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
引用:
光測pi/po測不出錯誤的block 之前已經有文章測過的 pi/po很正常,但是表面掃描有紅點 其實如果只是要確定檔案copy的出來 用dvdinfpro的表面測試是最準的 之前有人測過cdspeed表面測試沒有問題,但是用dvdinfopro測一堆白點 如果很注重正確性 之前有大大介紹過用cdcheck 先作一份crc check table 再用cd check確認 這樣有問題的時候很容易知道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58
|
小弟認為不論你怎麼檢查,出現壞點應該是遲早的事吧
到時候你能做的就有限了 所以重要資料除了用不同的好片子做備份外 用QuickPar (或SmartPar) 做一定比例的還原檔 才能把損壞的部分變回來 準備一個par檔,可以忍受壞掉一個檔案,然後還原,以此類推 準備一個par2 block(區塊大小可自己定義), 可以還原一個區塊 要準備多少par,視個人經驗,和光碟剩餘空間而定 當然這是針對比較好的燒錄片來做的 爛的燒錄片,在一段時間後,整片或一大部分都讀不出來的話,就沒意義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
引用:
與其這麼麻煩 不如同一份資料多燒個兩片 放在不同的地方保存 反正一樣是浪費空間來獲得保障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26
|
檢查CRC值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吧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158
|
引用:
不好意思啦, 就是因為目前DVD的保存期限未知, 小弟生性膽小又保守, 燒了幾百片後, 生怕錯過再次備份的時機, 資料一去不復返, 故努力鑽研各種資料保存方法, 才敢來野人獻曝一下, 而且這也只是選擇性使用嘛... 如果保存期能有五十年, 那我也就跟大大一樣, 免得麻煩, 可是若想到每隔兩三年就要重新備份一次才保險的話....東西一多, 真的會瘋掉, 要是還能有還原功能, 小弟就能拖久一點再備份了, 不過, 即使不燒錄光碟, 經常在硬碟中使用 md5, sfv, csv 等工具真的是很好的習慣, 之前有一回, 就是燒錄完一直比對都不過, 甚至硬碟中的檔案只要搬到另一個硬碟就不一樣, 原因找了很久, 才發現在DARM的高位址區域, 出現一個壞位元, 究竟DRAM壞了幾天,這期間搬過哪些東西,要一個個檢查出來實在不容易 何況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到DRAM的高位址壞掉的問題 DRAM的測試相當複雜,有些供應商為了省錢,減少一些測試pattern,你不會知道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