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27
|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新莊
文章: 702
|
坦白說,我覺得還不賴,
一般不太懂電腦組裝的人, 就連Micro ATX板的使用者, 都很少用到PCI插槽, 加上有效利用PCB板來量產, 成本降低會反映在售價上, 少用塑膠來做PCI插槽, 其實也算環保, 應該會很不錯, 不過視Intel要不要跟進, 不跟進的話, 說不定以後Intel跟AMD使用者, 要用不同規格的版子, 會造成市場區隔, 逼消費者選邊站, 這就不是我樂見的未來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處理器:Core 2 Due E4600(好想換Q9550) 主機板:ASUS P5Q-EM 顯示卡:G45內顯(256MB,好想換5770) 記憶體:DDR2 800 2GB x 2 硬碟機:WD 250G 16M SATA 2 / Seagate 40G x3 2M IDE 電源:ZIPPY G1 400W 機殼:白色巨塔 4大6小(好想換SG03) 燒錄機:ASUS 22X DVD 喇叭:J-S J1301 USB / JBL Pro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巴西,有可能來嗎?
文章: 1,962
|
的確,能夠推廣得開,這比較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外國人…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其實現在也是選邊站啦,intel與amd不同的平台、cpu硬體架構,主機板上只剩下記憶體以及週邊介面卡是共用的。 這主要還是要看機殼供應商是否要獨立製作DTX Form的mount孔位,以及I/O檔板的規格,若是兩者共用應不是太大難事。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09
|
看起來好精簡...感覺少了很多東西這樣,成本應該不高吧
希望推展得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沒有AMD的努力 或許我們還在用昂貴的處理器和電腦! 還記得386時代有過5年不降價嗎? 大家想讓歷史重演嗎? 請大家多多支持超微半導體! ![]() MAXTOR不透過建達 直接送修原廠的方法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700
|
目前只有 PCB 樣板,連佈線都還沒有上,這跟單板系統的需求不同,Layout 的困難度會很高••。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2,576
|
自由度太高了...
似乎根本沒有規範可言... 這樣能夠算的上是種"規格"嗎??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45
|
我好像從來沒看過市面上有BTX的主機板....
AMD這個似乎有希望得多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說實話,除了後I/O看起來不一樣外,實在看不出它跟Flex-ATX﹝比Micro-ATX小﹞差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44
|
CPU散熱片應該想辦法變小一點,這麼小的主機板搭這麼大的散烖片,看起來怪怪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