了 Hello 冷ㄉ很: 是啊,波頓版的兩集蝙蝠俠都有想要公開身份的橋段 尤其第一集的片段實在很有趣 韋恩想對薇琪•瓦爾公開,但是沒法子直接說出來 拐了一個大彎解釋,反而讓瓦爾產生令人噗嗤一笑的想法 這兩集的建築的確很有特色 印象中是市政廳吧?大門兩側有肌肉虬結的雕塑扳著巨大齒輪 這種歌頌勞工階級的元素被偷偷放進歌德風的城市裡 實在很有意思 Wolf 080724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大安區
文章: 527
|
現在進到戲院看諾蘭板的影迷中間可能不少都沒進到戲院看波頓版的!
不然就是在第四台看的很斷斷續續, 所以就很大的可能性光用特效或是場景什麼之類的直接去評斷兩者的優劣! 個人是覺得波頓版的雖然比較漫畫但就跟之前有提的舞台劇的感覺,看起來是會被整個世界觀給吸引住目光! 諾蘭版的感覺是每個角色的注目度高很多,世界觀反而就被掩蓋了不少! 兩個版本我都蠻愛的!﹝請忘了第三四集....XD
__________________
照相, 是第一人稱的視野。 相片, 則是第三人稱的觀點 ~~~C.R. http://www.wretch.cc/album/bearcr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