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308
|
看對話框空白的部份「平均速度:8.7x」
|
|||||||
|
|
|
Regula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7
|
引用:
謝謝! 奇怪了!我原先用 Firefox 沒看到 s 大的貼圖, 現在用 IE 才看到!才明白!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429
|
應該要貼那張燒錄速度的紀錄圖
才知道最高飆到哪裡...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不能這樣講... 因為4.36G以800A 8X燒錄正常來說,不可能低於8分鐘整的 就算是內接式的也一樣 出現低於7分30秒的成績真的是非常偶然、神奇的表現 所以跟使用IEEE1394還是USB2.0沒有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
引用:
嗯路人大大,那個好豬兄說得對。 一般4.36G以800a 8x來說,最起碼都要8min 24sec左右,含lead-out約25 sec。 而7min 22sec燒完表示整個data在7min內就傳輸完成了。由於前400~500MB是用6x,所以平均顯示到8.7x表示後面都有超過9x來燒的情形,我有注意一下,有飆到10x的狀況………… ![]() 不過路人大大猜對了,小弟是用1394a就是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268
|
引用:
圖很正常啊 可能剛好伺服器忙碌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引用:
說到1394跟USB2.0的部分... 轉貼一下對岸看到的文章(簡體): http://www.chinaunix.net/jh/45/262297.html -------------------------------------------------------------------------- ChinaUnix-硬體技術討論區精華帖 USB2.0 VS IEEE 1394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lsw 發表于︰2004-02-18 14:52:06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設備和移動數據外設的普及,使用高速的串行界面將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電腦上主要採用了兩種外設界面模式──USB2.0和IEEE 1394。那么面對USB2.0及IEEE 1394這兩種並駕齊驅的界面,它們的標準有何不同?各有什麼優勢呢? 一、USB2.0規範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行匯流排”。它是一種應用在PC領域的界面技術,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 Telecom聯合製定。不過USB不屬于匯流排標準,而是電腦系統與外圍設備連接的輸入/輸出界面標準。USB透過一個4針的標準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理論上USB可以掛接127台設備。USB系統的硬體部分一般由3個部分組成︰USB主機控制單元/根集線器、USB集線器、USB設備。 小知識︰每個USB設備使用7bit的數據來定址,2的7次方為128,減去主機佔用的00位址,最多支持127個設備。當然127個只是個理論值,實際上並不一定能達到,目前一般只能連接111個外設。 目前,USB的規格主要有V1.1和V2.0。二者相比,USB2.0除了擁有USB1.1中規定的1.5Mbps和12Mbps兩個傳輸模式以外,還增加了480Mbps高速數據傳輸模式(注︰第二版USB2.0的傳輸速率將達800Mbps,最高理想值1600Mbps)。雖然USB2.0的傳輸速度大大提升了,但其工作原理和模式是完全與USB1.1一樣的,而提升到480 Mbps的傳輸速度的最關鍵技術就是提升單位傳輸速率︰USB1.1的單位數據傳輸時間是1毫秒,而USB2.0的單位數據傳輸時間則達到了125微秒。 同時USB2.0採用向下兼容設計,USB2.0中的“增強主機控制單元界面”(EHCI)定義了一個與USB1.1相兼容的架構,採用了一組通訊協議的延伸技術與針對連結端口研發的全新硬體組件︰傳輸轉譯器。傳輸轉譯器的緩沖存儲器,可以利用全速與低速傳輸裝置進行存取,直接與連結埠進行連結傳輸。這樣它可以用USB2.0的驅動程式驅動USB1.1設備來實現向下兼容功能。不過USB2.0 HUB並不像USB1.1 HUB那樣可以直接利用12Mbps的傳輸速率來進行數據傳輸,這裡要經過識別、轉換過程︰即USB2.0 HUB首先辨別所插入的USB設備具體是USB1.1還是USB2.0,如果使用的是USB1.1設備,則要將USB2.0的480Mbps轉換成USB1.1的12Mbps。 小提示︰USB2.0的最高傳輸速率為480Mbps,即60MB/s。不過,大家要注意這是理論傳輸值,如果幾台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晶片會對每台設備可支配的帶寬進行分發、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設備只能共享1.5MB/s的帶寬。如果單一的設備佔用USB界面所有帶寬的話,就會給其他設備的使用帶來困難。這有點類似于共享上網的情況。 二、IEEE 1394規範 1987年,Apple公司在SISI界面的基礎之上推出了一種高速串行匯流排──Fire Wire,希望能取代並行的SCSI匯流排。后來IEEE聯盟在此基礎上製定了IEEE 1394標準(SONY稱為i.Link)。 IEEE 1394採用菊花鏈式配置,也允許採用樹形架構配置,不過仍是以線性連接菊花鏈組成樹形架構的各種線性分支。IEEE 1394匯流排也需要一個主適配器和系統匯流排相連。通常我們將主適配器及其端口稱為主端口。主端口是IEEE 1394匯流排樹形配置架構的根節點。一個主端口最多可連接63台設備,這些設備稱為節點,它們可構成親子關係(如圖),兩個相鄰節點之間的線纜最長為4.5m,但兩個節點之間進行通信時中間最多可經越15個節點的轉接再驅動,因此通信的最大距離是72m,線纜不需要終端器。 與USB不同的是,IEEE 1394標準界面架構的所有資源都是以統一存儲編址形式,並用存儲變換模式識別,實現資源配置和管理。因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IEEE 1394可以看做等同于PCI匯流排的匯流排體系架構。此外與USB相比,IEEE 1394具有支持同步和異步傳輸的特點。異步傳輸是道統的傳輸模式,它在主機與外設傳輸數據的時候,不是實時地將數據傳給主機,而是強調分批地把數據傳出來,數據的準確性卻非常高,這是它的主要特點。而同步傳輸則強調其數據的實時性,利用這個功能設備可以將數據直接透過IEEE 1394的高帶寬和同步傳輸直接傳到電腦上,從而少了以往的昂貴緩沖設備。這也是數碼攝像機一直採用IEEE 1394作為標準界面的原因之一。 目前IEEE 1394只有兩種規格。一種是IEEE 1394a,是目前的主流規格,主要支持兩種模式──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其中Backplane模式只支持12.5Mbps、25.5Mbps或50Mbps的傳輸速率,而Cable模式則提供了我們需要的100Mbps、200Mbps和400Mbps。不過,IEEE 1394的傳輸速度是遵守從低原則︰由於其在同一網路裡數據可以使用不同的速率進行交換,但如果兩個傳輸速率為400Mbps的設備中間加入了一個200Mbps的設備,數據的傳輸速度則會以200Mbps為準。另一種是IEEE 1394b,這是為下一代PC所製定的標準,它將由IEEE 1394a的400Mbps直接擴大到800Mbps和1600Mbps,如果使用光纖的話,最高傳輸速率提升到了3.2Gbps。此外與IEEE 1394a相比,IEEE 1394b使用連接距離達到100米(注意︰這要以降低傳輸速率為代價,此時傳輸速率將減低到100MB/s)及提供內部設備供電解決方案。除此之外,IEEE聯盟在IEEE 1394b規格中又引入了一種稱為“Betamode”的新物理層配置,用來提升IEEE 1394b系統的管理能力。 三、誰勝誰負 1.成本高低 在成本方面,USB2.0較佔優勢。因為目前的主板晶片組中都內建了USB主控制單元,並且目前大多數外設都以USB界面為標配。因此用戶基本上不需要再投入其他費用,就可以享受USB所帶來的便利。而對于IEEE 1394來說,IEEE 1394控制單元的架構較複雜,要想將它集成進主板晶片組中,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成本上都有一定難度,所以目前市面上幾乎很少有集成IEEE 1394控制單元的晶片組。要想實現IEEE 1394功能,除了主板以集成附加晶片的形式提供外,我們一般只能透過插接IEEE 1394擴展卡來實現,這樣直接導致的的結果就是使用成本上升了。 2.易用性 在易用性方面,IEEE 1394則佔優勢。雖然這兩種規範都支持熱拔插功能,USB2.0在作業系統方面,需要Windows XP SP1才能提供支持(注︰雖然Windows 2000/XP都對USB提供了支持,但此時只支持USB1.1標準,因此USB2.0的傳輸速率大打折扣,而在Windows2000以下版本的作業系統則需要安裝驅動才能使用)。而從Windows 98開始,便提供了對IEEE 1394的全力支持,安裝IEEE 1394無須任何驅動便可以使用,這點USB2.0完全比不上。而且IEEE 1394支持點對點的功能,如果兩台電腦相連,我們也不必對計算機進行IP或任何設置就可以直接使用。此外,USB2.0只提供了5V的直流電壓和0.5A的電流,雖然對于一般的設備來說已經夠用了,不過如果是像外置刻錄機、MO驅動器和印表機等耗電比較大的設備時,就必須外接電源才能使用;而IEEE 1394提供了8V∼40V的電壓及5A的電流,理論上最大可以提供200W(40V×5A)的功率,遠遠高于USB2.0(如果要達到如此高的功率需要更為強勁的電源,不過只有在串連很多IEEE 1394設備的情況下才會用到這么高的電力。有誰會一下子使用如此多的IEEE 1394設備呢?)。 3.傳輸速度 雖然USB2.0可以提供480Mbps,略高于IEEE 1394a提供的400Mbps,那么是否意味著USB2.0更具優勢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一般情況下,USB2.0的實際傳輸速度只有USB1.1的2∼13倍,遠遠達不到其理論值,而且如果幾台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晶片會對每台設備可以支配的帶寬進行分發、控制,這時的傳輸速度就更低了。而目前主流的IEEE 1394a則很少存在這種情況。從相關的對比測試來看(見表),IEEE 1394a在突發傳輸率、平均讀速率/寫速率、工作站性能、文件拷貝速率等方面都要遠優于USB2.0,可以想像IEEE 1394b的優勢將更為明顯。不過,IEEE 1394有一個缺點,就是IEEE 1394匯流排需要佔用大量的資源,因此要讓其達到最佳傳輸速率需要高速CPU來配合。 可以說,IEEE 1394從性能、應用面來說都比USB2.0較具優勢。但由於IEEE 1394最先的定位是在多媒體應用這方面,與USB的大眾化路線不一樣,所以IEEE 1394的設備相對于USB設備會貴很多,加上IEEE 1394還要收高額的專利費,造成了使用成本居高不下。這是IEEE 1394的最大弱點。但隨著未來晶片組整合IEEE 1394控制單元,相信這個問題將有所緩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IEEE 1394由於使用非主從架構的設計模式,周邊設備毋需透過電腦即可採用點對點相互傳輸資料,這是USB2.0所不能比的,這也是IEEE 1394存在的主要空間。 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IEEE 1394和USB2.0這二種界面標準仍將並。 【發表回複】【查看論壇原帖】【添加到收藏夾】【關閉】 -------------------------------------------------------------------------- 就 先這樣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疑,這一句真的是如此嗎? 因為看過很多朋友的外接燒錄使用心得 普遍都是IEEE1394所佔用的資源與CPU比USB2.0來的少阿 ![]()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85
|
應該是被加電壓....<超頻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引用:
說實話,小弟也是直接PO過來的文章, 不過,在1394剛出來的時候,制定的時代是WIN98... 當WIN98出來的時候,若小弟沒記錯,當時的CPU大概是P2-233.... 對當時的時空還境來說,現在的CPU都算是當時的高速CPU.... 所以,小弟對1394的觀感是跟GOODPIG大大所反應的是情形是一樣的, 都是1394所佔用的資源比USB要來得小.... 不過,就跟SCSI跟IDE的比較一樣, 只要有高昂的權利金,技術在好都算輸.... 不管是SCSI、MO、....不好意思,小弟所認知的並不多 但是1394外接盒可以有這種優秀的「凸槌」表現(燒錄OC= =???.....) 倒是頭一次聽過...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