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1
|
引用:
補充一下請大大試試技嘉的8500顯示卡 插在華碩的a7n8x第一版,灌1001 bios 看看華碩說的相容性問題是不是真的 搞不好大大比華碩工程師更高超 哪可以去給華碩工程師兔朝一下 其實我記得當時不只8500有問題 只是找不到就文章貼 會這麼說也是因為我當初很努力在排除9500pro跟A7N8X Deluxe 的問題 很多問題都在我跟新bios後才解決所以剛開始真的是有問題的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856
|
引用:
以ATI改版後的r9700為例,在多數的865/875板子沒問題, 某盤X板子卻有3/2的機率不開機,經連絡其工程部門, 得到的答案是主板與顯卡的BIOS有不協調的問題,所以...無解! 怪在三大一線廠的板子,只要是改版後的r9700,毫無問題...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67
|
這問題也很怪
顯示卡使用 agp 主機板也用agp agp 可以說是兩者的協定 如果兩者都符合標準agp 當然是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如果華碩要亂搞 當然會出事壓 這也不關 晶片組的事吧 引用: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1
|
是先生你先說這是沒水準的問題的
如果大大當初也遇過的話無法解決跟我當初一樣 去發問給人家說沒水準不知作何敢想 華碩亂搞而有問題所以代表這是沒水準的問題麻 當初我一個人自己弄一天也只是為了一個沒水準的問題 不過我還是把沒水準的問題給解決了 還好當初沒來這裡看會被人說沒水準 給你一個當初有水準回答解決有水準問題的文章 A7N8X豪華版 靈異事件 Asu小弟在敗了一條創見512ddr和借了同學電腦來交叉測試後,終於找出問題 跟原本猜測的ram、power都沒關係,相衝的到的是"顯示卡" 沒錯,就是跟很多前輩拿來跟nForce2搭配操的 "ATi 8500" 測出是顯示卡衝到時感覺像是在吐血一樣 看著開機時顯示記憶體有1g的畫面,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悲哀 http://www.athlonoc.org/forum_r4_ne...B0Q%BD%D7%B0%CF 當初就是真的有問題不管是華碩或ati亂搞...而且 我都很客氣回應..我都有拿出證據..而大大回應的真的....不知誰沒水準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GB
文章: 91
|
引用:
![]() ![]() 是因為爬文看到很多ati 不相容自己卻沒發生才好奇提出看大家是否有碰過 不過還是謝謝你 ![]() ![]() ![]()
__________________
Optimal asual Dating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67
|
為了沒水準三個字而計較真是無聊
因為你說的問題根本不是晶片組的問題 你翩翩說成晶片組 這不是用功不夠嗎 晶片組 提供agp 的規格 intel定的好好的 不管你是哪間廠商 只要按照intel 定義的標準 本來就不會有問題 如果是所有的via 或intel 晶片 都跟ati 不相容 那你說是晶片組的問題也罷 華碩自己更改規格 或是ati 設計有問題 那都是廠商本身的問題 而nvidia 設計晶片組 只是針對intel所提出之agp 規格 所以跟ati 相容是天經地義 你這問題有意義嗎 錯就錯 被人說說 就算了 在意什麼 搞不懂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67
|
回覆: ATI在NVIDIA的晶片組反而不會因驅動程式有錯誤?
我還是在回應一次 雖然我回應n次了
晶片組是定義agp的規格 定義的是接腳等電氣規格 驅動程式是驅動硬體跟軟體的關係 兩者意義上不同 ati 的貼圖問題 我貼我曾經寫的一篇文章 ------------------------------------------------------------- 我希望我說一次就好 大家別再亂猜了 ati 跟 nvidia 基本上會出現貼圖錯誤 "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 深度精確值 nvidia 主推 16bit 32bit ati 主推 24bit 為什麼深度精確值 會造成貼圖錯誤 這不好解釋 有圖會比較快 我懶得找圖了 我用說的好了 大家要先有觀念 3d遊戲 的模型 一般都用三角形所組成的 但是一個模型 可能會不只一個三角形 可能數百 數千 數萬.................... 如此一來就會有一些問題 那就是哪個面先畫 那個面後畫 簡單的是用畫家原理 也就是底圖先畫 在依序(後前)慢慢畫 這樣才不會原本在後面的圖案卻檔到前面的圖 不過因為3d的模型 越來越複雜 所以畫家原理已經不敷使用 於是顯示卡公司提出 z-buffer的觀念 也就是 每一個三角形的頂點 在加入深度值 用以判斷 哪個面是前面哪個後面 一般顯示卡的記憶體大部分都是存這些資料 詳細原理不說 有觀念就好 所以如果深度精確值長度 不同 就會產生一些問題 也就是貼圖的問題 因為 24bit的精確值 轉換成 16bit 會造成一些值四捨五入後 變成一樣 導致貼圖混亂 照理來說 16 bit 轉成 24bit 並不會造成混亂 不過這中間還牽捨到一些轉換的問題 所以轉出來還是會造成貼圖的問題 所以廠商 必須準備ati 跟 nvidia 的深度精確值 不然就會造成貼圖不正確 如果沒有這樣的資訊 哪貼圖很容易出錯( 看開發的引擎) 也因此 在新的drive 也不會解決這問題 除非廠商提供資料 不然就一樣無法解決 附帶一提 dx9 的深度精確值 定義為24bit 喔 所以呢 nvidia 的卡...........多保重囉 --------------------------------------------------------------------- 引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