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3
|
用老機器測是不準的, 因為有的片子燒的好, 但因為lead in區資料格式不符合老機器, 便會判定讀不出來, 不過通常燒DVD-video並且book type為DVD-ROM大多都應該讀得到才是, 另外讀的到是一回事, 讀的好又是另一回事, 有的player讀片能力強, �***子即使燒的差他都播的順, 所以很難用player來判定片子燒的好壞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796
|
老機器是測試相容性的..本人標準一定要舊機器能讀的到才算是佳片...
DVD Player也是有挑片的...本人就遇過好幾台...(專挑FBI片) 我的燒錄測試機粉簡單... ![]() 相容性測試都是用 pioneer 系列的.. ![]() 當然還有沒列出來的..有時要測才會裝到外接盒試一下... 一般來說C1/C2/PI/PO對我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放了N年後讀的到.讀的順.而且分數不會掉下來..火山不會爆發才有用... 今天閒閒拿一些老片出來測測(以下均為2007年6月11日以Benq 800A@822A CDSpeed4.7.5測試) 本人認為買過最超質的DVD片(9元大潤發Star media 4X DVD+R) 2005年8月3日燒..(MCC 002) ![]() 當初紅翻天的低極坦克(InfomeR20)DVD+R 8X 2004年10月22日燒 ![]() 當初測試不錯的南亞染料到現在怎麼樣了??(NANYA CLX)DVD+R 8X 2005年10月10日燒 ![]() 家樂福的歡樂片也有庫存唷 2006年5月20日燒(Optodiscr008)DVD-R 8X ![]() 一般的網拍7元片 2005年7月17日燒(MCC003)DVD+R 8X ![]() 剛開始燒認為不錯的IOmega(CMCNADF01)DVD+R 8X 燒完就後悔了... ![]() 找一片燒微古早一點的.... 2003年11月17日燒的(CMCMAG)DVD-R 2X ![]() 新片新機的測試當然就不用我試了... 分數比上速爛的就直接丟了..挑片的更不用說了... 各為看倌有看出什麼心得了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謝謝兄姐們的支持鼓勵;抱歉因故耽擱。
本想直接公開我的論斷,但還需潤飾,又為避免引起無謂的爭執,因此建議有 BenQ 或較新的 Lite-On 燒錄機的站友先做點實驗: 拿張 jitter 較高的片,用各種速度測 PIE/jitter (請用Nero CD-DVD Speed 4.7.5 版)。任意選個位置,將其PIE 對 jitter 作圖。可看出啥麼嗎? 當然,如果您懂得 PI error rate 和 jitter 的關係,答案明顯,不用我解說。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引用:
^^^^^^^^^^^^^^^^^^^^^^ JITTER只是PI變差的原因之一吧,也有可能是HF訊號差或者是STAMPER不良. 兩者的相關性既然有CATS可看,那ASYM跟BETA也是參考的因素. 而且有時候碟機廠如果沒有對該碟片的P0調到最佳化,也是會造成PI低 JITTER高的情況. 而且CATS的JITTER有三種,不知道你討論的是哪一種?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只好只看不寫 我也曾在紐約住過好一陣子 很懷念那段時光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傳輸速率的測試會比很多機器的 C1/C2/PI/PO error 測試可信 但中等以上的片可能圖形都相像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Jitter i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σ of the time variations of the binary read signal. This binary read signal is created by a slicer, after feeding the HF signal from the HF read channel through an equalizer and LPF (see Annex D). The jitter of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is measured relative to the PLL clock and normalized by the Channel bit clock period." 另參閱行家的話: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80&postcount=99 引用:
引用: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引用:
看看規格書定義的JITTER有 jitter-lead(Lead edge) jitter-trail(trail edge) jitter-bot(bottom after tilt compensation) 這些JITTER你說的DVDCAT都有,所以我才問你要用軟體測得的是引用哪一種JITTER? ECMA267也有對JITTER不同的解釋(READ-ONLY) 提供數據?基本上你既然認識業界的RD這種問題你直接問主管就知道了吧. 我只看出有點相似,如果要說碟機側的JITTER準確的正確性(與專業機器相比) 你還不如用示波器接燒錄機電路板看訊號輸出還比較快,這種設備在RD算是標準配備了. 工廠測JITTER都是用一倍速來測試,你實驗的基本條件就有落差了. 所以在討論區我也不會想以規格書跟專業機器來跟別人討論. 因為以每一台燒錄機來測試JITTER的再現性就有差異了,就算你的實驗得到證明驗證自己的燒錄機是與專業機器相吻合也是對你自己的環境而言,並不代表所有跟你用一樣機器的其他版友做的測試都會跟你相同.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你說 CATS 的 jitter 有三種,卻說成是 lead jitter, trail jitter, 和 bottom jitter,那 CATS 可測的 jitter 就不只你說的這三種。DVD規格書說:"The jitter of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is measured relative to the PLL clock and normalized by the Channel bit clock period.",是將 leading jitter 和 trailing jitter 合在一起測,也就是 total jitter,或通稱的 DC jitter。大眾用的機器不能單獨測 leading jitter 和trailing jitter,無法和 CATS 的 leading jitter 和 trailing jitter 比較,沒討論的必要。你沒弄清楚我的重點,問的是不切題的。
其餘的改天再回覆。 此文章於 2007-06-16 12:31 AM 被 Muchin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