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vandenbroucke
Golden Member
 
vandenbrouck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3,163
引用:
作者Reich 唐
錯了喔,先賣個關子,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願聞其詳(其實等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只能回憶

此文章於 2004-10-14 01:13 PM 被 vandenbroucke 編輯.
舊 2004-10-14, 01:11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denbroucke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引用:
作者vandenbroucke
願聞其詳(其實等不及)

我在抓圖啦,請稍等,有圖比較有說服力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4-10-14, 01:16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chaotommy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嗯...期待啊
舊 2004-10-14, 01:35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otommy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來囉,超簡易測試報告!

首先我們來看單一顆硬碟的傳輸效能:

循序傳輸66MB/s,爆發傳輸超過100MB/s了。


接著看硬碟如果用PCI SATA卡組成Raid 0的傳輸情況:

有沒有搞錯啊,單一顆硬碟循序傳輸66MB/s了,兩顆加起來才不到100MB/s!!!

爆發傳輸效能更離譜,跟一顆的時候一模一樣!

原因呢?卡在PCI的133MB/s頻寬啦,我當時有插音效卡(使用內接音效也一樣),會自動分掉PCI的頻寬,因此頻寬就只有110MB/s左右了

改用Intel的南橋ICH5R組Raid 0測試:

如您所見,Intel獨立的SATA通道發威(組Raid0就是獨立的300MB通道!)
循序傳輸最高衝破160MB/s,爆發傳輸更衝到187MB/s,這才是Raid的效能嘛!

還沒完,接著我們對爆發傳輸的部分做更進一步的測試。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4-10-14 01:42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舊 2004-10-14, 01:40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再進一步測試爆發傳輸之前,先做一下名詞解釋,什麼叫做爆發傳輸:

當系統需要到硬碟提取資料的時候,如果直接到碟片找資料,那實在太慢了,所以硬碟本身也跟CPU一樣,有快取記憶體的設置,系統會先到快取記憶體找資料,這樣會快的多,因為快取記憶體就是一顆SDRAM,就算慢如66MHz的PC66規格SDRAM,也有520MB/s的資料傳輸速率,而且硬碟多半使用100MHz以上的SDRAM做緩衝。

而且因為系統效能越來越快,硬碟的記憶體也越做越大,最少都有2MB,主流規格更高達8MB,高階已經推出16MB的版本,而組Raid的系統,快取記憶體能夠加倍使用,兩顆8MB快取的硬碟組起來,硬碟快取記憶體也可以達到16MB。

但是,重點來了,雖然硬碟快取記憶體能夠很明顯的提高硬碟存取效能,但會有兩個瓶頸,一個是硬碟傳輸頻寬,一個是檔案大小。

硬碟傳輸頻寬對於快取記憶體的影響,上面已經測試過了,有非常大的影響。那檔案大小的影響呢?

我們用ATTO這個軟體來測試擁有8MB+8MB=16MB快取記憶體的Raid 0硬碟:

傳輸一個長度8MB的檔案:

傳輸效能輕易的突破200MB/s!

但如果把檔案改為長度32MB:

傳輸效能就只剩下100MB囉,因為檔案太大,"爆發"不了,只好去碟片慢慢傳囉。

而如果是用PCI介面的SATA卡,那從頭到尾的ATTO測試都是100MB左右,因為已經不是檔案限制而是通道限制了。(沒圖,以前測的,之後PCI的SATA卡就被扔進垃圾桶了)

結論:
所以,用獨立通道的SATA晶片組Raid 0系統,一般使用(特別是最外圈的C槽)可以擁有較佳的傳輸速率,用快取記憶體傳輸檔案(系統檔都不大,幾乎都可快取)更擁有將近一倍傳輸速率的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04-10-14 02:08 PM 被 Reich 唐 編輯.
舊 2004-10-14, 02:05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true me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620
很棒的說明,但關於"如果是用PCI介面的SATA卡,那從頭到尾的ATTO測試都是100MB左右,因為已經不是檔案限制而是通道限制了"
不是說RAM只有18MB,如果檔案大的話,不是一樣要去碟片找?
這樣還會有100MB的實力?
煩請解惑....
舊 2004-10-14, 02:11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ue me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引用:
作者九郎
您就算有塞爆的情況好了
4PORT以上的SATA RAID卡,大多都也是PCI 64介面
那也塞不爆PCI頻寬
但若是內建SATA RAID跟3WARE等硬體RAID卡相比
硬體RAID耗的資源極少,在大量傳輸時會有一些效能差距

也是正解!

九郎大您說的沒錯,外接的SATA卡要解除這個PCI 133MB/s的限制,就是要改用PCI 64介面的卡,這樣才能夠發揮那些硬體Raid卡的真正威力!

否則您看小弟的測試,兩顆組的Raid 0的"循序傳輸"就把PCI 32的133MB/s給爆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4-10-14, 02:12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vandenbroucke
Golden Member
 
vandenbrouck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3,163
原來Rich 唐 大大指的是爆發傳輸模式超過100MB/s,這我倒相信

但,其實我對HD-Tach這套軟體,感到懷疑,他對外接PCI RAID卡的支援度怪怪的(難道是我白痴不會測:O)

以下是我自己的測試圖, 原本貼在Pcgamma的討論區
-----------------------------------------------------------------
主機板是Supermicro P4SCT+II
硬碟測試
WD 萬轉 36GB SATA 一顆,接在Intel 6300南橋SATA介面上,測試軟體HD-Tach,測試數值為8M


WD 萬轉 74GB SATA 三顆,接在3ware 9500-8 磁碟陣列卡上面,3ware BIOS設定值64K,做RAID 0
測試軟體HD-Tach,測試數值分別為8M,32M


啥米啊~上面這兩張圖是什麼鳥數據,oh my god...100MB/s不到?? 騙肖耶
改用winbench 99 V2.0做相同測試,終於表現正常,傳輸速率在160~180MB/s, 懷疑HD-Tach軟體有問題


(我忘記不知從哪看來的消息,說HD-Tach這隻程式不太準,故不適合拿來測試,Tom's hardware也已放棄這隻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只能回憶

此文章於 2004-10-14 02:17 PM 被 vandenbroucke 編輯.
舊 2004-10-14, 02:14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denbroucke離線中  
Reich 唐
Golden Member
 
Reich 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引用:
作者true me
很棒的說明,但關於"如果是用PCI介面的SATA卡,那從頭到尾的ATTO測試都是100MB左右,因為已經不是檔案限制而是通道限制了"
不是說RAM只有18MB,如果檔案大的話,不是一樣要去碟片找?
這樣還會有100MB的實力?
煩請解惑....

對不起,小弟魯頓,看不懂您的問題耶?! 煩請您稍微解說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4-10-14, 02:21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ich 唐離線中  
chaotommy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感謝唐兄的測試啊...

本來只是個普通的問題...
變的那麼複雜了
舊 2004-10-14, 02:26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aotommy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