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效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作者lyl
猜想XRCD除了原來的數位資料跟audio CD版本不一樣之外, 其碟片材質應該也有經過特別設計, 因為無論複製到電腦去或是備份成audio CD, 跟XRCD放在還可以的CD-Player播放做比較, 其差異性非常明顯, 超過一般原版audio CD以及複製版本的差距

是的,所以 XRCD 的貴是有它的道理的。
不過也有人認為 XRCD 的聲音是加了料的,太過強調中低頻,在一些系統上聽起來反而不如 CD 版「自然」,所以反而不喜歡買 XRCD 版。
不過,其實說到加料,哪一張 CD 不加料,就是古典音樂也一樣,原汁原味只存在在幻想裡....
所以聽起來喜歡就好了。當然要瘋到每種版本都買,我也不反對
     
      
舊 2005-01-08, 05:37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  
ca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25
Talking

引用:
作者lyl
猜想XRCD除了原來的數位資料跟audio CD版本不一樣之外, 其碟片材質應該也有經過特別設計, 因為無論複製到電腦去或是備份成audio CD, 跟XRCD放在還可以的CD-Player播放做比較, 其差異性非常明顯, 超過一般原版audio CD以及複製版本的差距


xrcd....hdcd...或是所謂的sacd...其實都是所謂的編碼方式或是資料格式.......
把他想成壓縮程式就不會哪麼困難了........rar ,zip,lzh...都是不同的編碼..
未壓縮的檔案就想像成母帶,每一種編碼方式都有優點跟缺點...
mac...fat32, ntfs就是資料格式(決定你要不要重新花錢啦)
目的都是盡量還原母帶的現場感跟解析度

xrcd...出發點是希望可以沿用目前所有的設備,在音質跟音場上進步...
他做的方式是把母帶取樣24bit 然後重新編碼音場....
然後編寫成目前cd的編碼方式(16 bit)
所以..目前的cd都可以讀..不過....xrcd有分為三個版本..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金色板的24bit..銀色版的...還有只註明xrcd編碼處理的
差異點就是 "錢花的多少咩...." ccc...很像pc裡面的 fat 32的格式..是為了相容fat16


hdcd...跟xrcd..的最大差異點是..他寫入cd的編碼方式...
多寫了一組hdcd解碼器的資料
一班cd player讀..就是一班cd的資料...如果你的cd有hdcd的解碼功能...
就會還原成hdcd的音訊.....很像pc的硬碟裡面同時寫入NTFS,fat32格式..
看你的機器能讀哪一種格式


sacd..則是完全的顛覆傳統....他取樣192k.....24bit....(好像是這樣),
然後sacd設備跟解碼器都不一樣,不過目前sacd都會做兩層...
第一層...就是給一班cd讀的..cd層......second..才是sacd的資料層...
官方說法是..一班cd也可以順利的轉向sacd的懷抱...
但是小弟試過不少平價的dvd player,還是發現不少讀不到sacd的cd層..
這個有點像mac的資料格式..因為大部分系統都要重新投資,..
大量的使用者還是pc....所以他為了推廣就寫入mac跟pc的格式


ps..我發現sacd版本的cd.....就算cd層的音質..還是比一班cd好一些...
但是這不一定啦..還是要看製作的用不用心...

小小心得..大家分享一下
 

此文章於 2005-01-08 07:51 PM 被 cav 編輯.
舊 2005-01-08, 07:39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v離線中  
ca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Justin
請問前輩是用幾備速下去燒呢?


大約都是12-16x
舊 2005-01-08, 07:44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v離線中  
ly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157
sacd取樣是96k,
我聽他的CD層, 是比原來的audio CD細節更多, 但聲音都比較冷, 所以不好評論其優劣
舊 2005-01-08, 07:45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yl離線中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SACD 的原理和 CD 不一樣,SACD 記錄的資料,取樣頻率是 2.822MHz,是 CD 的 64 倍,但是取樣位元大小只有 1bit,是 CD 的 1/16。它所記錄的也不是聲波的震幅(PAM, PCM),而是變化(Delta-Sigma Modulation, PWM),SONY 將自己的 Delta-Sigma 調變技術加上編碼系統,稱為 DSD。

DVD-Audio 才是 24bit/96KHz 或者 24bit/192KHz,記錄的原理也和 CD 一樣,是 PCM。

Hybrid SACD 的 CD 層,要看製作的過程,有時候它的 CD 層的內容是和 CD 版或者 HDCD 版完全一樣的。

HDCD 的主要功能:
- HDCD contains some hidden information in the signals which is used by HDCD decoders to assist DA convertion
- HDCD is 16 bit, 44.1 kHz
- First upsampling stage (44.1 -> 88.2 kHz) can select 4 different filters.
So you can choose between flat frequency response and fast impulse response.
- HDCD uses subtractive dither
- HDCD can use dynamic compression by 6 dB. Compression scheme is invertible.
- HDCD normally use noise shaping. Noise shaping is selected depending on the noise floor of the recording.
- HDCD have a lot of things specified which are undefined on normal CDs

HDCD 有沒有正確解碼發出來的聲音差很多,在電腦上播放一定要用 WMP 9/10 來播放才能正確解碼。
據測試,Windows Media Player 解碼 HDCD 輸出的格式是 24bit/44.1KHz,所以它有用到 Inverse Dynamic Compression,可以得到多出的 +6dB 的動態範圍,音量大小和用一般播放器播放的時候不一樣。
不過 Windows Media Player 還是沒有輸出 88.2KHz 的格式,也就是它沒有做 HDCD 的另一個主要的功能,第一階升頻的時候可以選擇四種不同 type 的 up-sampling filter,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XRCD 目前有三種規格,XRCD、XRCD2、和 XRCD24。
另外有一種 CD 有使用 XRCD 所使用的編碼系統,講編碼可能會被誤解,稱為 mastering 系統好了,這種 CD 會標榜 20bit K2,或者 HD K2,這種 CD 內含的數位資料和 XRCD 版的是完全一樣的,差別只在於碟片的製作品質。
也就是軟體方面(音軌內容)是一樣的,但是硬體(光碟片)則不相同。
舊 2005-01-08, 08:22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