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187
|
引用:
不然原廠TY怎ㄇ會賣那麼貴呢^^ 就是因為QA嚴格 所以刷下來的就多了~ 另外~等級其實就是QA的嚴緊度問題~ 合格標準卡的緊不緊~ 抽查數多不多~這些都直接影響成本的~ 所以差多差少 就在地雷片的發生率ㄅ 這也就是台系跟日系價格差異不一樣的地方~ 人家是請專業品管 台系是消費者就是品管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680
|
引用:
a06....1.08 3520.....3.04 回去又試了一下....3520可以讀到...寫入還沒測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615
|
引用:
有進步了,希望您能成功..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615
|
引用:
這真的很難說.. 以THAT'S來說,品管方面.. 舉例: 比如一條線一天可以生產1萬片良率,可是THAT'S認為還要更講究,除了電腦檢測後,再進行人工QC檢測,以實際工程師下去計算,如果計算上只能達到7000片良率,那3000片就會打入次級品,而次級品在經過人工QC分為各等級(當然也有工廠採用機器的狀態來直接區分,畢竟沒那麼多人力).. 而良率的寬與嚴,在於每位工程師的頭頭,在軍中俗稱班長來定奪,當良率超過7千片門勘時,就會要求寫報告,必須解似清楚.. 也因此我們可能在變色龍中遇到比國內更好的品質片,也會遇到比國內更差的品質片.. 產品在人工以及機器時,就已經把等級區分出來,而在機器區分等級後, 次級是採用各工廠的觀點來做區分,有時測試人員把機器打下的片子,並未實際去做燒錄器相容測試,就把產品丟出..就會遇到整批,您怎麼燒都會有影像停格或是只能燒VIDEO不能燒DATA等等奇怪的現象..這就表示這時候工廠的測試員在打混.. 但有時測試員沒打混,寫出次級等狀態,如果運氣好點,就會在特定的燒錄器上燒錄後表現狀態非常良好,通常我們俗稱便宜又大碗的產品.. 所以整體來說,其實兩者在選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總歸還是要靠運氣,不過如果您遇上比較負責任的代理商,其實買多買少都沒有什麼差別,只要是A級的,至少機器QC那層已過關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