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cdvdpls
*停權中*
 
pcdvdpl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66
引用:
作者orcish
為何拿這兩城市做比較?


高雄應與台北相比, 怎麼與台中比? 消費力受當地人民的收入、消費習慣與物價等眾多因素的牽動, 比這個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收入少但消費能力高, 有什麼意義嗎? 收入少但物價高, 這樣比較好嗎? 台中的物價一向都很高, 有些甚至比台北高, 這也不是這幾年才這樣, 有什麼好奇怪的?
     
      
舊 2008-06-15, 02:41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dvdpls離線中  
east5016
Junior Member
 
east501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屁吸低咪低
文章: 784
Unhappy

引用:
作者德州炸雞
高雄快變成鄉下了
認識的人都縮衣節食
七賢二路以前車水馬龍很熱鬧的地方晚上10點過後幾乎看不到幾台車子在跑
大型街道入夜後冷冷清清
這是我這2.3年來的感覺

有同感.....小時後的七賢路皇家廣場及大同路新新興歡樂城現在都落漠了.....
 
__________________
有站友想學實務的有機米酒製作嗎?
冬令進補缺米酒嗎??
樹沒有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腦中帶殘,華佗難醫,
腳踏入泥,寸步難行,嘴掛上炮,神仙難敵,心中有愛,世界和平.
舊 2008-06-15, 03:11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st5016離線中  
greenba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60
高雄人的生意難做~這已經不是近5年10年的事了吧?

有人在大統集團(大樂)待了13年,現在一個月才領12000元
受不了你就辦退休,別領退休金,只領資遣費

一堆退伍的年輕人幹月薪不到2萬的人,比比皆是
舊 2008-06-15, 03:21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reenbay離線中  
orcish
Master Member
 
orcis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熱火爐
文章: 2,289
不然許多高雄人為何往它地發展..
引用:
作者greenbay
.
.
一堆退伍的年輕人幹月薪不到2萬的人,比比皆是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8-06-15, 05:22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cish離線中  
Global-Policy
*停權中*
 
Global-Polic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3
引用:
作者orcish
不然許多高雄人為何往它地發展..



說實話


除了中鋼(必須為中鋼本部)還撐得比較好之外(因為老共經濟好,建設飛快,鋼鐵等物料急速攀升,但後三年難說,目前是十年一輪傳產優,所以不用羨慕,等他烙塞你也老了,領本俸外加生產津貼與零頭股票)























繼續當苦命的勞工
舊 2008-06-15, 06:17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obal-Policy離線中  
orcish
Master Member
 
orcis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熱火爐
文章: 2,289
中龍聽說今年要合併進來,高爐建好,產能慢慢開出來的話,還是有利基吧..
上次看義聯在越南的大煉鋼廠在登報找建廠高階主管了,大家都想提高競爭力,像大陸鋼廠也在進行區域內合併..
而台塑在越南的鋼廠也即將動工,雲林的鋼廠不知還會不會繼續?不過台塑有可能花大錢買碳權嗎?

引用:
作者Global-Policy
說實話
除了中鋼(必須為中鋼本部)還撐得比較好之外(因為老共經濟好,建設飛快,鋼鐵等物料急速攀升,但後三年難說,目前是十年一輪傳產優,所以不用羨慕,等他烙塞你也老了,領本俸外加生產津貼與零頭股票)
繼續當苦命的勞工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8-06-15 06:50 PM 被 orcish 編輯.
舊 2008-06-15, 06:49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cish離線中  
Global-Policy
*停權中*
 
Global-Polic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3
引用:
作者orcish
中龍聽說今年要合併進來,高爐建好,產能慢慢開出來的話,還是有利基吧..
上次看義聯在越南的大煉鋼廠在登報找建廠高階主管了,大家都想提高競爭力,像大陸鋼廠也在進行區域內合併..
而台塑在越南的鋼廠也即將動工,雲林的鋼廠不知還會不會繼續?不過台塑有可能花大錢買碳權嗎?


講老實話

之前台塑不是要建跟中鋼一樣大煉鋼廠嗎?

本來中鋼有意相互持股合作,並積極將原有興建的中龍產能與台塑配合,

並聯合以交叉持股方式做整合配套,

還有一個小祕密,本來環評等中央遲遲沒給台塑回覆(阿扁時代),

中鋼還好心要幫腔去慫恿經濟部,

結果您台塑唱高調還想當老大,所以第一次協商合作破局,

至於義聯集團沒有跟中鋼合作那是因為心結(之前林義守建廠時狂挖中鋼牆角與精英,所以幾乎沒有機會洽談合作)

至於中碳老是抱怨中鋼壓制他們內銷價(中鋼優待價),

你看他們廠房都建中鋼,還幾乎65%以上都靠中鋼買他們的產品,

所以抱怨是多餘的,至於碳元素產品是製鋼的命根,

但說真的沒普世市場價值

謝謝討論
舊 2008-06-15, 07:13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obal-Policy離線中  
orcish
Master Member
 
orcis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熱火爐
文章: 2,289
嘻嘻∼我文中的碳權是指排碳量啦..
不過台灣有需要這麼多一貫廠嗎?增加就業機會到是個好藉口..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8-06-15, 07:20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cish離線中  
Yode
Senior Member
 
Yo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別找了! 不在這...
文章: 1,071
引用:
作者pcdvdpls
高雄應與台北相比, 怎麼與台中比? 消費力受當地人民的收入、消費習慣與物價等眾多因素的牽動, 比這個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收入少但消費能力高, 有什麼意義嗎? 收入少但物價高, 這樣比較好嗎? 台中的物價一向都很高, 有些甚至比台北高, 這也不是這幾年才這樣, 有什麼好奇怪的?

還好啦! 吃喝方面比台北便宜多了...

但是電腦3C產品還有動漫模型、刀槍(AIR Gun)...其他! 這類的娛樂用品! 是台北較便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  ~~章魚燒丸子! 附贈隱藏版!
  / /              
    ̄ ̄ ̄ ̄ ̄
舊 2008-06-15, 07:56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ode離線中  
Global-Policy
*停權中*
 
Global-Polic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3
引用:
作者orcish
嘻嘻∼我文中的碳權是指排碳量啦..
不過台灣有需要這麼多一貫廠嗎?增加就業機會到是個好藉口..



嗯~小弟想到哪寫到哪...一時不察....謝謝您的指教






國際碳權交易市場開始發熱



當氣候變遷愈發成為決策者的重要關切議題,碳權交易在國家政策議程的優先次序上也逐漸爬升。隨著碳權交易市場的架構日益成熟,交易金額也逐漸龐大,愈來愈多的綠色避險基金成立,其中更有不少基金鎖定碳權交易作為基金的主要獲利來源。

目前碳權交易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中,已開發國家為主要交易買方,而未開發、開發中國家則為主要交易賣方。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歐洲國家成為最大買家。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報告顯示:亞洲是清潔發展機制的主要賣方,占總供給額的84%,其中中國以60%高居第一。

全球碳權交易市場始於1996年,形式上大致可分為開放式交易市場(Open Market Trading)、配額交易市場(Cap-and-Trade Market)及補償交易市場(Offsets Trading Market)三種。

開放式交易市場允許參與者把達成的減量賣給其他需要減量的排放者,這類碳權交易市場的商品稱為信用(credit)。
配額交易市場一般是在受管制的地區或產業,排放者每年獲得的排放量配額。 「歐洲交易模式」(The European Trading Scheme, ETS) 就是屬於配額交易市場,也是最大的以企業為主的模式。這種模式屬於強制型並涵蓋25個歐盟會員國的12,000個基地。這種模式在2005開始執行,並涵蓋重工業與電力廠,也包括非歐洲的企業。

補償交易市場主要是鼓勵新設或要改建的工廠,採用最先進的管制或減量設施,可為工廠所在地爭取額外的排放配額;停止老舊設施也可取得補償額度。
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於2007年公布的資料,到2050年前,開發中國家每年可望因出售碳權賺得1,000億美元。近兩年來,碳權交易的獲利大約50億美元;換句話說,未來40年隨著開發中國家陸續投入再生能源和出售碳權,此市場可望出現20倍成長。世界銀行相信碳市場有潛力為貧窮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帶來超過250億美金的收入。

英國BBC評論指出,碳權交易,無論是在公司之間或是國家之間,只有在一種情況下能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就是排放量能被減低到能夠抵銷全球暖化。創造出一個市場本身並無法有效消減排放量。其次,如果交易並不全面,其效益將非常地有限。
與“什麼或誰被納入此交易行為?”同等重要的問題是“誰沒有被納?”入。美國,世界上最大的CO2污染者,將自身排除在外,不認可京都議定書。同時,中國,也即將在21世紀中前成為超越美國的最大污染排放者,也沒有義務減低排放量。即使在「歐洲交易模式」下,許多部門的排放量還是被排除在外,譬如運輸、家庭以及公部門。

批評家提出,碳權交易饒恕了 “照常做生意”(business as usual)的想法,並且無法強調轉投資於再生能源與捨棄化石燃料的需求。環保人士認為,交易,可能是對全球暖化帶來的威脅的一種認知,但並不能應對這問題的嚴重性與規模性。有些批評家這麼認為:如果交易模式能夠有用的話,它必須變的更加地廣泛──也許可以包含個人的碳配額。

新聞來源:
"Q&A: The Carbon Trade", BBC News, 2007/06/02
"碳權交易,新興國家搶商機",普羅投顧,2007/05/04
"Carbon Trade Market Will Grow to 20 Times in Upcoming 40 Years", World Journal,2007/01/03
舊 2008-06-15, 08:01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lobal-Policy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