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繁星居
文章: 4,079
|
引用:
http://www.usb.org/faq/ans2/ Q1: How fast is USB? A1: High speed USB products have a design data rate of 480 Mb/s. Full speed USB devices signal at 12Mb/s, while low speed devices use a 1.5Mb/s subchannel. 您開玩笑嗎 480M/min?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737
|
引用:
他沒開玩笑!480m僅是理論值 經多次實測驗證,幾乎絕大多數的usb 2.0外接盒都 僅能達到4~6倍dvd燒錄 這點連國內專門製造外接盒的磬成公司的工程師都承認 採用insystem晶片的外接盒若搭配狀況良好也可上八倍 但不是絕對的,若碰到某牌的主機板 某chip的主機板一樣 上不了八倍而必須降速燒 老實說實戰外接燒錄上百片,我認為真正能外接穩上八倍應當只有 1394介面外接盒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87
|
引用:
真的那麼好用啊! 可以說明一下是要怎樣改才能接兩個IDE Device |
|
![]()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41
|
引用:
1394外接盒-oxford 911晶片可以外接兩個IDE裝置!!-By Nafusica 請小心服用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屏東新竹出沒中
文章: 203
|
引用:
USB 屬於 Serial 傳輸, Serial 傳輸的系統速率都是標 xxx Mbps, 即是 "每秒 xxx Mega 位元(bits)", 如果是標 xxx MBps 則是 "每秒 xxx Mega 位元組 (Bytes)", 這通常是標在 Paralle 傳輸的系統上. 所以 IDE 標的速率是 MB/s, USB 和 IEEE 1394 則為 Mb/s, 兩者差 8 倍, 所以 以 USB 2.0 為例, 480 Mbps = 480 / 8 MBps = 60 MB/s. 理論上 USB 2.0 最高可到 60 MB/s 的速率( Bytes), 但是外接盒上需經過晶片把 USB 的訊號轉為 IDE 的訊號, 加上一些控制碼站去的頻寬, USB 傳輸時也會因為雜訊, 也會使 BER 增加, 降低 USB 的資料傳送速率, 其它還有許多原因會干擾, 速度就掉下來了! 再者, USB 用兩條差動線傳輸資料, 上下行共享這個頻寬, 同一 USB Host 上的所有週邊一切動作都要透過 Host Root, 若週邊接得多, USB 的效能會差蠻多的喔! IEEE-1394 則用兩對差動線, 上下行是分開的, 也就是說 1394 可做到全雙工, 再者, 1394 的週邊上都會有 1394 控制器晶片, 兩個週邊可以不靠 Host 自己連線傳輸資料, 所以也就是為何兩台有 1394 的 PC, 只需用一般的 1394 線相連, 就可以傳資料, 而 USB 還需買特殊的傳輸線(線中有轉換晶片). 可試試比較看看, 用 USB 外接 DVD-ROM 與 DVD-RW 直接 on the fly 對拷和用 1394 對拷的效能就知道了! 另外, 如果是 480 Mbpm, 每分 480 Mb 的話, 那一秒就只剩 8 Mbps, 換算成 Bytes 只有 1 MB/s 的速率, 我想連 1x DVD 都沒法燒啦!! 題外話, 最近我買了一個用旺玖 PL-3507 的外接盒, 接 NEC 2500A 上 8x 寫沒有問題, 但沒接過 硬碟, 沒實測過它最高的速率. 給您參考. PS: Mbps 是 Mega bits per second 的縮寫, 和 Mb/s 是一樣意思的. 同樣的 MBps 是 Mega Bytes per second 的縮寫, 習慣上用 b 代表 bit, B 指 Bytes. 此文章於 2004-07-02 10:02 AM 被 Ranma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繁星居
文章: 4,079
|
引用:
我指的是 他Quote的數值 跟spec會不會相差太遠丫? 實際上的表現 是另一回事 我同意您的看法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53
|
基本上目前各家的 USB 2.0 的晶片都做的很穩定了, 已經沒有以前一些相容性或速度上的問題, 所以目前各家的 USB 2.0 晶片要上 8X 都沒問題, 如 NEC、Cypress AT2+、Genesys GL811E、ALi M5621、Prolific 2507、3507 等等, 要上 16X 應該也沒問題, 因為用 WD2500 HDD 實測出來的速度為讀 30MB, 寫 25MB 左右, 不過要達到這個速度先決條件為你的 MB 要有內建 USB 2.0, 如果電腦端的 USB 2.0 用的是 PCI 卡, 那麼速度就會被限制在 18MB 左右.
只要買外接盒注意一下不要買到舊的晶片應該都沒問題, 如 In-system ISD300A, Genesys GL811USB... 參考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
明心見性,任真悠遠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058
|
引用:
敝人買的2款外接盒,1個可上15倍另1個約13-14倍間 ;之前另一版上的大大賣的IDE轉USB8倍燒錄並無問題,讀取約可到14倍左右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1
|
1394a 也是half-duplex ( 1394b 是可以full duplex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87
|
引用:
因為我實際有測過 Cypress AT2+可以到14X ALi M5621可以到15X 其他我沒測過,我是用CD-DVD Speed測的,都在後面倍速上不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