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529
|
#1
曾用USB線一條接一條,接十幾公尺 中間有接個USB HUB(沒吃電的) USB線一變二條 末端接個無線滑鼠和有線的小鍵盤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應該收入精華區啊....呃,PCDVD一直缺精華區這玩意兒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沒那麼扯吧?其實這種問題就是去看波的書吧,物理光學跟電磁波等等的。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伊賀的故鄉
文章: 121
|
引用:
I/O要跟CPU溝通絕對不只是這麼簡單... ![]() I/O工作頻率與內部工作頻率可能就相差好幾百萬倍~ (自行想像CPU時脈與RAM差別多大...再推想I/O對CPU而言有多慢) 訊號會衰減(或遺失)不單單只是因為線材長度與材質... 通常當有I/O需要處理的時候(這裡假設輸入)會送一組信號要求CPU認可... (CPU會依情況或優先權判斷是否立即處理,若手邊仍有優先權更高的程序則可能不立即理會) 通過認可後才會釋放一道Clock讓I/O把訊息丟到上面 (可能是clock的上昇緣) 但若在這個上昇緣下降前輸入訊號來不及送達 (也許因受線材或距離等傳輸介質影響) 就會造成訊號漏失...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你是要問什麼?傳輸長度的問題這是要去看物理,不是看I/O,訊號的損失就是關於物理特性,不知道這跟I/O有何直接關聯?這種能分成物理層面跟電路層次,我想你問的該是物理層面才對,訊號太小導致於detect不好以及狀態錯誤。跟你在電路上面做任何補救措施來檢測微小訊號這是不同的。所以上面才有人說光纖能夠理論值不衰減。
你說的那是傳輸速度不夠快,可是I/O的通常都會有另有方式告知CPU是否有資料傳送,不是同步在搞的,來不及送達這種觀念落伍了吧= ="沒有什麼來不來得及,我就是把資料送出去之後通知對方說有資料來了喔,然後對方自己去搞,等它接收了資料他在通知說我可以接受傳送了喔,基本方式就是這樣。要是線太長的話那會導致出現的訊號是錯誤的狀態,這才是重點,訊號的正確性。 題外話,不是什麼電子的都是電腦才算,小可本身也是走這方面的。可惜我並非通訊方面的不能說出太專業的東西。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伊賀的故鄉
文章: 121
|
引用:
原先是納悶為什麼實體的線材會因長度而無法傳送資訊~ 後來因板友的解釋也大概有了頭緒... 引用:
嗯...敝人會仔細閱讀您的敘述~ 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觀念是不是有錯... 前一篇回覆只是分享我既有的想法,並無冒犯之意~ 還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還需要補強或改正~ 也很感謝ianme大提供的實務經驗...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實務不敢,小弟也說了並非這方面的,電子領域是很大的,RF跟通訊這是目前很熱的一項,只是我覺得你似乎把要問的問題出現的兩個層次的關係搞混了,真的有興趣的話找找應該有相關的書籍吧,通常也都會是原文的。你在網路上面要找到專業級的知識我覺得沒門路是很困難的。尤其像I/O這部份其實著墨較少,很多書都會以很多篇幅探討CPU整個結構跟各種運作的方式甚至如何改進設計,卻以後面一點篇幅來講述I/O甚至略過(有錯請指正)。
另外在CPU這方面目前技術實在是突飛猛進,也不是說看了書上寫的就跟真的狀況是一樣的,書上的都是基礎,但是在新型的電子型態之前有可能舊有的觀念是全部沒用的,舉例如真空管,在BJT出來之後除了音響其他領域的觀念全部翻新。所以這些舊的觀念參考參考就好,不是絕對。CPU技術都是掌握在Intel手上居多,即使知道也不能怎樣的,因為還有專利問題,有興趣就去找書看看會比較有幫助,不過基於上面的原因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這上頭,沒意義。 另外別掛懷啦,只是希望能討論出正確的觀念,我知道您並無冒犯之意 ![]() ![]() 此文章於 2006-10-04 03:20 AM 被 ianme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您的住址: 桃園-TW
文章: 1,446
|
就是V=IR
歐姆定律。 線材就是阻抗,越長的線組抗越高.... 那線越長不就表示....訊號在傳輸過程中都被線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
My Computer [2003.09]-已送人 CPU:Intel Pentium4 2.6CG M/B:MSI 865PE Neo 2-LS RAM:Transcend DDR400 512MB x 2 (Dual) (Samsung UCCC) Display Card:GeCube ATI X1300XT 256MB HDD:Maxtor 160GB DVD:Pioneer A09XL Power:SevenTeam (350W) keyboard:Logitech 飆風手 精華版 ----------------------------------- My Computer [2009.06] [COLOR=Yellow]CPU:Intel Core 2 Duo E8200 +Thermalright Ultra-120A M/B:ASUS P5Q RAM:ADATA DDRII 800 2GB x 2 (海力士) + Transcend DDRII 800 2GBx2 Display Card:SAPPHIRE HD 4830 GDDR3 512MB HDD:WD 160GB JB IDE + WD 200GB + WD 250GB AAKS SATAII + WD 640GB AAKS SATAII + WD 500GB AACS SATAII + WD 2TB 64MB + ExcelStor 160GB SATAII DVD:Pioneer A09XL Power:SevenTeam ST-420BKV(420W) Ver 2.0 Sound Card: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 ONKYO SE-90PCI Speaker:Creative INSPIRE T2900 keyboard:Logitech 飆風手 精華版 Mouse:Logitech G1 換 OMRON D2F-01F 按鍵 LCD Monitor:ViewSonic VX2235wm TV Card:UPMOST MTV雙語電視卡 歡迎到我的論壇閒聊 http://nitcs.itrello.com/forum/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
在這個上面來說沒那麼簡單喔,應該是如第一頁網友說的介電部分也要考量,我也沒辦法說的很清楚,總之訊號傳輸的過程他是在線裡面依照波的特性前進,繞射(不確定@@)過一段時間之後會使訊號弱化,造成準位不對,也許我用說的難以解釋,看能不能找篇paper來給看看比較清楚。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846
|
阻抗不匹配@@a......
__________________
500Mb/500Mb FTTH使用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