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效能極限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ric200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76
引用:
作者Jalamorm
先回答問題: 是的,搬移檔案會用到記憶體。

完整的搬移動向為: 硬碟(來源) ---> 記憶體 --> 硬碟(目的地)。
兩個箭頭表示是透過 CPU 或 DMA Controller 或 SATA Controller 來處理搬移的工作。
(SATA 是不是叫 SATA Controller 我不清楚,但是都會有類似的晶片在做同樣的工作)


以下是漫長的補充:
在計算機架構發展的一開始,硬碟還只有 PIO (Programmed Input/Ouput) 模式,檔案在硬碟與記憶體之間的移動是靠 cpu 來執行的,因為當時 os 執行搬移檔案的工作是由一個常駐程式來執行,想當然爾,執行程式一定要透過 cpu。因此,pio模式會消耗大量的 cpu 資源不是沒有原因的。

接下來,發明的 DMA Controller,將搬移檔案的程式直接寫到一顆晶片裡面,檔案在硬碟跟記憶體間的移動就改靠它了。DMA Controller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 CPU,專門為搬移檔案而設計的 CPU,因此,執行起來比...


DMA Controller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 CPU,專門為搬移檔案而設計的 CPU?????
CPU顧名思義是中央處理單元,DMA Controller是直接記憶體存取控制器,中央處理單元包含算數,邏輯....等運算單元,而DMA Controller並無這些功能,要說她是小型的CPU並不通.
     
      
__________________
Mother board: s2885
CPU: AMD opteron 244 x 2
SDRAM: SANMAX 512M ecc reg x 4
SCSI RAID CARD: SRCU42X x 1
SCSI RAID CARD: MegaRAID SCSI 320-4X x 1
HDD: st336753lc x 5
HDD: st336753lw x 1
HDD: mas3367nc x 2
HDD: map3147nc x 10
夢想配備: 無
舊 2005-11-14, 03:46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ic2003離線中  
aric200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76
再提一點,當初DMA的論點可是當DMA被啟動時將不耗用CPU的資源,現在還有些CPU是這樣的,當DMA啟動時DMA跑DMA的,CPU跑CPU的快取.兩者在快取內的指令和資料都足夠時可成立.當快取資料或指令不足時就會搶記憶體.
 
__________________
Mother board: s2885
CPU: AMD opteron 244 x 2
SDRAM: SANMAX 512M ecc reg x 4
SCSI RAID CARD: SRCU42X x 1
SCSI RAID CARD: MegaRAID SCSI 320-4X x 1
HDD: st336753lc x 5
HDD: st336753lw x 1
HDD: mas3367nc x 2
HDD: map3147nc x 10
夢想配備: 無
舊 2005-11-14, 03:50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ic2003離線中  
Jalamorm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19
是否可以稱為小型CPU,我想是見仁見智。

或許您覺得不太好,但是就搬移檔案這件事,中心主角不也就是 DMA Controller? 我稱他為小型的CPU也不為過吧 畢竟他取代了原本CPU在做的事情。

我希望這樣的名詞不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困腦,畢竟我們的重點不是在名詞解釋,而是運作原理。
舊 2005-11-14, 04:01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lamorm離線中  
Jalamorm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19
引用:
作者aric2003
再提一點,當初DMA的論點可是當DMA被啟動時將不耗用CPU的資源,現在還有些CPU是這樣的,當DMA啟動時DMA跑DMA的,CPU跑CPU的快取.兩者在快取內的指令和資料都足夠時可成立.當快取資料或指令不足時就會搶記憶體.


是的,我上面也有稍稍提到,但是沒這麼精細,謝謝您幫我補充的更完整。
舊 2005-11-14, 04:03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lamorm離線中  
CG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63
感謝 aric2003 跟 Jalamorm 以及眾大大們的解惑^^
讓小弟了解不少,同時也覺得丟臉,讀資管系的我都已經大四了,還問這樣的問題,真是丟臉阿=.=
PS: 資管屬於商科,所以在硬體方面學校真的幾乎是沒在教育,只偏重在軟體跟管理方面.... 當初應該獨資工才對...感覺比較有前途阿...
orz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5-11-16 02:17 AM 被 CG6 編輯.
舊 2005-11-16, 02:15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G6離線中  
暗黑迷
Senior Member
 
暗黑迷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197
而從一般的 ATA 133 硬碟般到 RAID0 則可以很快, 應該是 ATA 能夠傳輸出來多快, RAID0 就能接收多快,才會有 13 秒的驚人速度!


樓主可試試 好的硬碟 加 陣列

就會知道 13 秒的時間來拷貝 550MB 的 檔案

是多麼驚人 的 慢 了

電腦 這東西 一切都是錢作怪
__________________
[IMG]

cpu : CORE2 6300
MB : GIGABYTE DS3
Ram : 512*2
HD : WD 36 * 4 SEAGATE 320g*5
Power : 480W
DVD : A09
Vga : asus en 6600GT
舊 2005-11-16, 04:31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暗黑迷離線中  
CG6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63
test!
測試貼圖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6-01-22 09:34 PM 被 CG6 編輯.
舊 2006-01-22, 09:04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G6離線中  
steven_jou0407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84
感覺raid0寫入成長不如讀取

這樣對嗎?
舊 2006-01-23, 04:19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even_jou0407離線中  
leewayne
Elite Member
 
leewayn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土城人
文章: 8,854
引用:
作者Jalamorm
是否可以稱為小型CPU,我想是見仁見智。

或許您覺得不太好,但是就搬移檔案這件事,中心主角不也就是 DMA Controller? 我稱他為小型的CPU也不為過吧 畢竟他取代了原本CPU在做的事情。

我希望這樣的名詞不會給您帶來很大的困腦,畢竟我們的重點不是在名詞解釋,而是運作原理。



敝人對於 J 兄的「比喻」相當贊同,
既是「比喻」,就不需要太強求文字面上的本意。
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電腦、攝影,旅遊、玩車其實也是我的最愛!
☆雙核遊戲機 E8600 oc 4.3G+P5Q-E+G'Skill-DDR2 1066 2G*2+ ATI 4870 1GB
☆四核轉檔機 Q9550 oc 3.77G+友通DK P45+創見D9-DDR2 1G*4+ nVIDIA GTX285 1GB

攝影器材:
Nikon D80
Canon EOS 3 / 300D / 450D
SONY W300/FujiFilm F100FD+F50fd/Sony 707/Sanyo J4
舊 2006-01-23, 08:58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wayne離線中  
雷瓦登
*停權中*
 
雷瓦登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收不到好人卡的地方
文章: 97
的確
5XXMB花費13秒
真的是太慢了
我記的2MB的快取7200RPM的0系統陣列(2顆硬碟),
做了相同試驗也才4~5秒間
(BLOCK 512K,我的卡最高可以設到2M,但是如果設最低的4K,那會天荒地老吧)
當然也牽扯到檔案數量大小與資料連續性等等問題
我發現大家漏了這一個差異點,這樣是不是對大家有幫助
舊 2006-02-01, 03:14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雷瓦登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