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illc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369
一個人無法做得更快之際,只好請另外一個人幫忙做,這樣比較快!
等到一個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那只好裁員了!

SLI的技術如何.....未來才知道!
Voodoo2的SLI是輸在一個人無法做得更快,要請兩個人成本偏高,
而那時的nVidia一個人就可以搞定全部,當然老闆(買者)要請TNT2/GeForce啦!
倘若兩個人真的做得比一個人做得還好,相信老闆(買者)還是會請兩個人的!
     
      
舊 2004-11-02, 12:51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llco離線中  
lightwing
Golden Member
 
lightw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水天相連之處
文章: 3,953
引用:
作者snakeorz
也許以後顯示卡不是走向SLI....是變成Dual Core XD

Dual Core...
如果是雙顯示晶片也早就出現過了...
3DFX和ATi都搞過...
只不過ATi那款Rage Fury MaXX(沒記錯的話)最後Win2000的Driver生不出來....

那時我是用Rage Fury Pro....
 
__________________
MyPC MKVII
Intel Xeon E3-1230V2 / ASUS P8Z68-V Pro/Gen3 / Kingston DDRIII 1600 4G X 4
PowerColor AXR9 280X 3GBD5-DHE / ASUS VW266H / ASUS Xonar D2/PM with Edifier C3
Pioneer BDR-S09XLT / Plextor PX-B950SA / Pioneer BDR-S08XLB / Optiarc AD-7200S
Hitachi 7K3000 2TB / Hitachi 7K2000 2TB / Hitachi 5K3000 2TB /Toshiba Q-Series Pro 128G
Thermaltake MozartTX VE1000BWS / 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775W
KBtalKing Pro / Logitech G502 on eZova Zo9 Amber /

發問前必讀提問的智慧
有問題請先爬文&善用搜尋功能

此文章於 2004-11-02 01:37 AM 被 lightwing 編輯.
舊 2004-11-02, 01:34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ghtwing離線中  
0220
Master Member
 
022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291
Dual Core應該是指在單晶片中封裝兩個GPU核心,
Dual Chip是指在一張顯卡上焊上兩個單核的晶片,
Fury MaXX應是屬後者!
舊 2004-11-02, 05:05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0220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0220
Dual Core應該是指在單晶片中封裝兩個GPU核心,
Dual Chip是指在一張顯卡上焊上兩個單核的晶片,
Fury MaXX應是屬後者!


唔,那NV40算不算NV43雙核心?
還是你要說一條管線,還是一個quad(2x2像素)的管線群是一個核心?
喔,那不得了。

所以話不能這樣講....

實質上,GPU因為處理的工作的關係,提高平行度可得來的效率比CPU高出許多。
比方說從Pentium開始,就開始有多指令發送的能力,並且透過superscaler來提高效率;
但是因為指令相依性,並沒有辦法保證不會遭到打斷,後來又開始提出分支預測與亂序執行(OOOE)等技術,
只是目前我們的架構仍然無法再提高平行度,目前的P4與K8都還是3-issue的架構,
而朝向On-Chip SMP的方向前進。

但是GPU不同,雖然開始引入了Shader等可程式化功能,並且開始加入分支能力,
GPU目前仍然保有相當大的平行度,在絕大部分的狀況下,GPU都能保持很高的效率,
所以目前GPU想要加速,幾乎都是增加管線數量和增加記憶體頻寬就可以解決,
未來五年內顯然也都是這樣,要對付的課題就是
"如何在實作新的標準這個前提下,維持速度與效率,並且與成本求平衡。"

顯然地,新的標準本身也會是一個大問題,比方說NV3x為了實作規格更高的架構,
與效能的平衡取捨不佳,而被取捨得比較好的R3x0架構趕過,
未來兩年內很可能NVIDIA還需要承擔這個惡果;
NV4x的取捨雖然要來得比NV3x好,表現出了應有的效能,
但是因為它的規格仍然比起R4x0高出許多,所以也反應在成本(電晶體數量)上,
(雖然R4x0的die-size好像和它的電晶體數量不成比例....?)
所以仍然是會給NVIDIA帶來一些負面壓力。

不過,總之目前五年內可以預測的是,只要記憶體夠快,製程可以支撐,
GPU就會不斷地再快下去。

----
那麼,我們回到這個標題吧。"SLI"為什麼能夠加快速度呢?
因為它倍增了現有的管線數量,而且倍增了記憶體頻寬。
所以可以解消掉存在於GPU的fillrate/memory bandwidth瓶頸,進而提高效率。

但是目前的繪圖系統有兩個明顯的瓶頸:CPU & fillrate/Memory,
所以SLI對這兩個瓶頸只能解消掉一個,也因為如此,
如果我們透過FSAA和高解析度增加繪圖系統的壓力,
讓fillrate/memory瓶頸再度地顯現出來,才能看到SLI的高效率,
這也是當初說SLI只有在很極端的狀況才會看得出改善的說辭的成因,
實際上在AnandTech的測試中可以發現,SLI在繪圖子系統壓力極大的狀況下,
幾乎可以保證得到倍數的效能成長,而這其實算不上什麼很稀少的狀況,
因為就是有人想在這種解析度(1600x1200)底下開高倍率的FSAA。

而以目前的繪圖系統進展來說,大略上可以得到的進展幅度,
就大約是每半年到九個月,效能會進展一倍左右,所以才說
"透過SLI可以實際上取得下一代核心的繪圖效能"。

於是,SLI的價值是很顯而易見的。
雖然功能不會因為SLI而增加,但是它可以在合理的狀況下,延伸出可取的效能,
而取得成本也有機會因為時間推展而降低,只要需求足夠的話。
而前面說過,GPU帶來的效能進展比CPU要來得顯著,
所以我個人認為會比多CPU要來得容易推展。

所以反過來說,其實當初在AGP的規格下,本來就比較難以設計類似SLI的解決方案,
R3x0其實是存在串聯能力的(它有tile-based的快速Z-reject能力),
只是目前的解決方案(E&S的四晶片卡)顯然極為不經濟,PCIE則能夠突破這個瓶頸。
所以要ATI能推出類似SLI的架構,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說實在的,上回是PCIe回傳頻寬測試解消了訊號品質疑慮,
現在又能夠輕易地推出串聯擴充架構,都是靠對手的晶片組,
其實ATI真的要好好感謝NVIDIA。

或者該說,總是有在前面推展新規格的人,也總是有在後面乘涼的人。
GDDR3,SM3.0,OpenEXR,SLI,然後是未來的DX10。

其實這也反應出了兩家公司的性格,不是嗎?

此文章於 2004-11-02 08:42 AM 被 Artx1 編輯.
舊 2004-11-02, 08:25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Candy
Senior Member
 
Cand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數碼天堂
文章: 1,460
Thumbs up

引用:
作者millco
一個人無法做得更快之際,只好請另外一個人幫忙做,這樣比較快!
等到一個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那只好裁員了!

SLI的技術如何.....未來才知道!
Voodoo2的SLI是輸在一個人無法做得更快,要請兩個人成本偏高,
而那時的nVidia一個人就可以搞定全部,當然老闆(買者)要請TNT2/GeForce啦!
倘若兩個人真的做得比一個人做得還好,相信老闆(買者)還是會請兩個人的!



正解!

因當時Voodoo2打不贏TNT2/GeForce,所以祭出SLI,而現今的GeForce6效能跟對手
不相上下,又多了規格上的優勢(SM3.0),有了SLI更是如日中天~
舊 2004-11-02, 08:43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ndy離線中  
AMD-Ti
Elite Member
 
AMD-T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如果此技術成真,那內建顯示在插上顯示卡後真的仍然可以"略盡綿薄之力"了...
舊 2004-11-02, 08:56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MD-Ti離線中  
pc
Elite Member
 
p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Arlington, Texas
文章: 6,045
引用:
作者Candy
正解!

因當時Voodoo2打不贏TNT2/GeForce,所以祭出SLI,而現今的GeForce6效能跟對手
不相上下,又多了規格上的優勢(SM3.0),有了SLI更是如日中天~

這樣講也不對,voodoo2同時期的對手為tnt,非tnt2系列!!
tnt的效能僅介於voodoo2跟voodoo2 sli之間,第一代geforce更不用說了,
因為那個時候根本還輪不到它,八字都還沒多一撇咧。
__________________
My PC:
AMD Athlon64 3500+ S939 2200mhz
Corsair DDR500 512MB*2
Abit AV8 K8T800 Pro
Hitachi HDS72251 6VLAT80 SCSI Disk Device 160GB/8MB Buffer
Pioneer DVD-RW DVR-110D
LITE-ON LTR-52327S USB2.0 CD-RW
PNY Verto GeForce 6800 GT 256MB
Linksys Wireless-G PCI Adap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
ViewSonic A71f+
ViewSonic VX2025WM
Creative Inspire P5800
ASUS A2428PDV
Microsoft XBOX 360
舊 2004-11-02, 09:41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離線中  
ssfan
*停權中*
 
ssf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肉食性動物巢穴
文章: 3,552
引用:
作者pc
這樣講也不對,voodoo2同時期的對手為tnt,非tnt2系列!!
tnt的效能僅介於voodoo2跟voodoo2 sli之間,第一代geforce更不用說了,
因為那個時候根本還輪不到它,八字都還沒多一撇咧。


TNT的對手應該是妖姬吧?
TNT2應該是對上VOODOO3
GF256之後3DFX的產品幾乎沒有能與之抗衡的
舊 2004-11-02, 10:01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sfan離線中  
0220
Master Member
 
022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291
引用:
作者Artx1
所以話不能這樣講....

嘻嘻.....謝謝前輩的解說,讀Artx1大的文章真是長知識!
舊 2004-11-02, 10:56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0220離線中  
izaka
Advance Member
 
izak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1999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438
或許是弟自己的感覺 大家想可以換個角度想看看 弟一直認為 SLI 在目前的 6800 6600 系列
最主要用意還是在於宣示技術的意味比較濃厚 怎麼說呢~
殊不見兩張的 6600GT SLI 的效能能夠直逼 6800GT 以最便宜一張 199US 來說
兩張的價錢超過一張 6800GT 不少,所以在比最高等及次一階 SLI 產品效益並不高
要達到當下最高效能的 SLI 唯一選擇不外乎是拿兩張 6800 系列去做 SLI
但是價格效益比又何嘗是一般玩家可以負擔的 淺見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4-11-02, 02:23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zak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