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41
|
引用:
敝人買到的是雙晶片設計 IEEE 1394:Oxford 911 USB 2.0:in system UCI出的3.5吋鋁殼外接盒 實測發現1394>USB2.0(可能我的CPU不夠快以致於堆不動USB2.0,XP1700+) 令我納悶的是我用一個Seagate 5400RPM 10G硬碟在nero底下側才10MB/Sec左右 用USB 2.0則是7~8MB 但是直接copy一個約1.3G的大檔約需要3分30秒(從IDE寫入1394) 跟IDE對傳的速度差不到5秒 CPU使用率則是1394遠低於USB 2.0(1394佔用約15%,USB2.0約35%) 個人建議還是選combo比較好 畢竟一般有1394的人並不多 這樣流通性就有很大的差別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585
|
引用:
![]() 是這個嗎,我也是看上這個外接盒,但是不曉得好不好用,大小大概是? 另外IN SYSTEM的晶片,和NEC比起來不曉得有沒有差...... 另外可以請教你在哪裡買的嗎
__________________
來這裡指點別人的,是聖人 明瞭後轉述別人的,是賢人 知道來這裡發問的,是聰明人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585
|
__________________
來這裡指點別人的,是聖人 明瞭後轉述別人的,是賢人 知道來這裡發問的,是聰明人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不巧,小弟最近也買了USB 2.0的外接設備。
USB 2.0:NEC晶片的PCI卡。 1394:TI晶片的PCI卡。 結果我發現,用『兩用』的那種外接盒下,USB 2.0的傳輸會比用1394高。以小弟的Liteonit 52x燒錄機來測,可以到達48x的燒錄速度,但若用1394,則速度會掉一半左右。可是,使用USB,似乎會佔比較高的資源,尤其是有其它USB設備時。 不過,不知問題在哪,USB似乎會有delay、idel的情形。把設備換成硬體時,更明顯。 後來找到另一型外接盒,晶片不詳,因為被貼了一張『OK』紙,因為是同事的,就不好意思拆開來看。在這個外接盒,我的52x燒錄機就真的可上52x了。不過一樣會有delay的情形。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台南市
文章: 3,794
|
引用:
USB的速度和CPU有關西嗎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585
|
引用:
敢問是哪一家的產品... 上面po的晶片是外接盒的晶片還是電腦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
來這裡指點別人的,是聖人 明瞭後轉述別人的,是賢人 知道來這裡發問的,是聰明人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03
|
引用:
有用貼紙貼上的應該都是GL811USB晶片(99%)猜測,不速別打我!!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引用:
PCI卡啊! 接在電腦上的。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亞力安星球
文章: 84
|
引用:
不知道這位大大是否測試好了呢 ![]() 如沒有測試軟體 這裡 |
|
![]()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41
|
引用:
敝人的外接盒則剛好完全相反 在前幾天經過熱心網友的介紹之後換了韌體開啟UDMA 5(ATA 100) 速度完全被釋放開來用SiSoft Sandra飆到了約23 MB/s(IBM 60 GXP at 1394) 最快紀錄曾經測試到約26 MB/s 而USB 2.0依然維持在11MB左右 所以敝人猜測USB 2.0外接盒瓶頸應該被是卡在DMA Mode的關係 先前沒開1394的UDMA被卡在約11MB左右 而SiSoft的參考效能中有一個USB 2.0的HD也是11MB左右 另外這個3.5吋硬碟外接盒可接光碟機、燒錄機、DVD...... 且1394可以接兩個裝置且運作ok(自行換排線) USB 2.0只能接一個 兩種介面嘗試用40X燒錄都沒問題(抱歉敝人的燒錄機只到40X不能載往上測試,華碩40倍) 這個的外接盒中的介面效能誰勝出應該就頗明顯了 現在大概只能期望in system會不會像Oxford一樣放出升級的軟體供使用者做修正升級了 以下為參考圖片: IBM 60GXP at Combo 1394(第一個分割區約13GB無任何檔案) ![]() IBM 60GXP at Combo USB 2.0(同上) ![]() |
|
![]() |
![]() |