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以前就知道電視到時會改的很慘
所以從來沒去看過任何一次,以免破壞對小說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北極星
文章: 2,612
|
期待愈深.失望愈大
只要是改編之類的.我幾乎都不看...都會亂改..或是主角不夠格演主角>"<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A罩杯美少女關懷協會
文章: 576
|
記憶中
看過的小說改編電視版 都被改的亂七八糟 最忠原作的當屬∼天龍八部2004亦菲 版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49
|
我是看港漫
還覺得不錯 但已經看了好幾年 不知道哪年才看的到結局
__________________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443
|
最近出租店看到了港劇「覆雨翻雲」的蹤影,看了背後的劇情簡介,那才真是離譜!
什麼覆雨翻雲的翻雲指的竟然不是黑榜第一人-浪翻雲,而是編劇自創的武功名稱-翻雲刀法 而風行烈這個腳色COVER掉原著的小魔師方夜雨而成了蒙古人後裔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45
|
「覆雨翻雲」
覆雨劍、翻雲刀...噗哧 浪翻雲居然變成一把刀 看這部一定會吐血...
__________________
![]() ![]() ![]() 我喜歡的女孩 很會吃醋 又性急 愛哭 易怒 但是 她的微笑.... 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13
|
建議你可以看一下資治通鑑。
從東西魏、北周、北齊到隋唐初。這一段歷史非常精彩。 自五胡亂華天下分裂,到南北朝分裂,到關隴集團菁英宇文泰改革,到楊堅統一天下,到征朝鮮天下大亂,到關隴李家再度統一天下,到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後被稱為天可汗,這中華武功至盛世的奮鬥史。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可愛女兒 http://www.flickr.com/photos/xiecolleen http://0rz.tw/321AC http://xiemark.blogspot.com/ 此文章於 2006-06-22 05:00 PM 被 xiemark 編輯.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13
|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三個人 by wiki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人,鮮卑族,南北朝西魏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亦奠定了北周的基礎。後追尊為文王,廟號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為文帝。
[編輯] 歷史 宇文泰先世為東胡宇文部酋長。東漢末,宇文部加入鮮卑部落聯盟,遂被鮮卑化,游牧於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上游。 北魏末年六鎮起義中,宇文泰隨父宇文肱加入鮮於修禮的起義隊伍。起義被爾朱榮鎮壓後,宇文泰成為其部將賀拔岳麾下。永安三年(530年),魏孝庄帝殺爾朱榮,但軍權仍然操在爾朱氏手中。不久,爾朱氏敗滅,高歡位居丞相,並由此掌權。魏孝武帝密詔賀拔岳,欲以之牽制高歡。 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岳遇害,眾推宇文泰為統帥。後上表魏孝武帝,相約共扶王室,孝武帝遂下詔以宇文泰為大都督、雍州刺史兼尚書令。同年,宇文泰平定秦、隴,孝武帝封官為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地位僅次於高歡。是年十月,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遷都於鄴(今河北鄴鎮),是為東魏。遂北魏分裂。 孝武帝受制於宇文泰,心中不悅,不滿溢於言表。永熙三年(534)十二月,宇文泰殺孝武帝,另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而實際政權控制在泰手中。 宇文泰足智多謀,有很強的指揮能力。與東魏多次交鋒,互有勝負。大統三年(537年)春,東魏進攻潼關,宇文泰大敗之。秋,東魏十萬人進沙苑(今陝西大荔),宇文泰以不滿萬人乘東魏軍輕敵,親自鳴鼓奮戰,獲得大勝,俘虜七萬人。 宇文泰採取了和北攻南的政策,對於北方的突厥、柔然曾通好,但對於南朝則採取攻勢,先後進占了益州和荊雍等地。 [編輯] 治國 經濟上,勸課農桑,恢復了均田制。並注意屯田以資軍用。曾採納蘇綽建議進行改革,制定了公文格式,以硃色、墨色區別財政支出與收入,定出戶籍冊和臚列次年課役大數的計帳制度。大統十三年的計帳,在敦煌石室里有殘卷保存下來。後又針對地方官員制定六條詔書:清心、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 又改革軍隊統轄系統,建立府兵制,以擴大兵源。這個制度為隋唐所沿用。形式上採取鮮卑舊八部制,立八柱國,實為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設有兩個大將軍,共12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24個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48個儀同;一個儀同領兵千人。這樣,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府兵。 政治上,宇文泰實行以德治教化為主,法治為輔的原則。法律上,主張不苛不暴,而「法不阿貴」。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學,曾在行台設學。俘虜王褒、宗懍等均受到禮遇。後又令盧辯仿周禮更改官制,實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體。 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姓,如恢復元氏為拓跋氏。而所將士卒也改從主將的胡姓。從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漢人。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7%E6%96%87%E6%B3%B0" 楊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西魏大統七年-仁壽四年,即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係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自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后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政績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嚴重分裂後的中國,從此中國在大多數的世紀裡都保持著他所建立的政治統一。 隋文帝鑑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故自開皇九年,文帝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文帝開皇五年,即大索貌閱,並接納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同時,隋初經歷南北朝戰亂,民生疲弊,故文帝接納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隋之富饒既非重歛於民,究其原因, 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滅。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初經濟發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故文帝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鑑於魏晉南北朝政區劃分毫無標準,地方行政混亂,支出龐大,故文帝於開皇三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誠如學者錢穆所言: 開皇之治的成功,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是一個基本因素。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國庫之豐積,不無原因。 此外,文帝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文帝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文帝得國以來,勵精圖治,兼且天資刻薄,自不容貪污枉法之行為存在。文帝命柳盛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污不稱者二百餘人,州縣肅然。吏治之整肅,不僅上裕國庫,下紓民困,隋初之隆盛,此亦為要因。 楊堅開了中國科舉制度的先河,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他在位期間,史稱「開皇之治」。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還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編輯] 生平 [編輯] 早年 唐太宗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在)出生,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長孫氏,(登基後稱長孫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隨父親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此後,李世民經常出征, 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破李軌,殺薛仁杲(薛舉之子),敗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一舉翦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進入長安時,受到部分軍民以皇帝的禮儀招待。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 [編輯] 玄武門之變 此後,李世民與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間互相傾軋,分為兩派。宰相裴寂、謀士王珪、魏徵、東宮衞士將領薛萬徹等跟隨李建成、李元吉為一派,謀士杜如晦、房玄齡,將領秦叔寶、尉遲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隨李世民為一派。大臣長孫無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將領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殺,而後來高祖讓位,他即位為帝,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溫泉銘(局部)[編輯] 貞觀之治 在李世民統治其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晚年著《帝范》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 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積極推行科舉制。 630年,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松贊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病死於長安含風殿。葬於今中國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諡號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徵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唐太宗還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可愛女兒 http://www.flickr.com/photos/xiecolleen http://0rz.tw/321AC http://xiemark.blogspot.com/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31
|
原來結局素皆大歡喜,還好偶沒先看小說,不然真的想FIRE那個編劇!
![]()
__________________
另類財富--付出才能傑出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唐代白居易自述:「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由於他的勤奮,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偉大詩人。 一個人能成功,非一朝一夕所成,即使有天賦之才,如果沒有後天的磨練,也是無法有所成就;凡夫俗子,只要加倍努力,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佛陀弟子周利槃陀伽,未開悟前,是個非常愚笨的人,他和哥哥一起出家,每天背誦「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這半首偈,總是背不起來,也不懂得此偈在講什麼,他哥哥氣他的愚蠢,想把他趕回家去。 佛陀看到傷心的周利槃陀伽後鼓勵他,並耐心地親自教導他,他每天一邊掃地,一邊用心地念「掃塵除垢」四個字,從剛開始不是忘上字就是忘了下字,但由於他的堅心與精進不懈,後來大徹大悟,成為大阿羅漢。 《佛光菜根譚》說:「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傑出,平凡才能不凡,磨鍊才能熟練。」古今中外,賢愚凡聖,都是從平日累積實力而得,如果您現在未能一展長才,發揮所長,不要氣餒,就趁現在好好磨鍊自己、養深積厚,有朝一日,必能實現理想! by 宣選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縣瑞芳鎮
文章: 1,100
|
引用:
尋秦記也把 紀嫣然和琴清給合體了XDXDX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