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rHermes
*停權中*
 
MrHerm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02
引用:
作者BMWM5
利率高低是看借款人的條件而決定的....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是辦房貸的....

每一家都麻可以辦1.98%的利率....只是條件有沒有達到而已....



請問所謂的條件是指?
     
      
舊 2006-05-22, 08:31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Hermes離線中  
Elros
*停權中*
 
Elro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引用:
作者MrHermes
請問所謂的條件是指?

信用、還款能力、貸款人現有資產........ 等
 
舊 2006-05-22, 08:34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ros離線中  
neuser
Advance Member
 
neus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I-Lan City
文章: 464
引用:
作者Elros
信用、還款能力、貸款人現有資產........ 等

如果是公教人員,百大企業的員工 ...

其實,
首購(政府優惠房貸),
勞貸(有勞工資格的房貸) ,
各家金融機構的利率都一樣

銀行自己辦的房貸,
通常前彽後高,還有綁約.,轉貸還要付違約金.
擺明就是要賺利息

我知道玉山銀行有自辦,保障型的房貸..
假設你貸二百萬,銀行就幫你保200萬,
意思是說,
那天掛了,
銀行會給你二百萬把房貸還清
__________________
在世界中心呼喊愛錢
舊 2006-05-22, 09:22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user離線中  
yingjen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3
引用:
作者Elros
信用、還款能力、貸款人現有資產........ 等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下最奇怪的現象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有錢人可以用超低利率跟銀行借錢,窮人卻得為0.1%的年利率差額跟銀行爭取破頭
舊 2006-05-22, 08:20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ingjenchen離線中  
BMWM5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活著就好......
文章: 24
引用:
作者neuser

銀行自己辦的房貸,
通常前彽後高,還有綁約.,轉貸還要付違約金.
擺明就是要賺利息

我知道玉山銀行有自辦,保障型的房貸..
假設你貸二百萬,銀行就幫你保200萬,
意思是說,
那天掛了,
銀行會給你二百萬把房貸還清


銀行本來就是要賺利息....不然它要怎樣生存????
不要說到利息就比中指....不然去跟朋友借幾百萬啊....
銀行注重的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跟擔保品的價值....
常常有人借個50萬就在那裡砍利率....
30年公寓還要借到20年....
沒辦法給他這種條件就在那邊說....
哎呀妳們銀行真爛....別家銀行都可以怎樣怎樣....
少來了....那家銀行真的可以給你這條件....
你找到我這家爛銀行作啥....
要低利率就給我證明....證明真的有能力來談條件....
不然我答應了....上頭不核准有個屁用?????
還有銀行保險只對年輕人比較有利....
因為30~40幾歲的男人....保費會高到讓你保不下去....
不是幾萬塊....是幾十萬的保費....
舊 2006-05-23, 12:06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MWM5離線中  
yider
Elite Member
 
yid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引用:
作者yingjenchen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下最奇怪的現象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有錢人可以用超低利率跟銀行借錢,窮人卻得為0.1%的年利率差額跟銀行爭取破頭

說穿了就沒什麼
風險問題
收入高,相對還的起錢
百大行業,公司比較不會倒
這都是銀行所考量的部分

不然有些自開工作室的,月入常可到七、八萬或是十萬以上
但銀行不貸給他們,原因就在提不出固定薪資所得證明
收入不定的狀況下,有可能這個月有錢付,下個月沒錢付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6-05-23, 12:13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ider離線中  
MrHermes
*停權中*
 
MrHerm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102
剛查了報表, 目前的情況是這樣:
土地銀行 從民國88 年3 月開始, 貸20 年240 期, 目前已經是第 86 期囉~
當時的首次購屋低利優惠, 只能有200 萬的額度, 因此另外的180 萬是用其它利率貸的,
200 萬的部份, 在95/02 時利率是2.12% , 好像慢慢在爬升中,
180 萬的部份, 在95/02 時利率是3.16% , 目前好像一直維持這樣,

覺得奇怪的是, 200 萬既然用政府的優惠利率, 為何會慢慢變高呢?
而180 萬的利率, 為何又是機動的? 這樣變來變去, 真的會在240 期準時還清嗎?
每期還的本金都不一樣, 要如何算出接下來每期是要還多少本金呢?

如果像我目前這種利率, 還有調降的空間嗎?
舊 2006-05-23, 01:37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Hermes離線中  
leon6922
Major Member
 
leon692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217
記得只要是在500大企業上班的~而且又第一次購屋者有些都有蠻大的優惠!
舊 2006-05-23, 02:28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on6922離線中  
yingjen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3
引用:
作者BMWM5
利率高低是看借款人的條件而決定的....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是辦房貸的....

每一家都麻可以辦1.98%的利率....只是條件有沒有達到而已....


這句話我越看越奇怪,
每一家都可以辦1.98% ?
那試問你對每一個來辦貸款的客戶都會跟他放話說可以到1.98%嗎?
即使今天銀行的正式推案最低只有2.98%, 你敢做出這樣宣言嗎?
每一家都可以辦1.98%
那為何不乾脆每一家都打1.98%的口號, 先讓顧客上門詢問
在逐一審閱條件決定放款利率?

你講的每一家都可以辦 1.98% , 那是分行主管針對少數"尊貴"客戶, 額外決定的放款條件
對於一般人都能夠這麼說嘛

通常的case, 看借款人的條件而決定, 借款人條件ok , 了不起就是照推案走最低2.98%
條件不好的人, 講難聽一點也不太會把利率放高 , 而是把放貸款成數降低
試想還款能力不佳的人,你是要借他錢然後要求他每次還更多的利息錢 ?
還是 借他比較少的錢, 日後他倒債損失也比較少 (甚至靠法拍就可以拿回本金) ?
舊 2006-05-24, 12:39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ingjenchen離線中  
yingjen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3
引用:
作者MrHermes
剛查了報表, 目前的情況是這樣:
土地銀行 從民國88 年3 月開始, 貸20 年240 期, 目前已經是第 86 期囉~
當時的首次購屋低利優惠, 只能有200 萬的額度, 因此另外的180 萬是用其它利率貸的,
200 萬的部份, 在95/02 時利率是2.12% , 好像慢慢在爬升中,
180 萬的部份, 在95/02 時利率是3.16% , 目前好像一直維持這樣,

覺得奇怪的是, 200 萬既然用政府的優惠利率, 為何會慢慢變高呢?
而180 萬的利率, 為何又是機動的? 這樣變來變去, 真的會在240 期準時還清嗎?
每期還的本金都不一樣, 要如何算出接下來每期是要還多少本金呢?

如果像我目前這種利率, 還有調降的空間嗎?

這要看你當初貸款的條件吧?
如果當初200萬只是說"低利", 沒有說"固定"的話, 日後當然會隨著每個時期變動
這應該問你當初放款的承辦人員會最清楚 ,
2.12%算是蠻低了, 應該沒有什麼調降空間,
3.16%應該可以談, 找個時間撥個電話給你的往來銀行問問看吧, 甚至你可以額外再多提擔保(可以顯示財力的部份) 也許有機會
至於是否可以還清, 這是不勞您擔心的, 當利率調高, 每期應繳的本息也會隨之增加的(所以歸還本金也就增加)

每期應繳本息 = 剩餘本金 x {[(1+月利率)^剩餘期數]×月利率}÷{[(1+月利率)^剩餘期數]-1}
說明:
月利率 = 當期年利率/12, ^表示平方
繳付利息=剩餘本金×月利率
繳付本金=每期應繳本息-繳付利息
舊 2006-05-24, 12:54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ingjenche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