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VIVO討論區 (數位機上盒)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ideamake 發表
在所有專業及半專業的影像處理工作室
沒有人會直接用MPEG擷取卡直接做VCD的
"上百萬的卡除外"
就連電視台也是用AVI再做後續處理
莫非他們都瘋了~~~
這些專業的領域並非你這非專業的人所能涉及
怎麼能隨便說人瘋了,這樣一句話罵到多少人~~~
硬碟容量更不是問題,大部分都是使用磁碟陣列
差一點的就用SCSI硬碟,不過有一個共通點
那就是容量都非常的大,哪來2GB或4GB的限制
專業的剪輯根本沒有人會用FAT16或FAT32
別笑掉他們的大牙了~~~~哈哈哈
"調高取樣頻率來增加畫質"
除非你要在電腦上播放或在特定的播放機播放
不然在一些標準的VCD 2.0播放機上是播不出來或不正常的
不過只要你爽,愛怎麼做沒人管你~~~
只是需要製作標準VCD 2.0的人別被這句話給誤導了
不然做出來的VCD不能在播放機上播放,畫質再好也是枉然
更何況用AVI所轉出來的MPG(VCD 2.0)經過濾除雜訊
畫質是絕對會令你滿意的

創意影音工坊
數位剪輯部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哈哈哈....又想到那好笑的...........


-----------------------------------------------------
我指的 與我做的 當然是以一般玩家的態度玩 mpeg-1
試問:
一般玩家要的是什麼?
就如發起這篇主題的 lin1983 所言:
「我用vd4擷取AVI檔 不到幾分鐘就好幾百MB了?
 這樣一場比賽下來可能十幾GB都不夠」
一般玩家 誰有那麼多的空間來放 avi ?
誰又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來轉檔?

你說的:電視台用 avi
他們的 avi 畫素多大? 不是 640x480 就是 720x480
那一塊捕捉卡要十幾萬 甚至幾百萬
而這
又豈是一般人買得起的?
儲存容量的問題 就一般 user 而言
哪個不是用 Windows 的 OS ?
只要是用 Windows 的 OS
就無法避免《一個檔案不能超過 2.1 or 4.3 GB 的限制》的問題

捉成 avi 的目的 無非是為了後製動作(如加上字幕 or 特效)
一般人誰會需要做這些動作?
如果只是為了畫質的因素
那也未免太不值了吧!?

快 耗的資源少 花的成本低 何樂而不為?
     
      
舊 2001-12-07, 08:27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lwb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桃園
文章: 644
>我指的 與我做的 當然是以一般玩家的態度玩 mpeg-1
>試問:
>一般玩家要的是什麼?

便宜(至少不貴)、高品質、可靠(高可用度,不要三不五時當掉;或是錄出來的影片總是有問題)
(方便對我來說倒是其次,尤其是要保存的重要影片,品質當然是最重要的)

>就如發起這篇主題的 lin1983 所言:
>「我用vd4擷取AVI檔 不到幾分鐘就好幾百MB了?
> 這樣一場比賽下來可能十幾GB都不夠」
>一般玩家 誰有那麼多的空間來放 avi ?

但是以現在的價格來看,十幾GB的IDE硬碟單位成本可能比硬壓卡還便宜耶
即使買一個硬碟專門用來錄影(還不一定要最貴最高級的,普通IDE的就行了)也不見得貴到哪裡去吧,
窮人有窮人的玩法,用便宜的Bt878卡也可能做出比硬壓卡品質更好的VCD

>誰又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來轉檔?

這個就看耐心了
不然即時軟壓也還勉勉強強可以接受啦

>你說的:電視台用 avi
>他們的 avi 畫素多大? 不是 640x480 就是 720x480
>那一塊捕捉卡要十幾萬 甚至幾百萬
>而這
>又豈是一般人買得起的?

專業用的的卡貴在品質(與可靠度)——不一定是貴在功能
一般的軟壓卡比硬壓卡*便宜*(在可取得相同品質的情況下)

>儲存容量的問題 就一般 user 而言
>哪個不是用 Windows 的 OS ?
>只要是用 Windows 的 OS
>就無法避免《一個檔案不能超過 2.1 or 4.3 GB 的限制》的問題

Win 2000 NTFS5 —— 16GB
而且擷取時自動分割AVI沒那麼難用吧?

>捉成 avi 的目的 無非是為了後製動作(如加上字幕 or 特效)
>一般人誰會需要做這些動作?
>如果只是為了畫質的因素
>那也未免太不值了吧!?

不做這些動作,一樣可以捉成AVI呀
值不值得是看影片的內容來決定的,如果影片內容真的重要,花個幾十GB硬碟並不過份吧?

>快 耗的資源少 花的成本低 何樂而不為?

花的成本高,品質差的硬壓卡也可不是人人都想買

--
快變成口水戰了
我想說的是(ideamake想要表達的應該也是)——軟壓硬壓各有優點
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好,沒必要刻意打壓另一方吧?
 
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在下才疏學淺,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此文章於 2001-12-07 09:09 PM 被 lwb 編輯.
舊 2001-12-07, 08:58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wb離線中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lwb 發表
>我指的 與我做的 當然是以一般玩家的態度玩 mpeg-1
>試問:
>一般玩家要的是什麼?

便宜(至少不貴)、高品質、可靠(高可用度,不要三不五時當掉;或是錄出來的影片總是有問題)
(方便對我來說倒是其次,尤其是要保存的重要影片,品質當然是最重要的)

>就如發起這篇主題的 lin1983 所言:
>「我用vd4擷取AVI檔 不到幾分鐘就好幾百MB了?
> 這樣一場比賽下來可能十幾GB都不夠」
>一般玩家 誰有那麼多的空間來放 avi ?

但是以現在的價格來看,十幾GB的IDE硬碟單位成本比比硬壓卡還便宜耶

>誰又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來轉檔?

這個就看耐心了
不然即時軟壓也還可以接受啦

>你說的:電視台用 avi
>他們的 avi 畫素多大? 不是 640x480 就是 720x480
>那一塊捕捉卡要十幾萬 甚至幾百萬
>而這
>又豈是一般人買得起的?

專業用的的卡貴在品質——不一定是貴在功能
一般的軟壓卡比硬壓卡*便宜*(在品質相等的情況下)

>儲存容量的問題 就一般 user 而言
>哪個不是用 Windows 的 OS ?
>只要是用 Windows 的 OS
>就無法避免《一個檔案不能超過 2.1 or 4.3 GB 的限制》的問題

Win 2000 NTFS5 ---- 16GB
而且擷取時自動分割AVI沒那麼難用吧?

>捉成 avi 的目的 無非是為了後製動作(如加上字幕 or 特效)
>一般人誰會需要做這些動作?
>如果只是為了畫質的因素
>那也未免太不值了吧!?

>快 耗的資源少 花的成本低 何樂而不為?

花的成本高,品質差的硬壓卡也可不是人人都想買

--
快變成口水戰了
我想說的是(ideamake想要表達的應該也是)——軟壓硬壓各有優點
選擇自己適合的就好,沒必要刻意打壓另一方吧?


---------------------------------------------------------------
當你的另一半對你說:我想喝杯鮮奶時
請問你會:
一、去 7-11 買罐鮮奶
二、去大賣場買奶粉回來再自己沖泡
三、去牧場抓頭母牛回來

?
舊 2001-12-07, 09:02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tne 發表
在理論上,先將影像擷取存成AVI再透過軟體壓縮,是可以比硬體壓縮的擷取
卡有更好的品質(不是一定),但需要花上很多空間時間與耐心去調整參數。講
究品質的高手多半是走這種方法,但一般人是不會想去玩的。
如果很在乎品質,可以如ideamakevm兄說的,改用非破壞壓縮等手段去提
高品質,困難度不高,壓縮時間也不會太久。把畫面定格仔細看,比起mpeg
好很多。但是容量還是很大,之前我剪接一段720x480的MTV,用huffyuv
壓縮不到5分鐘就破2G了。
至於這樣搞能不能與市售VCD相比?先看來源影質再說。我現在才發現討論的
訊源好像是電視訊號,這就.....似乎不太可能了那麼好了。
以前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高品質的mpeg,畫質比市售VCD還好,但是人家的
來源是LD,壓縮是VBR非制式壓縮。
說到這,如果製作目標是要在家用Player上看,我覺得就沒必要去搞軟體壓縮
來提高品質,因為不用非制式壓縮品質能提升的程度太有限,實在不值得。

----------------------------------------------------------
贊同!

直接去 7-11 買瓶鮮奶 又方便 又新鮮!
如果還嫌不夠新鮮 而跑去牧場抓頭母牛回來在己擠壓
那也未免太..............
別忘了
不過是要喝杯鮮奶罷了!
舊 2001-12-07, 09:09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藍斯洛特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1,592
引用:
最初由 pagan2000 發表


-----------------------------------------------------
你說的:電視台用 avi
他們的 avi 畫素多大? 不是 640x480 就是 720x480
那一塊捕捉卡要十幾萬 甚至幾百萬
而這
又豈是一般人買得起的?
儲存容量的問題 就一般 user 而言
哪個不是用 Windows 的 OS ?
只要是用 Windows 的 OS
就無法避免《一個檔案不能超過 2.1 or 4.3 GB 的限制》的問題

捉成 avi 的目的 無非是為了後製動作(如加上字幕 or 特效)
一般人誰會需要做這些動作?
如果只是為了畫質的因素
那也未免太不值了吧!?

快 耗的資源少 花的成本低 何樂而不為?


使用有MJPG晶片的擷取卡擷取AVI就能比較省空間,一張也才一萬多何必到十幾萬,玩影像擷取就是要作很多功課,當然擷取卡一分錢一分貨,使用一般普通的擷取卡來玩AVI格式就是要有點耐心和毅力,當然你也不想作出來的VCD在播放時出現小小的方格和馬賽克吧?

一張擷取卡幾十萬幾百萬????你想太多了吧,那是一整套系統的錢,像號稱很貴很的RT2500這種可類比和數位的擷取卡一張也才8百多美金,就能作出有專業品質的DVD和VCD,每次擷取超過2GB也是很正常的事(每次我用RRG擷取就是5~6個2GB檔案),反正轉好格式後接起來就好了,腦袋不要想的那麼死多換些方式其實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舊 2001-12-07, 09:15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藍斯洛特離線中  
lwb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桃園
文章: 644
>直接去 7-11 買瓶鮮奶 又方便 又新鮮!
>如果還嫌不夠新鮮 而跑去牧場抓頭母牛回來在己擠壓
>那也未免太..............
>別忘了
>不過是要喝杯鮮奶罷了!

所以說這是態度的問題,如果你把影片的品質當作「只是看過就算了」,也不必硬壓卡了,隨便的Bt卡加上現在隨便的即時壓縮軟體也能看呀
而且達到你所要的「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使用」的要求

而且你提出的比喻(詭辯?)奇怪的是
——用軟壓卡的難度並不比養母牛的難度/成本高(而且低很多)
用硬壓卡的難度與成本卻高過去 7-11 買瓶鮮奶甚多
落差太大了吧?

停止口水戰吧,辯贏這個沒技術性的主題是沒意義的,我要停手了。
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在下才疏學淺,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此文章於 2001-12-07 09:30 PM 被 lwb 編輯.
舊 2001-12-07, 09:21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wb離線中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lwb 發表
>直接去 7-11 買瓶鮮奶 又方便 又新鮮!
>如果還嫌不夠新鮮 而跑去牧場抓頭母牛回來在己擠壓
>那也未免太..............
>別忘了
>不過是要喝杯鮮奶罷了!

所以說這是態度的問題,如果你把影片的品質當作「只是看過就算了」,也不必硬壓卡了,隨便的Bt卡加上現在隨便的即時壓縮軟體也能看呀
而且達到你所要的「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使用」的要求

而且你提出的比喻(詭辯?)奇怪的是
——用軟壓卡的難度並不比養母牛的難度/成本高(而且低很多)
用硬壓卡的難度與成本卻高過去 7-11 買瓶鮮奶甚多
落差太大了吧?

停止口水戰吧,辯贏這個沒技術性的主題是沒意義的,我要停手了。


可以的話
去看看我錄製了多少 MTV, Video CD 和 布袋戲吧!
http://home.pchome.com.tw/cool/robu...codex/index.htm

多實用啊!
舊 2001-12-07, 11:16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藍斯洛特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1,592
引用:
最初由 pagan2000 發表


可以的話
去看看我錄製了多少 MTV, Video CD 和 布袋戲吧!
http://home.pchome.com.tw/cool/robu...codex/index.htm

多實用啊!


沒有人說過不實用呀,不過硬體是死的,軟體是活的,每個人用法不同何必一定要別人去認同你的作法才是""正確"",從以上你的發言實在無法苟同

不過有很多影片都是市面上買的到或租的到的東西,尤其是電影和布袋戲VCD已沒有多少人要收藏了,錄製這些我認為實在沒有實用和價值性 (錄的多並不代表什麼,其實人人都會)
舊 2001-12-07, 11:36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藍斯洛特離線中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藍斯洛特 發表


沒有人說過不實用呀,不過硬體是死的,軟體是活的,每個人用法不同何必一定要別人去認同你的作法才是""正確"",從以上你的發言實在無法苟同

不過有很多影片都是市面上買的到或租的到的東西,尤其是電影和布袋戲VCD已沒有多少人要收藏了,錄製這些我認為實在沒有實用和價值性 (錄的多並不代表什麼,其實人人都會)


你如果有在看布袋戲的話
你就知道我錄的那些 並沒有發行VCD
你去大霹靂網站的討論區看就知道有多少人在連署要求大霹靂發行那些早期的VCD
更別題我錄的近千首MTV了....
你想看 Berlinda Carlisle 的 Leave a Light On MTV ?
我有
你市面找得到嗎?
找不到!
你說我錄製這些有價值嗎?
將我喜歡的影片燒錄起來保存起來
想看的時後拿來回味、欣賞
不值嗎?

再者
我並沒有要求誰一定要跟我一樣的做法來玩 mpeg-1
不過是說出的簡單方便的方法來回應主題罷了
別想太多.....
舊 2001-12-08, 12:23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pagan20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笑情山鄉
文章: 259
引用:
最初由 lwb 發表
>
而且你提出的比喻(詭辯?)奇怪的是
——用軟壓卡的難度並不比養母牛的難度/成本高(而且低很多)
用硬壓卡的難度與成本卻高過去 7-11 買瓶鮮奶甚多
落差太大了吧?



如你之前所講的
你說要用什麼樣的系統來突破 2.1 or 4.3GB 的限制
你說專業的領域都抓成 avi 來後製
你說電視製作的高等級配備
再者抓成 avi 之後的軟體壓縮所浩的時間
以上種種你說專業領域的製作方法
這跟去牧場抓頭母牛自幾來擠壓鮮奶有什麼不同?

別忘了
User 要的是什麼
不過是將電視節目錄下來保存
如此罷了!

專業領域有專業的搞法
玩家亦自有玩家的玩法
一切皆視需求而定

此文章於 2001-12-08 01:24 AM 被 pagan2000 編輯.
舊 2001-12-08, 01:06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gan2000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